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簡意賅來說,對一些貧苦老百姓來說不僅要靠天吃飯,還要靠天生存,一旦氣溫驟降,對他們而言是直接的殘忍。是的,“路有凍死骨”不是傳聞,如果在安平盛世,老百姓尚能找到活路,但在兵荒馬亂的亂世,幾乎只能踩著人骨前行了。 歷史上四次寒冷期,第一次是西周,經(jīng)歷短暫寒冷期,年平均氣溫低于零度,連耐寒的牛和馬都凍死,千里冰封,一次寒潮,就能讓原本就不多的人口銳減?!吨駮o(jì)年》記載了周孝王時長江、漢水凍結(jié)的情況:“冬,大雨雹,牛馬死,江、漢俱凍。” 第二次是漢末,是一次真正的天災(zāi)+亂世,大雪頻發(fā),導(dǎo)致大量人口死亡,“自后宮、諸王十六宅,凍餒而死者日三四”可想而知連王宮每天都有三四人凍死,何況尋常百姓,有人走著走著可能就會踩到尸體,甚至出現(xiàn)同類相食的悲慘景象。 第三次是南宋,南方宋人抗寒能力弱,對當(dāng)時軍隊?wèi)?zhàn)斗力也有影響,不如北方游牧民族抗凍,長時間的積弱也讓蒙古有了可乘之機。你可知道有多冷?公元1111年整個太湖都結(jié)冰,冰上能直接通車,1110年、1178年福州荔枝兩度被全部凍死,接連的“大雨雪”,導(dǎo)致“泥途盡冰,都民寒餓,死者甚眾”。 第四次是明清,雖然宋末元初改進了紡織技術(shù),并有了棉花的普及,但這段寒冷期比以往更為漫長,寒潮災(zāi)害頻發(fā),百姓民不聊生。全國不少省市地方志上,都有凍死人的記錄:湖北大冶等地“凍餓死者甚眾”;河南開封“井冰,道路多凍死者”;江西南昌“行人多凍死”;安徽懷寧“凍綏死者甚眾”;江蘇盱眙“民多凍死,鳥獸入室呼食”;山東臨沂“人多凍死”,威?!?em>行人死者無算,屋內(nèi)亦有凍死者”。 所以你看清代很多老照片里,多數(shù)人穿得極為臃腫,要么就是幾層褐衣要么就是穿著夾棉衣。 在宋末之前,棉花還沒有那么普及的時候,稍微有點積蓄的老百姓能穿著褐衣,就是用麻做成的衣服,但麻纖維很粗,提不上真正御寒,冷的時候只能靠多穿幾層御寒,睡覺之前在床榻下鋪上厚厚一層稻草。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里說其“短褐穿結(jié),簞瓢屢空”,這里說的便是打補丁的褐衣。 那流落街頭的窮人,就只能穿紙衣、蓋紙被,用樹皮做的紙更有韌性,后來人們也在做麻衣的時候把紙也編進去,提高御寒效果。 你可能會問,為什么不燒柴?要知道柴和炭對于都市人來說也是奢侈品,所以你看電視劇里不少情節(jié)都是大家子要拿月例領(lǐng)有限的炭,畢竟古代人群密集大的地方土木資源也很稀缺,和現(xiàn)在人一樣,很多人更愿意為了醫(yī)療上學(xué)等各項福利愿意靠近縣城,如果真要躲到山里生存的人還相對少的。日本有和尚在唐朝華北一帶寫見聞,說許多平民做飯都沒柴,終年吃冷食,“不曾煮羹吃,長年惟吃冷菜?!蹦茉谖堇锒焉?/span>火塘,要么在老家靠山吃山,要么也得有些積蓄。 而我們所能知道的精致御寒方式集中于貴族,比如秦漢時期的絲綿衣,絲綿用蠶絲做,還加上夾層,一件衣服放量通袖能到兩米以上,放量極大,用料頗為奢侈。 再比如裘衣,狐皮、鹿皮、羊皮、貂皮、兔皮……只要有錢,能拿來做衣服的選擇就非常多。 襪子、手套等在漢代就有,當(dāng)時與西域就有棉、毛、錦織物通行,注意棉在漢就有出現(xiàn),只是種植不太普及,流通在貴族之間。 以前的人還能奢華到用花椒入原料砌房子,比如漢“椒房殿”,要知道古代花椒有多貴,所以能住進去的人不僅地位高,還備受寵愛。 那些保暖功能稍好的銅手爐、湯婆子等,畢竟用上了不菲的銅原料,越厚的銅越保溫,一般老百姓有也是家傳的寶貝,所以哪怕到了民國后,銅爐依舊能算是大部分地區(qū)體面的嫁妝。 我們有時候研究服飾,也不能單看那個時期流行什么,因為這種流行必然伴隨著天氣等自然原因的影響,而這種影響邏輯同樣套用在現(xiàn)代,為什么漢代宋元明代的式樣可以沿用下來作冬衣?唐和北宋為何單層衫裙為多?想必也能給大家?guī)硭悸贰?/span> 正因為曾經(jīng)有過的災(zāi)難,才讓我們更珍惜當(dāng)下。幸運的是,我們?nèi)缃裆钤诓槐貫橐粓龃笱┒鴳n慮生死的現(xiàn)代社會,可以穿羽絨衣有取暖電器,至于“穿越”這種事情,還是要慎重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