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宋朝登上歷史舞臺。按常理,新朝建立應延續(xù)舊制,皇帝穩(wěn)坐龍椅,以“朕”號令天下,用明黃服飾展現(xiàn)天子威嚴。但宋朝卻另辟蹊徑,這一轉變并非偶然,而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政治角度:得國方式特殊從政治角度看,宋朝得國方式特殊。趙匡胤通過兵變奪取政權,雖披上了黃袍,卻也深知皇位傳承需慎之又慎。“官家”一詞,最早可追溯至曹魏時期,是臣下對皇帝的尊稱,有“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之意,寓意著宋朝皇帝并非獨占天下,而是代天牧民,與士大夫共治,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唐末五代以來武人亂政、政權頻繁更迭的反思,是一種尋求政權合法性與穩(wěn)定性的政治策略。 宋朝建立后,大力推行文官政治,抑制武將勢力?;实垡浴肮偌摇弊苑Q,降低了自身的獨尊性,為士大夫參與政治營造了相對平等的氛圍。朝堂之上,皇帝與士大夫共商國是,形成了獨特的政治生態(tài)。如宋仁宗時期,包拯等大臣敢于直言進諫,甚至在朝堂上與皇帝激烈爭論,唾沫星子濺到皇帝臉上,仁宗也未加怪罪,這在皇權高度集中的朝代是難以想象的。 這種君臣共治的局面,在“官家”這一稱謂的包容下得以發(fā)展,皇帝需要依靠文官集團治理龐大的帝國,而文官們也在“官家”的治下,獲得了施展政治抱負的空間,雙方在權力的天平上找到了微妙的平衡。 文化角度:理學興起文化上,宋朝儒學復興,理學興起。儒家強調“仁政”“德治”,皇帝作為天下表率,需踐行這些理念。自稱“官家”,更符合儒家倡導的君主謙遜、內斂的品德。 同時,宋朝文化昌盛,社會風氣相對開放包容,黃色雖為皇家傳統(tǒng)顏色,但在追求雅致的宋朝審美下,過于鮮艷、張揚的黃色龍袍并不契合時代的文化品味。 宋朝皇帝的服飾多采用紅、紫等深色系,且在款式和圖案上更加注重文化內涵與藝術美感,龍紋的設計也更為精巧細膩,融入了更多祥瑞元素,這體現(xiàn)了宋朝文化對宮廷服飾的深刻影響,從外在形象上塑造了一種與前代不同的皇家風范。 宗教角度:五行學說此外,在古代中國,人們信奉“五行陰陽”學說,認為每個朝代都對應一個五行屬性,而這個屬性可以影響王朝的興衰。秦朝被認為屬于水德,對應的顏色是黑色,所以秦始皇的龍袍以黑色為主。漢朝的顏色則在黑色和紅色之間搖擺不定,直到唐朝,黃色才被正式確定為皇家專用色。 宋朝則被認為屬于火德,對應的顏色是紅色。因此,宋朝皇帝的龍袍多為紅色,而不是黃色。這一選擇不僅符合當時的“五行”理論,也符合宋朝人對簡約與雅致的追求。黃色龍袍在當時被視為過于浮夸,而紅色則更加內斂、簡潔,更符合宋朝的審美風尚。 禮儀制度方面:“官家”成正式稱呼在禮儀制度方面,宋朝對宮廷禮儀進行了細致的規(guī)范和完善?;实鄣姆Q謂和服飾都是禮儀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官家”之稱在各種禮儀場合中被反復使用,成為宋朝皇家禮儀的標志性符號。 在祭祀、朝會等大典中,皇帝身著特定的服飾,遵循嚴格的禮儀流程,每一個細節(jié)都經(jīng)過精心雕琢,以彰顯皇家的尊嚴與秩序。這些禮儀制度不僅是對皇帝行為的約束,更是向天下傳遞宋朝政權的正統(tǒng)性與穩(wěn)定性,使整個國家在有序的禮儀框架下運轉。 宋朝皇帝自稱“官家”且龍袍非黃色,并非簡單的標新立異,而是政治、文化、禮儀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一獨特現(xiàn)象折射出宋朝統(tǒng)治者在復雜的歷史環(huán)境下,為鞏固政權、傳承統(tǒng)治所做出的精心謀劃,也為后世展現(xiàn)了一幅別具一格的宋朝政治文化圖景,讓我們看到一個在皇權與臣權、傳統(tǒng)與革新、政治與文化之間尋求平衡的獨特王朝,其影響深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