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咱北京的眾多美食里, 有一些比較“有個性”, 像什么豆汁兒、鹵煮火燒、芥末墩兒... 吃不慣它們的人, 還給它們起了個外號叫“怪味”小吃。 可就小編而言, 倒是沒發(fā)現(xiàn)它們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但站在客觀的角度來看: 之所以說它們“有個性”,是“怪味”小吃, 或多或少還是因為 它們本身有一些大眾不能接受的地方~ 今兒個, 小編就來和您聊聊 那些年 經(jīng)常被網(wǎng)友吐槽的“怪味”小吃。 01芥 末 墩 兒 您別說這芥末墩兒的口味是有些奇特,以白菜和芥末為主要原料,不愛吃芥末的人是真心接受不了。不過話又說回來了,芥末墩兒的魅力不就在于這股“沖勁兒”么,一小口就能讓人渾身通透,在愛吃它的人面前,可是連湯都不能錯過,芥茉鉆鼻,這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流啊。 過去一到冬天,各家各戶都開始準(zhǔn)備過冬的吃食,這其中做的最多的還要說是芥末墩兒了,為的是以防斷頓,尤其是過年的時候,大油大肉吃多了,得換換口味。不過現(xiàn)在也少見還有人在家做它了。 02豆 汁 兒 提起北京小吃,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都是豆汁兒。 (圖片來自大眾點評:太湖上的一艘小船) 經(jīng)常有人問小編:“你們北京人是不是都愛喝豆汁兒啊”,還真不是!就跟四川人也不是都能吃辣一樣,我有個同事,地道的北京人,豆汁兒一口都咽不下去。 (圖片來自大眾點評:精明小叮當(dāng)) 豆汁兒之妙,一在酸,酸中帶餿腐的怪味。二在燙,只能吸溜吸溜的喝,不能大口猛灌。三在咸菜的辣,辣得舌尖發(fā)麻。越辣越喝,越喝越燙,最后是滿頭大汗。我小時候在夏天喝豆汁兒,是先脫光脊梁,然后才喝,等到汗落再穿上衣服。——選自梁實秋《雅舍談吃》 愛喝它的人,買豆汁兒,都是提著大可樂瓶(大桶)去打,不愛喝它的人,聞一下,就要逃之夭夭了。 03爆 肚 每當(dāng)秋末冬初的時候,北京的眾多攤販和清真飯店就開始售賣爆肚了,蘸著特制的麻醬一塊吃,再加上腐乳、韭菜花、蔥花等等,香脆過癮,吃一口回味無窮。 一水兒的羊胃、牛胃,看上去并沒有什么食欲,雖然對于有些本地人來說,吃一輩子都不夠,但是對于大多數(shù)外地人而言,幾乎不怎么能接受。 04羊 雜 碎 “白湯羊雜碎”是老北京平民百姓喜歡的吃食,所謂“白湯”,將羊雜碎,加佐料入放清水鍋中煮。一般需要煮一小時以上,時間越長,湯色越白,湯味厚重。但又不能稱呼“清湯羊雜碎”,因為那湯又是油乎乎的。 羊雜碎,清洗時很費勁兒,但為了安全衛(wèi)生,不僅反復(fù)清洗,而且先用醋、堿水洗,然后再用清水沖洗干凈。 北京百姓自家吃羊雜碎湯,講究的是“新鮮”。從早市買回一副新鮮的羊五臟,下鍋一煮,連湯帶肉,清淡鮮美。一般的羊雜湯都少不了“老五樣”:心、肚、肺、肝、頭。 05姜 汁 排 叉 姜汁排叉,又叫姜絲排叉。不愛吃姜的朋友,怕是聽名字就覺得頭疼吧? 但您不要因為它的名字和姜味就止步于此了,自古就有“冬吃蘿卜夏吃姜,不用醫(yī)生開藥方”和“生姜治百病”的說法,所以適當(dāng)?shù)某渣c姜,對身體是極好的。所以啊,下次再瞅見有賣姜絲排叉的店,不妨買來嘗嘗~ (圖片來自:不要吃啦不要吃啦) 06麻 豆 腐 麻豆腐也是咱北京的特色,早在明代就出現(xiàn)了,由于所用的羊油膻味重,一些人接受不了,但也有不少好這口的人。您去稍微講究的店點麻豆腐,服務(wù)員一定會問上您一句:“您要羊油還是素油”,羊油必須羊油! 07鹵 煮 火 燒 北京愛吃下水,以鹵煮火燒、爆肚、炒肝兒組成的鐵三角最為有名。接著,咱就來聊聊這里面最讓外地朋友接受不了的鹵煮火燒、 腥臭味,咽不下去,這是網(wǎng)上對鹵煮火燒最多的評價。可對愛吃這口兒的北京人來說,吸足了湯汁的豬肺,有嚼頭的豬腸...要不是怕吃多了對身體不好,一天三頓全吃鹵煮都沒問題。 08炒 肝 兒 也許是因為有豬腸的緣故,炒肝兒也不被所有人接受。盡管如此!肝香腸肥、蒜香撲鼻的它仍然在很多食客心里占據(jù)一席之地。像我,每次至少兩碗起! “再給我來二兩包子吧” 09王 致 和 臭 豆 腐 在北京說起臭豆腐,首先想到的就是王致和。把它抹在剛炸好的炸饅頭片兒、窩頭片兒上,咬上一口,那真是給個皇上都不換!拿它來當(dāng)面條的澆頭,就更妙不可言了! 在好多人心里王致和臭豆腐和鯡魚罐頭沒兩樣,都別說吃,一打開蓋,就能熏走不少人。 10茯 苓 餅 這是老北京的一種傳統(tǒng)點心,皮薄如紙,吃起來口感不錯,但是味道卻不太能讓外地人所接受。因為這種甜點吃起來雖然是甜甜的,但是味道卻如同中藥一般。 但是對于北京人而言,是很容易接受的, 因為不僅口感好,而且還有滋補功效。 寫到這兒, 小編的肚子又開始咕嘟咕嘟的叫了, 這幾樣“怪味小吃”,都是您的最愛么? 有您不愛吃的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