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代,紫砂界有兩個極為出名的一笨和一癡,笨和癡在這里都不是貶義詞,只說明此二人對于紫砂的癡迷與執(zhí)著,他們便是笨巖與壺癡。 這兩個人也都是乾隆皇帝的御用紫砂匠人,為皇家定制紫砂器,可見二人技藝之高超。 人之所好,自然不斷追求,更有甚者,嗜之如癖,而壺癡便是對紫砂鐘情如癡,其為清代制壺高手,傳器多為宮廷定制器,但詳細生平已無考。 但此人很有可能是清代制壺名工楊履康,其制壺的風格手法與壺癡極為相近,壺癡或為其之款印。 壺癡款泥繪圓壺 此壺鼓腹鼓蓋,扁珠鈕,蓋面中央與頸部皆貼飾一圈泥片,蓋上堆貼松竹梅三友。壺腹裝飾極為精致,一面堆貼山水人物畫,以本色泥堆繪亭臺樓閣、蒼松翠柏、古樹、盡顯其中。 一面為鐵線篆文。堆貼工藝精細生動,背部篆書以細泥條貼成,詩曰“御制六一泉,孤山側(cè)畔石泓深,泉以人傳可用,坡老遺蹤尋六一,即今坡老更誰尋?!?/span>筆筆含勁,字字端正,技藝高超。 壺癡款宮廷黑漆描金錠式壺 此壺作古錢錠式,壺鈕亦作錠式,通身繪黑漆描金“喜鵲登梅”,“彩蝶飛舞”,壺蓋則繪飾蝙蝠,更是巧妙的在鈕上繪彩蝶兩只。 此壺用段白泥,素胚胎燒制,特別是壺上的黑漆描金繪飾更是符合皇室宮廷風格。 御制壺癡款段泥方壺 此壺以段泥為胎,作方形,短頸斜肩,直腹,方形平蓋上接方鈕。壺身堆泥繪題詩句若干,并繪荷葉、荷花以飾;蓋面上亦于四角泥繪吉祥花卉圖案。 壺底鈐印篆文“壺癡”二字。從壺身詩句以及精湛的制工可以推斷此器乃是宮廷御制之器。是典型的清宮裝飾技法。 壺癡款 印包壺 壺體呈方形,包袱內(nèi)的印璽或印盒輪廓分明,形制規(guī)正,包袱褶皺自然,方嵌蓋與壺嚴絲合縫,包袱結(jié)為鈕,處理恰到好處。 長方形把、方形一彎流,顯得剛勁有力,既體現(xiàn)了印璽作為“權(quán)力”象征之剛,也反襯了包袱之柔,可謂剛?cè)嵯酀?,堪稱精品。 清 壺癡紫砂壺 笨巖此人也是清代皇室御用匠人,其泥堆繪技法極為高超,受到皇家賞識,為清宮制器,為一代堆繪大家。 笨巖也是雅號,具體生平同樣無考,但此人很有可能陳鳴遠胞弟陳漢文,其制作手法、堆繪風格與陳漢文極為接近,可做對比。 回紋瓜棱壺 此便為笨巖所制本色堆泥繪回紋瓜棱壺,文雅別致,壺身呈海棠形制,飽滿挺闊。大小相間的瓣狀造型,有著極強的層次感和韻律感。蓋鈕作老樹枝干,并于蓋面點綴枝葉,意趣橫生。 口蓋子母線上,以一圈回紋為飾,彰顯宮廷貴氣,而圈把彎流上又以如意為飾,呈現(xiàn)出中國傳統(tǒng)吉祥如意的文化意趣。 清 笨嚴款御製虛扁壺 此把虛扁壺壺蓋裝飾模仿銅鏡風格,兩圈細密的回紋分飾壺蓋的中部和底部,中間部分運用堆塑手法飾以幾朵簡單的折枝花紋樣,耳把、彎流和壺身如為一體,堅實而有分量。壺體雖形扁,整體氣度卻端正飽滿,將虛扁應(yīng)有的書卷之氣表現(xiàn)得極為精準。 此壺最為難得且令人驚嘆的部分乃是壺體四周的紋飾,依舊是以回紋作為印文裝飾,三條工整的回紋將整個壺體分為了上下兩個部分。 上部用篆書堆塑“御制'學仙笑彼金盤妄,宜詠欣茲玉乳浮’”十六字,詩句選自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乾隆皇帝御筆詩《荷露烹茶》,像這樣在彎曲的壺面上涂繪,大筆一揮比較容易駕馭,但要用泥堆寫方寸小篆,必需要熟稔的手藝,非大師而不能為。 陳漢文制鴛鴦形水洗 鴛鴦形水洗周身圓形,橢圓口,以一鴛鴦身為器,回首的鴛鴦首和頸作環(huán)與口沿相接,亦可起到擱筆的作用,外壁貼泥塑鴛鴦形,間飾蓮花和水波紋,鴛鴦在水波中嬉戲,相得益彰。 壺癡與笨巖,從這兩人的作品,亦可一窺乾隆皇帝的偏好品味,感受皇家品味。 清乾隆御制 笨巖款梅竹圖詩文筋紋壺 |
|
來自: 培訓班背包 > 《茶道 瓷器 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