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音樂,放松一下神經(jīng)) 茜草在歷史舞臺上最早作為染料的來源被人認識,其“身影”早在《詩經(jīng)》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縞衣茹藘,聊可與娛“中的“茹藘”即為茜草),其后得今名于《漢官儀》(“染園出卮茜,供染御服”)?!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記錄其為”茜根”(因為入藥為根,直至明代前大部分本草著作中均以”茜根“作為茜草的正式名),到了明清兩代則多以”茜草“記載。
中藥書中茜草具有涼血活血、祛瘀、通經(jīng)的功效,常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下血、外傷出血、經(jīng)閉瘀阻、關節(jié)痹痛、跌撲腫痛等癥狀。 那么,茜草是如何完成化瘀止血的功效的?有沒有特殊的路徑和適應范圍?事不宜遲,讓我們開始、一起從生境格物開始認識茜草吧!茜草(Rubia cordifolia L.),是茜草科茜草屬、草質(zhì)攀援藤本(屬震,卯木),長可達1.5-3.5米。涼爽、濕潤的氣候能促進茜草主莖分枝;相應的,夏季高溫炎熱、月均地面溫度達50℃以上時,其生長相對緩慢;但隨著植株年齡增加,其抗旱能力會增強。(圖片來自PPBC 國內(nèi)植物標本分布熱力圖)常見野生于林邊、溪旁、山坡、灌叢、草叢等陰濕處(提示其入藥之后,喜歡親近接近血液、淋巴回心循環(huán)的軟組織當中)。茜草植株能耐寒、但怕積水(調(diào)動水的功能差),能在露地越冬,適宜在疏松肥沃、深厚濕潤、富含有機質(zhì)的土壤中(腐殖土、坎宮)生長。主產(chǎn)安徽、河北、陜西、河南、山東,但全國除高原、沙漠地區(qū)之外,PPBC上都可查到標本照片。在大自然中,茜草屬于兼具自交、異交相結合的混合繁殖系統(tǒng),依靠昆蟲傳粉;人工種植則以種子繁殖為主(完整的后天八卦生理系統(tǒng)),但也可用分株、扦插等方法進行繁殖。茜草的根部很發(fā)達??煞譃橹鞲晚毟ㄒ部刹粩嚅L大長粗成為主根),與其他爬藤類植物一樣,其須根可以從任何一莖節(jié)發(fā)出,向著有土的方向、或者攀爬需要著力的方向生長。時間一長,便能看到原來的一株茜草、逐漸變成了一團、一叢一簇的茜草(群體生命力)。 收割到的、偏細長的根曬干后會被卷成一卷。 茜草不愧為古時染料來源,其根部也是有顏色的。從外表看起來,是深紅到棕色,但在展示拍照的紙巾上放久了,也能產(chǎn)生如蹭“口紅”的效果(見下圖),提示入藥后可入于營血分。 而多年生的主根則可以有拇指粗,木質(zhì)部的截面、看起來有海綿狀的細孔,神似骨質(zhì)、骨小梁,中顏色紅黃、根皮外褐、內(nèi)色紫紅,大有于骨髓當中促生血液之象。 更接近地面部分的根部(即更高級別的主根),其截面可見其根部不斷增粗的方式——局部分生、繼而融合成類似年輪的結構。這是植物木性在根部的表達,木反入于艮、看似是克,但其實有在“艮位”促陰生陽之勢。(注意,這里的促,也在調(diào)耗精來化氣)可見從根莖開始往上生出的藤曼枝條便沒有了木質(zhì)部,只有簡單的維管束,起到輸送水和營養(yǎng)的作用。大部分的枝條是綠色、也能見到有紫紅色的枝條,這是不同環(huán)境條件下生長的茜草的不同基因表達形式,但讓我們明白,其入藥后氣、血皆可達,依入人體后、遇到的情況不同而異。更有趣的是,茜草的藤枝條四棱形,沿棱還生有細小倒刺。茜草的葉片在莖節(jié)中生出,有細長形狀的、也有寬葉的,葉片四散分開成為一個“平面”,像是能感知八方陽光的“風車裝置”。在藤類生長夠長后(最長可達3m),傳輸?shù)膭恿筒荒芄饪扛?,這“風車”節(jié)節(jié)增壓,便提供了級級輸送“陽光轉化能源”的推動力。仔細看,葉柄上、葉子背面的葉脈上,都生有倒生皮刺。帶皮刺提示其存一路破氣、破節(jié)之象;皮刺倒生,順摸可以、逆摸剌手,有一種“前進容易、切不可退”之象(腦補一下捕魚籠子就知道)。 在PPBC看完所有與茜草相關的圖片,發(fā)現(xiàn)不同照片標本上、葉的“姿態(tài)”都不一樣(這與其個體的生長環(huán)境中,陽光來的方向等條件相關,不做共性討論),包括葉柄的長短、葉子下擺的方向等等(找了一張?zhí)貏e像九宮格的,放在上面)。茜草的花期8-9月(夏末秋初),非盛夏正離之時開花,提示其花的開放、需獲得全夏的陽光(天)與地暖(地)來作為支持能源。 聚傘形花序、腋生頂生皆有,提示其終點為作用路徑沿途的小循環(huán)中?;ㄉS白色,為離位顯坤兌之色,一則提示在終點有收斂、轉熱為精的作用,而則提示其可清熱轉離火、并將治療作用傳達到脾肺。 PPBC上翻出了兩種果子的外形。兩者都是合抱的果形,一種表面光滑,一種則像是兩個肉嘟嘟的貓抓合抱。 其果色的大致發(fā)展過程:從白黃到綠、再到紅、再則紫黑色。提示其先天發(fā)育過程(發(fā)育類比人體層次的話)最后成熟之時落于營血分,即整體植株若入藥,皆能入于營血作用。 這種看起來合抱如雙生的果子,實際上是先生一邊、再生另一個的,兩邊并不是同時長大的。此象類積陽轉陰、或者積陰轉陽,有先天艮兌二卦的意味,也帶表陰陽的相互轉化。茜草植株為卯木,擁有“群生”的生命力;其用“茜草根”則有入肝腎之象,與此同時,其根象骨髓造血之處,從治療總體作用上分析,其能深達營血分、行“推動陰質(zhì)生陽”的作用,即可以積極地促進骨髓造血(血細胞分化)。細節(jié)上,在其入藥之后,最早的起點在表皮下血管中(地表),在其逐漸入營血的過程中,只進不退、層層推進、既破又立,一路(結合其寒苦之性味)收安散亂瘀滯之血、回歸血脈,既能止血、又能防止凝血太過產(chǎn)生瘀血,有雙向調(diào)節(jié)作用。終點在血液、淋巴周圍的軟組織的“回心循環(huán)”當中,保證破舊之后的生新(土、金之建)在有序進行。《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蝕惡肉,敗瘡,死肌,殺疥蟲,排膿惡血,除大風熱氣,善忘不樂。《開寶本草》:味苦,寒,無毒。止血,內(nèi)崩,下血,膀胱不足,踒跌,蠱毒。《本草發(fā)揮》:潔古云:味苦寒,陰中之陽,去諸死血。《本草綱目》:茜根……色赤入營,氣溫行滯,味酸入肝而咸走血,手足厥陰血分之藥也,專于行血活血。《本草經(jīng)疏》:茜根稟土與水之氣,而兼得天令少陽之氣以生。《本草蒙筌》:陰中微陽……療中多蠱毒,吐下血如爛肝;治跌久損傷,凝積血成瘀塊。虛熱崩漏不止,勞傷吐衄時來;女人經(jīng)滯不行,婦人產(chǎn)后血暈。凡諸血證,并建奇功。除乳結為癰,理體黃成疸。《本草新編》:或問茜草色紅,何以止血?夫茜草本行血之藥,行血而反能止血者,引血之歸經(jīng)耳。當血之逆行也,少拂其性,而其勢更逆。茜草之色與血色相同,入之血中,與血相合而同行,遂能引之歸經(jīng),而相忘其非類,此治法之功也。但既引入于各經(jīng),即當以補陰之藥繼之,則血安而不再沸。否則,血癥未嘗有不再發(fā)者也。按:古藉中對茜草的理解已很綜合?!缎戮帯方獯鹆藶楹渭t色的茜草還能止血;《蒙筌》提出蠱毒、外傷瘀塊、乳癰、黃疸的治療都可以使用茜草;《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與《本草發(fā)揮》提示茜草可去除死血、死肌。 《得配本草》:配黑豆、炙甘草煮,治血渴;配石榴皮,治脫肛。佐烏梅、生地,治鼻衄不止;佐阿膠;側柏,療婦人敗血……酒炒,行血;童便炒,止血。《本經(jīng)逢原》:病人雖見血證,若泄瀉飲食不進者勿服。《得配本草》:勿犯鉛鐵器……血虛吐衄,泄瀉不食,二者禁用。《本草新編》:但止行血而不補血,宜同補氣之藥以行血,不宜同補血之藥以散氣。按:古藉中以《得配本草》的搭配精巧不已,臨床參考用;后半段羅列茜草的使用禁忌(禁忌越多、其實說明藥物作用力越強悍),大抵氣虛血少(物質(zhì)能量匱乏)、泄瀉飲食不進(土?。┱呓墒褂?。 《新編》提出茜草與補氣的藥物組合,可以行血;和補血之藥一起用則會散氣。 - 茜草具有止血作用。對凝血活酶生成、凝血酶生成、纖維蛋白形成三個凝血階段均有促進作用。
- 茜草中環(huán)六肽類成分及甲醇提取物有抗癌作用。
- 茜草提取物對人工心肌梗死模型有降低ST段、縮小心肌梗死范圍的作用。
- 茜草制劑能防止實驗性腎和膀胱結石的形成,尤其對碳酸鈣結石的形成有抑制作用。
- 茜草素能抑制大鼠皮膚結締組織的通透性,有與蘆丁相似的抗炎抑菌作用。
按:參考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