2021年11月25日 昨天去一朋友那里談事。 中途跟一小朋友談到「偶像問題」,她說自己最難的時候,正是有賴于看偶像才能安然度過,所以對「飯圈」什么的可以理解,并不覺得有什么不好。 我回來之后想,其實一個人對世界的理解程度,已經決定了他被什么所吸引和感動。 如果一個人對生命有深刻的感悟,那么《讀者》《知音》類的故事根本不會對自身形成影響,因為他早已越過那些脆弱的感動。 但反過來,如果對世界的認識是淺層的,則一定理解不了更加深刻的東西,他能且也只能依憑淺層的東西來解決自己的問題。 我想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與很多人「對世界如何認識」有所區(qū)別的地方。 這其中主要的分歧,或許就在于深刻可以涵蓋淺層,但淺的層面卻不能觸及深刻。 所以,如果世界有很多層不同的體會的話,那么就會有不同的觀念。 在我們看來,世界是立體的,而不是平面的,所以非常希望一個人有不同的體悟。也因此,讓人深刻的思考世界,以及尋求改變世界,正是我們教育的目標。 如果用柏拉圖的洞穴比喻來說的話,就是一個人需要走出洞穴中的陰影,去直面真實的世界。 只有如此,我們才不會頻頻「自我感動」,也不會被一種虛擬的東西所感引。我也一直認為,真正的感動,應該出自真實。 所以,今天看到有人說,「如果教育都沒有理想主義,什么地方有呢?」就覺得,這其實正是常見的誤區(qū)之一。 我們需要有理想,但不要理想主義。理想是立足于現(xiàn)實而努力去追求的東西,但理想主義常常意味著幻想,它近乎一個虛擬的、永遠難以抵達的、但卻讓人容易自我虛驕和感動的「餅」。 我想,敢于面對真實,才是純粹的此世生存者,也才是真正踏入人生之河的開端。 節(jié)選自會員newsletter。訂閱請點擊: |
|
來自: 知易行難nev5ph > 《語詞與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