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 張氏是沂地的一個貧窮百姓。 有一天,他在路上遇到了一個道士,這個道士擅長看相。 他看了張氏的面相后說:“你將來會因為醫(yī)術(shù)而變得富有?!?/span> 張氏問:“我應(yīng)該怎么做呢?” 道士又看了他一眼,說:“學(xué)醫(yī)就可以了?!?/span> 張氏說:“我只認識幾個字,怎么能夠?qū)W醫(yī)呢?” 道士笑著說:“真是迂腐??!名醫(yī)何必要識很多字呢?只要去做就可以了。” 張氏回家后,因為貧窮沒有工作,于是他收集了一些民間的藥方,在市集上租了一塊地方,開了一家藥店,通過賣藥來謀生,但人們并沒有覺得他有什么特別。 恰好青州的太守得了咳嗽病,下令尋找醫(yī)生。 沂地因為地處山區(qū),醫(yī)生很少,而縣令害怕無法完成任務(wù),便責(zé)令鄉(xiāng)里的人自己推薦醫(yī)生。于是大家共同推薦了張氏。 縣令立刻召見了他。張氏當時正患有痰喘,他連自己的病都治不好,聽到命令后非常害怕,堅決推辭。 但縣令不聽,最終還是派人將他送了去。 在去的路上,張氏口渴極了,咳嗽也變得更加嚴重。 他進入一個村子找水喝,但山中的水非常貴,和玉液一樣,他到處請求,卻沒有人給他水。 他看到一個婦女在洗野菜,菜很多而水很少,盆里的水渾濁得像唾液。 張氏因為渴得難以忍受,就請求喝剩下的臟水。 喝了之后,他的渴感解除了,咳嗽也立刻停止了。 他暗自想:這可能是一個好藥方。 當他到達郡城時,其他縣的醫(yī)生已經(jīng)先給太守治療過,但太守的病情并沒有好轉(zhuǎn)。 張氏進去后,找了一個隱蔽的地方,假裝開出了一張藥方,傳給內(nèi)外的人看。然后又派人到民間收集各種野菜,按照方法處理后,把菜汁給太守服用。 太守服用后,病情立刻好轉(zhuǎn)。太守非常高興,給了他豐厚的賞賜,并給了他一塊金匾。 從此,張氏的名聲大噪,門前總是像市場一樣熱鬧,他治療的病人沒有不見效的。 有一個得了傷寒的病人,來求藥方。張氏剛好喝醉了,錯誤地給了他治療瘧疾的藥。 醒來后他意識到了錯誤,但不敢告訴別人。 三天后,有人帶著隆重的禮物來到門前感謝他,一問才知道,那個傷寒病人因為大吐大瀉而痊愈了。 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張氏因此被稱為名醫(yī),更加重視自己的名聲,不是重金和舒適的轎子,他是不會去的。 故事二: 益都的韓翁,是一個名醫(yī)。在他還沒有成名的時候,他四處賣藥。 一天晚上,他沒有地方住,就投宿在一家人家,那家人的兒子得了傷寒,快要死了,請求韓翁治療。 韓翁心想如果不治療就離開,實在沒有其他地方可去,但治療又確實沒有方法。 他來回踱步,用手搓身體,結(jié)果身上的汗和泥土搓成了泥丸。 他突然想到用這個來騙他們,應(yīng)該也沒有什么害處。 他想如果到天亮病人沒有好轉(zhuǎn),至少已經(jīng)賺到了一頓安穩(wěn)的飯食和住宿。于是他就把泥丸給了病人。 半夜里,主人急促地敲門,韓翁以為病人死了,擔(dān)心被侮辱,驚慌地起來,翻墻逃跑。 主人追了他幾里路,韓翁無處可逃,只好停下來。結(jié)果才知道病人出汗后痊愈了。 主人把他請回去,熱情款待,臨走時,還送給他豐厚的禮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