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腸題湊本身屬于一種漢代高規(guī)格的葬制,不過目前的“黃腸題湊”多指該葬制中所壘起來的柏木結(jié)構(gòu)。 “黃腸題湊”葬制主要分為四部分:梓宮、便房、黃腸題湊、外藏槨。 “黃腸題湊”于《漢書·霍光傳》中首次提到,故后世資料多來自于此或后人所做的注。 梓宮 梓宮即梓木所做的棺材,主要用于裝殮皇帝或皇后的尸體。 使用者除了帝王或其愛妾,有時也包括特許的大臣。 《漢書·霍光傳》顏師古注“以梓木為之,親身之棺也,為天子之制,故亦稱梓宮”。 《風(fēng)俗通義》應(yīng)邵注“梓宮者,禮,天子斂以梓器。宮者,存時所居,緣生事亡,因以為名”。 便房 對于便房的定義,目前尚有爭論,不過主流觀點認(rèn)為,梓宮所在的棺房即為“便房”。 黃腸題湊 “黃腸題湊”應(yīng)分為“黃腸”和“題湊”。 《漢書·霍光傳》蘇林注曰:“以柏木黃心致累棺外,故曰黃腸。端頭皆向內(nèi),故曰題湊?!?/div>
“黃腸”為柏木的黃心。將柏木的樹皮去掉,只保留其脫皮后的黃心并打磨光滑,由于其木色淡黃,故稱“黃腸”。 柏木非常堅固耐用,可以歷經(jīng)百年而不損;其干燥較慢,耐腐蝕性強,歷經(jīng)千年仍能散發(fā)幽香。 “題湊”指的則是柏木的擺放方式。 將加工處理好的柏木一層層堆疊起來,圍成一圈,中間的空間即用于放梓宮和其他陪葬品。 其擺放的方向則是橫截面與棺壁垂直,以至于從梓宮的角度向四周看,每邊都只見柏木的橫截面,此即“題湊”之義。 在多數(shù)科普中,多提到“木枋”,即加工處理好的方形柏木黃心,畢竟圓柱形一層層堆疊的穩(wěn)定性顯然不如方形。 “題湊”之內(nèi)并不是直接放梓宮,而是再圍一圈“口”字形的木板,將空間分為回廊和棺房 回廊亦可再進(jìn)行隔斷,分為多個小廂房,用于放置隨葬品 棺房之中即放置梓宮 外藏槨 除去上面三項,墓中所有用于存放隨葬品的廂房等空間,均可稱之為外藏槨。 廣義來看,“外藏槨”其實就是墓室,或墓室的回廊。 比如有的墓會有車馬庫、炊廚庫、俑坑等等,這些都可統(tǒng)稱為“外藏槨”。 諸如磚石墓、崖洞墓都會在墓道兩側(cè)挖出側(cè)室或耳室用以裝陪葬品,這種就屬于典型的外藏槨。 只不過我們多直接稱之為“側(cè)室”、“耳室”或“回廊”。 黃腸題湊的規(guī)模能有多夸張? 山東菏澤定陶漢墓使用了3萬余根黃腸木、北京大葆臺西漢墓黃腸題湊使用柏木約15880根。 每根黃腸木上亦有墨書用以記錄紀(jì)年、工匠姓名、黃腸木尺寸以及在府庫的方位順序。 直到東漢中后期,“黃腸題湊”葬制逐漸被黃腸石所取代。 |
|
來自: 我心飛翔gvqwh5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