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號/天啟元貞 文 字數:5500左右 1871年,威廉一世在法國的凡爾賽宮加冕,消失了六十五年的德意志帝國歸來。 不過新的德意志帝國并不是一個中央集權國家,而是仍然采取了聯(lián)邦制。 它由四個王國、六個大公國、五個公爵領地、七個侯爵領地、三個直轄市和一個皇帝直轄地等組成: ●四個王國——普魯士王國、巴伐利亞王國、薩克森王國、圖林根諸小國。 ●六個大公國——奧登堡、梅克倫堡-什未林、梅克倫堡-施特雷利茨、黑森、巴登、薩克森-魏瑪-艾森納赫。 ●五個公爵領地——符騰堡、安哈爾特、不倫瑞克、薩克森-邁寧根、薩克森-科堡-哥達、薩克森-阿爾滕堡。 ●七個侯爵領地——SL、LD、W及圖林根小國里四個。 ●三個直轄市——漢堡、不來梅、呂貝克。 ●一個皇帝直轄地——阿爾薩斯-洛林。 從各邦國規(guī)??梢钥闯?這個新帝國透露出鮮明的普魯士色彩。帝國總面積54萬平方公里,人口近5000萬。而普魯士作為帝國的最大邦國,占帝國面積的55%和人口的60%。相比之下,最小邦國羅伊斯老侯爵領僅有316平方公里領土和 6.2 萬人口。圖林根分散著一堆小國,更讓人看著眼花繚亂。 也難怪當時有人諷刺說,這是一個由一只大猛獸、半打狐貍和十幾只小耗子組成的聯(lián)邦! 從實際運作來看,普魯士也是當仁不讓的霸主:普魯士國王成為世襲的帝國皇帝,普魯士首相兼任帝國首相和聯(lián)邦議會主席,而且在聯(lián)邦議會的58個議席中,普魯士獨占17席??梢哉f普魯士對帝國的某些事務起著決定性作用。 不過帝國首相俾斯麥為了打消其他中小邦國的顧慮,也是絞盡腦汁的作了一番安排。 帝國里面最不服普魯士的就是巴伐利亞,為了換取巴伐利亞的讓步,俾斯麥給予了維特爾斯巴赫王室大量的賄賂,還讓威廉一世接受了“德意志皇帝”這個榮譽稱號。同時,帝國憲法還規(guī)定,在聯(lián)邦議會中,任何議案若有14票反對就會被否決,而除普魯士之外的這些中小邦國的議席正好是14席。 普魯士雖然是帝國的最大邦國,但是對各邦的事務沒有過多干涉權。各邦保留了司法、財政、教育、警察等行政權,還可以自行征稅,巴伐利亞薩克森、符騰堡甚至擁有自己的軍隊。 總而言之,普魯士的霸權與邦國的自治權的統(tǒng)一構成了這個新興德意志帝國的基本框架。雖然看起來總是那么的不協(xié)調,但畢竟已經是一個新型現代民族國家。 新興的德國同英、法、俄三個傳統(tǒng)強國以及同樣新生的意大利王國和奧匈帝國,并列為當時歐洲的帝國主義六強。但俾斯麥并沒有因為帝國的歸來而沾沾自喜,而是十分憂慮帝國的命運。因為德國處在六強的中心位置,隨時可能受到來自各個方向的夾擊。 為此,俾斯麥費盡心機的編織了一張“五球不落”大網,示好英國,孤立法國,拉攏奧匈帝國、俄國及意大利。 可是,“五球不落”計劃存在根本性缺陷,奧匈帝國與俄國在巴爾干的利益沖突不可調和,德國只能選擇站隊同是日耳曼兄弟的奧匈帝國。俄法之間走向親近,新皇帝威廉二世執(zhí)意與英國作對、尋求海外殖民擴張等等,最終使“五球不落”計劃破產。 同時,原本俾斯麥對海外殖民政策不感興趣,甚至揚言:“只要我當一天首相,德國就不會有殖民政策?!笨墒?9世紀80年代后,在國內民族主義的推動下,他也開始熱衷于海外殖民,更加激化了德國與英國的矛盾。 由于與新皇帝在政策上存在根本矛盾,1890年,俾斯麥不得不被迫辭職,德國的“領航員”下船了。于是,年輕的威廉二世再也無所顧忌,“現在國家之船上的值班大副的職位歸我承擔了,航道照舊,全速前進吧!” 之后,德國開始了擴軍備戰(zhàn),并進行大肆海外殖民擴張。一名德國外交大臣甚至公然宣稱,“讓英國人擁有海洋,法國人擁有陸地,德國人只在夢里擁有天空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我們也要陽光下的地盤!” 當然,相較于英法來說,德國的殖民地都是些邊角料,因為好地方都讓別人占了。德國的海外殖民地總面積340萬平方公里,只有英國的1/10,不到法國的1/3,主要包括非洲的西南非洲、東非、喀麥隆、多哥以及南太平洋上的馬紹爾群島、俾斯麥群島、帕勞群島、加洛林群島、馬利安納群島、新幾內亞、薩摩亞群島的一部分、青島膠州灣等等。 俾斯麥已老,而威廉二世正年輕;俾斯麥喂飽了普魯士,卻再也不能喂飽德國。德國就這樣在被民族主義綁架的戰(zhàn)車上前行,與普魯士的理性傳統(tǒng)越走越遠,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在經歷了1914-1918年的一戰(zhàn)后,協(xié)約國與同盟國都打不下去了,而德國由于物資匱乏,又沒有外部支援,更打不下去了。新上臺組閣的巴登親王馬斯克準備進行改革,并著手與協(xié)約國停戰(zhàn)談判。 可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德國海軍高層這群蠢貨惹事了。海軍高層為了獲得更多的停戰(zhàn)籌碼,強令水兵繼續(xù)駕駛潛艇出戰(zhàn),誰不服從命令就逮捕,抓了好幾千人。水兵本來死亡率就很高,這個時候更是忍無可忍。于是一場基爾港水兵起義引發(fā)了一場全國性的革命暴動,使帝國陷入癱瘓狀態(tài)。 這下倒好,談判籌碼沒拿到,反而使帝國雪上加霜。最后,威廉二世只好宣布退位逃亡,巴登馬斯克親王內閣倒臺,持續(xù)了不到50年的德意志帝國就這樣匆匆消失于歷史的長河中。 更為糟糕地是,戰(zhàn)爭結束了,但號稱要締結和平的巴黎和會卻不允許德國參加。德國人靜靜的等待一份“和平條約”,卻換來了這樣的一份《凡爾賽和約》“大禮”: ●西部:阿爾薩斯-洛林重歸法國;奧依彭-馬爾梅迪-圣維斯割讓給比利時;同意盧森堡退出德國關稅同盟;薩爾煤礦的開采權交與法國,管轄權交與國聯(lián),15年后由公民投票決定其歸屬;萊茵河以西領土由協(xié)約國實行軍事占領,10年內分期撤離,以東50公里長期劃定非軍事區(qū)。 ●東部:波美拉尼亞部分地區(qū)、大部分西普魯士和一部分東普魯士南部地區(qū)交給復國的波蘭,即形成了所謂的“波蘭走廊”,不過東普魯士南部經投票后回歸德國;梅梅爾割讓給立陶宛,于1923年被其武裝占領;但澤作為自由市由國際聯(lián)盟管轄;上西里西亞的東部地區(qū)也在1920年被國聯(lián)劃給波蘭,西部地區(qū)留在德國。 ●北部:石勒蘇益格北部地區(qū)經公民投票歸丹麥所有。 ●南部:承認并尊重奧地利的獨立,即使奧地利有意愿,兩國也不得合并。 可以看出,協(xié)約國從四個方向限制了德國的擴張。上述條款使德國失去了9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其中包括15%的耕地和730萬人口,75%的鐵礦、44%的生鐵生產和38%的鋼生產能力和25%的煤炭產量。 此外,德國還要放棄所有海外殖民地,由英及英國自治領、法、葡、比、日以“委任統(tǒng)治”的名義瓜分。 最后,德國要承擔戰(zhàn)爭全部責任和巨額賠款,廢除義務兵役制,陸軍裁剪到10萬人,禁止擁有坦克、軍用飛機等新式武器。 這樣以來可以說,德國基本上就廢了。 因此,當德國人看到這樣一份和約時,除了震驚就是憤怒:這就是所謂的和平?本來德國上下各階層都一致準備要抵制這個條約的,但是軍方表示若拒絕簽字不具備軍事抵抗的可能性。于是,新成立的魏瑪共和國內閣只好忍辱簽字。不過,《凡爾賽和約》卻在德國人心中埋下了復仇的種子。 1919到1923年,受到嚴厲制裁的德國經歷了一段危機歲月。由于法、比兩國侵占魯爾區(qū)而最終引發(fā)了全國性的惡性通貨膨脹,還造成各地分離主義不斷,右翼民族主義勢力趁機崛起,包括后來攪動德國乃至歐洲歷史的“落榜美術生”就是其中一分子。 然而,矛盾重重的魏瑪共和國竟然奇跡般的活了下來。俗話說“大難不死,必有后?!?,在美國《道威斯計劃》扶持下以及外長施特雷澤曼《洛迦諾公約》的斡旋下,德國不僅還清了戰(zhàn)爭賠款,還獲得了和平的外部環(huán)境,最終迎來了經濟復興的“黃金時代”。 可是,“黃金時代”過了僅僅5年,1929年就爆發(fā)了一場由美國引起的全球性經濟大危機,德國的黃金時代自此落下帷幕。原本被壓制住的右翼民族主義勢力迅速抬頭。 1933年,“落榜美術生”、納粹黨黨首阿道夫·希特勒以合法手段成為德國總理。希特勒采取集權體制,讓聯(lián)邦制名存實亡,并大肆鼓吹泛日爾曼主義,積極秘密擴軍備戰(zhàn),又將德國引向了一條不歸路。 截止二戰(zhàn)爆發(fā)前的1939年8月,在英、法、美等國綏靖政策的縱容下,德國通過和平與威脅方式吞并了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并從立陶宛收回梅梅爾。但德國索要但澤的舉動遭到了波蘭的拒絕,于是德國與蘇聯(lián)簽訂了瓜分波蘭以及劃定從芬蘭到比薩拉比亞勢力范圍的《互不侵犯條約》。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 根據希特勒在《我的奮斗》中的設想,他重新調整了擴張方案,即“先大陸、后海洋”的三步走方針:首先,建立一個囊括中歐的“大德意志”,主要包括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和波蘭走廊;其次打敗法國,消滅蘇聯(lián),成為歐陸霸主;最后,向海洋發(fā)展,戰(zhàn)勝英、美,稱霸全球。 事實上,在1939年二戰(zhàn)爆發(fā)前,德國已經建成了一個所謂的“大德意志”國。眾所周知,納粹德國又稱為“第三帝國”,這是德國神學家提出的概念,為了區(qū)別962-1806年的神圣羅馬帝國即第一帝國與1871-1918年的德意志帝國即第二帝國,并以此反對魏瑪共和國。而到了1939年,“大德意志”國的稱呼已經取代了第三帝國,成為正式名稱。 本來對《凡爾賽和約》的不公充滿了憤怒,德國最初只是拿回了所剝奪的領土,例如西部的歐本-馬爾梅迪、薩爾、阿爾薩斯-洛林,東部的波蘭走廊、但澤、梅梅爾、上西里西亞東部地區(qū)??墒牵藭r的德國在右翼極端民族主義的操縱下,注定已經剎不住車。 到1941年,德國橫掃歐洲大陸11國,其實際控制面積約為歐陸面積的7%。此外,在其強大攻勢之下,瑞典和瑞士勉強保持中立,西班牙、葡萄牙與德國交好,南歐巴爾干地區(qū)成為德國的特有經濟區(qū),只有英國依靠海峽天塹保持獨立,蘇聯(lián)則疆域太過廣闊而尚未投降。 但在這個廣闊的“大德意志國”里,德國上沒有能力完全消化,而是采取分而治之的方式: ●在德國本土以及“合并區(qū)”,主要指德意志人占據多數的地方,如奧地利、原屬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地區(qū)、原屬立陶宛的梅梅爾、回歸德國的薩爾區(qū)等,實行集權體制,原來的“州”改為“區(qū)”,由由納粹黨的大區(qū)領袖出任地區(qū)行政長官,直接隸屬于柏林政府管轄。 ●在“民政長官管轄區(qū)”,例如西部的盧森堡、阿爾薩斯、洛林,東南部的南克恩滕、南施泰爾馬克,東部的比亞維斯托克,由元首直接管轄,但海關、郵電、鐵路管理方面尚未完全并入德國,地名、姓氏、語言等方面需要進一步“德意志化”。 ●在“總督管轄區(qū)”,如原波蘭東部、法國北部等地,由德國派出的總督管轄,當地政府擁有一定的自治權,但在軍事和經濟方面受到德國的控制。 ●在東部原蘇聯(lián)領土上,帝國設立“專署”區(qū)進行軍事管理。 ●1943年后,由于意大利的法西斯政權垮臺,希特勒扶持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北部建立傀儡政權。該地后被稱為“作戰(zhàn)區(qū)”,其主要目的是為阻止盟軍進入中歐。 在占領區(qū)上,當初《凡爾賽和約》對德國制裁有多狠,德國的掠奪就有多狠,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據統(tǒng)計,德國掠奪了數百萬各式交通工具、15億美元的黃金儲備、數千萬噸鐵礦石、600億馬克軍費、數萬件文物等等。 可是1943年以后,德國的形勢急轉直下,在所有戰(zhàn)線上都處于節(jié)節(jié)敗退狀態(tài)。斯大林格勒會戰(zhàn)的失敗,敲響了“大德意志國”的喪鐘。隨后,蘇軍集中610萬人,發(fā)動了“十大打擊”,不僅收復了全部國土,而且迫使德國的小盟友們紛份調頭倒戈。1945年4月,蘇軍與盟軍在易北河會師。次日,蘇軍攻克柏林,二戰(zhàn)歐洲戰(zhàn)場以德國的失敗而結束。 二戰(zhàn)結束了,德國已經變得滿目瘡痍。據統(tǒng)計,僅1945年一年,德國土地上留下的彈藥殘片便超過4億立方米。然而,更令德國人感到糟糕的事情還在后面,德國再次面臨大片領土喪失以及被分區(qū)占領的懲罰。 根據雅爾塔協(xié)議和波茨坦公告,東普魯士北部地區(qū)由蘇聯(lián)監(jiān)管,東普魯士南部地區(qū)及東波美拉尼亞和西里西亞由波蘭監(jiān)管。注意,美英兩國并不同意將這些領土完全從德國割讓出去,拒絕將德國永久瓜分。可是,隨著這些土地上的1200萬德國人被驅逐,蘇聯(lián)與波蘭實際上已經將這些土地入版圖。 如此以來,德國的版圖面積比1938年前減少了10萬平方公里,由45萬平方公里變?yōu)?5萬平方公里,再一次“瘦身”。 此外,剩余的德國本土及柏林還被蘇、美、英、法四國分區(qū)占領,最終使國家一分為二。其中: 東部蘇占區(qū)沒有疑問;在西部美國與英國協(xié)商一年后才達成共識,美國得到了巴伐利亞、符騰堡、巴登、黑森及不來梅港;其他地方歸屬英國。但是早在雅爾塔會以時,丘吉爾希望法國對德國重新發(fā)揮作用,使得法國也得到了一塊占領區(qū),但其范圍受美國限制,法占區(qū)只獲得了一些小塊:薩爾、萊茵蘭-巴拉丁、巴登、符騰堡-霍亨索倫。 然后,四大占區(qū)指揮官還重新劃分了州界,他們盡可能遵循歷史傳統(tǒng),但是也作了很大改變: 普魯士早已不復存在,沒有重建; 建立了一個歷史上不存在的萊茵蘭-巴拉丁州,它實際上只是法國占領的北部地區(qū); 由于分屬美國和法國兩個占領區(qū),巴登與符騰堡地區(qū)被劃為三個州——巴登、符騰堡-霍亨索倫、符騰堡-巴登,1952年又變?yōu)椤獋€州; 巴伐利亞州沒有改變,黑森統(tǒng)一成為一個州; 漢諾威更名為下薩克森州,只是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所擴大。 被重新劃分的各州成為西部德國新制度的真正支柱。在東部德國,各州在1952年被省所取代,直到1990年東西德國統(tǒng)一后才被重新恢復。 從戰(zhàn)后的1949年開始,德國分為東德與西德,分裂了41年。直到1990年,蘇、德簽訂協(xié)議,德國給蘇聯(lián)以巨大的經濟補償,兩德最終實現了統(tǒng)一。 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zhàn)后,版圖面積從54萬平方公里縮水為35萬平方公里,皆是因為背離了普魯士的理性傳統(tǒng),被極端民族主義蒙蔽了雙眼的后果。也許從1890年俾斯麥下臺的那一刻起,德國就注定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同時,英法美等國也對德國誤入歧途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果沒有他們的苛刻與綏靖兩種極端的政策,德國也不會復仇心重和愈發(fā)膨脹,以至于釀成嚴重的后果,給包括德國在內的歐洲各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 《孫子兵法》曰:“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睉?zhàn)爭是國家大事,關系到方方面面的死生存亡,一定要慎之又慎,不到萬不得已,切不可輕啟戰(zhàn)端。兩次世界大戰(zhàn)中,德國的教訓不可謂不慘痛,不可謂不深刻,沖昏了頭腦的奮斗還不如不奮斗。 頭條號/天啟元貞 文 (本文為天啟元貞原創(chuàng),創(chuàng)作不易,喜歡請點贊、評論或轉發(fā),少收藏,后續(xù)會為您帶來更多其它精彩內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