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效秘驗方“鼻靈散”【藥方組成】辛夷桔梗柴胡各一份,葶藶子三份。 【制劑方法】粉碎成細末狀。 【服用方法】每飯后口服6克,日3次。 【適應證】慢性鼻竇炎,頭痛(包括額、眼等部位疼痛),鼻流膿性涕、 黏液性涕、鼻塞。本方治療急性鼻竇炎療效迅速。 本方是著名中醫(yī)家張大昌的弟子趙俊欣醫(yī)師,在繼承張大昌傳驗方,進一步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組方“鼻靈散”?!氨庆`散”問世以來,解決了治療慢性鼻竇炎久治不愈難題,給患有頑固性鼻竇炎患者帶來了福音。 敷熨治頸椎病臨床采用中藥敷熨,治療各型頸椎病,尤其對神經根型頸椎病療效較好: 海桐皮30g,紅花30g,川椒20g,艾葉15g,伸筋草30g,透骨草30g,葛根30g,桂枝15g。以紗布袋盛裝,再用開水浸透(第二次時用鍋蒸)后稍加擰擠備用。敷熨患處,直至顯效或痊愈。 頸椎病方處方:白芍、雞血藤各15g,宣木瓜、川芎、鹿銜草各10g,全蝎、羌活、葛根、杜仲各7g,甘草5g,蜈蚣1條。 風寒阻塞加白芷、蔓荊子各9g;氣阻血瘀加乳香、沒藥各9g;血氣不足加黃芪、黨參各15g。 用法:水煎,濾取藥液,分3次口服,每日1劑,連服2周。 方中白芍、甘草具有疏經通絡、止痛緩急功效;川芎、雞血藤活血止痛、通絡化瘀;羌活、宣木瓜、鹿銜草祛風除濕;葛根具有潤筋通脈、健脾養(yǎng)胃功效。諸藥合用,共奏活血止痛、祛風散寒、舒經通絡功效。 脈管炎良方活血通脈湯:腦動脈硬化癥組成:丹參30g、田七15g、赤芍10g、葛根30g、黃芪30g、何首烏20g、女貞子20g、法夏6g。 功能:活血化瘀,益氣養(yǎng)血,滋腎豁痰。 主治:腦動脈硬化癥,高脂血癥和高脂蛋白血癥之頭暈、眼花、頭痛、腦鳴、耳鳴、健忘,體倦乏力、腿膝酸軟、語言不利、注意力不集中、失眠或嗜睡、肢體麻木、反應遲鈍等。 銀龍降壓湯組成:銀杏葉20g,丹參15g,紅花12g,車前子(包煎)20g,澤瀉15g,牛膝15g,龍骨(先煎)30g,決明子20g,茯苓20g,遠志15g,棗仁(炒)15g。 用法: 每日一付,水煎服,一日三次。方解:活血化瘀(擴血管降壓):丹參,紅花,牛膝。利水化濕(利尿降壓):車前子,澤瀉,茯苓 。清熱化痰(降脂降壓):決明子,銀杏葉。安神(阻滯劑):龍骨,棗仁,遠志。加減:頭暈肝火加夏枯草,黃芩,生地。血虛加雞血藤 白芍 川芎。惡心,嘔吐,姜半夏,代赭石。頭痛加細辛,川芎。四肢麻木,無力,腰痛加杜仲,桑寄生。耳鳴加菖蒲。 早搏秘方竇性早搏為臨床常見病證,尤以圍絕經期婦女多發(fā)。中醫(yī)認為該病主要是心氣陰兩虛,血不養(yǎng)心。 治則:益氣補血,養(yǎng)心復脈。 方藥: 人參(陽虛用紅參、陰虛用西洋參)8~10g,麥冬12~15g,五味子6~10g,炙甘草15g,當歸15g,黃芪30g,甘松15g,元胡15g,珍珠母30g,苦參15~20g,柏子仁15g,丹參15g,毛冬青30g,龍眼肉15g、龍齒15g。 加減:胸悶氣短,加瓜蔞30g、薤白15g、半夏15g,降香15g,同時舌下含化丹參滴丸;心前區(qū)痛甚,加川芎15g、雞血藤3og、三七粉3g(沖服);失眠,神經衰弱加炒酸棗仁30g、遠志10g,夜交藤30g;煩躁易怒,兩脅脹痛加柴胡10g、白芍15g、郁金15g。 此是我多年的臨床經驗,效果顯著。一般15天,為一療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