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脈是個虛幻的概念。 去看望一個長輩,被他拉著坐在院子里曬太陽,聊了兩個小時,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真的是受益匪淺。 其中關(guān)于朋友、人脈關(guān)系的問題,老人說得很通透,他表示所謂“出門靠朋友”是錯的,你一旦想要依賴別人,你就不會有什么真的朋友。 “你這么想,別人也是這么想,那你們就只能比聰明了,看誰會騙人,能多占一點便宜,這怎么能說是朋友呢?” 朋友關(guān)系是相互的,當然也不是說必須是財富對等,你有一百塊我有一百塊,這樣才能做朋友,而是雙方都有付出感情,愿意維持和發(fā)展這段關(guān)系。 交朋友在年輕,人生越往后就越難有朋友。 老人告訴我,以他一輩子的經(jīng)驗來看,“年輕時候要多交朋友,因為這時候大家思想都還不成熟,不會太計較,也愿意相信人……” 等到人有了一定的閱歷,到了中年階段,思想就復(fù)雜了,與人交朋友都是權(quán)衡利弊,習(xí)慣了虛情假意那套,而每個人都是以自我為中心,“既要好處又要面子,很擰巴”,這樣交朋友就很難。 另外,朋友之間的感情也會經(jīng)受考驗,比如一個人在20歲左右有幾十個朋友,等到了30歲的時候可能還有七八個,如果是四五十歲呢?能有三四個就非常不錯了。 “至于像我這樣的歲數(shù),還剩下一個都謝天謝地嘍”,老人仰頭看著天悠悠地說。 因為利益和感情的消散會失去大部分朋友,因為緣分淺?。ㄈ绻ぷ鳌⒓彝プ儎拥龋┯謺バ〔糠值呐笥?,所以說人生越是往后朋友越少。 哪有什么“人脈”?清醒通透的老人說,人一生其實交不了幾個朋友 義感君子,利動小人。其實大多數(shù)人都是趨利的,看人下菜,嫌貧愛富,小人之交甘若醴,一旦沒有了好處,馬上就會原形畢露,不是形同陌路,就是反目成仇。 從古至今都是一樣的戲碼。所謂人脈,在老人看來就是一群人互相找機會,如果有發(fā)財?shù)臋C會,那就會朋友遍天下,如果沒有,人脈關(guān)系就都是假的。 打個比方,你說自己手機里有幾百個、幾千個聯(lián)系人,其中有幾個人會在你碰到困難的時候借錢給你?或者,當他們急用錢的時候,你愿意給幾個人借錢,借多少? 這樣以衡量,很多事情就簡單了,人際關(guān)系的本質(zhì)就是互相利用,這不是貶義,而是符合社會的規(guī)律。要知道在部落時代,人就是因為有好處才聚在一起抱團發(fā)展的,社會性是人類的共性。 要么是現(xiàn)實利益,要么是情緒價值,好朋友的內(nèi)涵就是兩者兼具。而且人生在各個階段的需求也不一樣,交朋友的標準也會變化,因此可以善始善終,一輩子互不辜負的朋友非常罕見。 富貴則人爭趣之,貧賤則人爭去之。 錦上添花晴天送傘的人太多了,人性經(jīng)不起考驗。當然你也不要想著去考驗別人,這樣做等于是妄圖抬高自己,好像自己的“友情”多值錢似的,是妄想別人甘心被你利用。 “所以世上遍地都是勢利之徒,嫌貧愛富是人之常情”,老人給我的忠告就是看開些,不要太較真,有容乃大,畢竟人不是活在真空中,人在紅塵就要遵循世俗的規(guī)律。 自視甚高,自命不凡,如果再加上貪婪自私,那就容易歪門邪道,乃至于殘忍和狠毒。因為他非要同身邊的人比較不可,恨人有笑人無是與人為敵的態(tài)度,是不允許別人過得比自己好,是想讓自己凌駕于所有人之上。 一個內(nèi)心嫉妒的人不會有朋友,一個以零和博弈為思維模式的人也不會有朋友,在他看來,別人有好處就等于是搶了自己的好處,絕對不能容忍。 “人情薄似云,千萬不要在這方面有太多的期望”,老人笑著說,“情義”實際上是變化的,有時候有,有時候沒有,知人知面不知心,所謂聰明就是該相信的時候相信,不該相信的時候不相信。 心高難容物,不要把自己太當回事了。 老人最后勸我要注意曲高和寡,人要懂得“享下等?!?,最怕是心高氣傲,看別人都是庸人、俗人,這樣就是與世有礙,格格不入,容易吃虧。
這兩句話當時沒有明白,我是后來才真正理解的。交朋友這種事確實需要看緣分,也需要彼此的條件具備。 傾蓋如故,白發(fā)如新。老人希望我不要太執(zhí)著,“隨緣吧,友情跟愛情類似,都不能勉強”。 不過只要能與人為善,樂于助人,也能夠增加好運的概率,畢竟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價值觀一致的人更容易成為朋友。 人生在世,歸根結(jié)底是一個人的修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