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難怪病臨床隨筆》及其作者李宗唐評介 該書第72-74頁,記錄了針對一名3歲女童的疳積重癥的施治過程及思考。患童“骨瘦如柴,肚大如鼓,腹露青筋,貌似猢猻,伏臥無神,聲音微弱奄奄一息,大渴引飲,小便頻多,每晚哭不止,并要喝開水五磅以上,脈細(xì)數(shù)無力,舌紅無苔。”李先生最初“用安神生津法處理,連續(xù)用藥十天左右,結(jié)果口渴尿頻現(xiàn)象消失了,精神也沒有以前那么煩躁”,隨后,針對患童“肚大如鼓,腹露青筋”的問題,“用疏肝清熱活血祛瘀進行治療。在用藥八九天后,上述癥狀完全消失了,其它癥狀也隨之大大好轉(zhuǎn),病孩精神情況很好,食欲日增。” 此案倒是無太多波折。但是,主要問題仍然與上案類似。起初的“安神生津法”是單純治標(biāo)(有時,這種“單純治標(biāo)”而不結(jié)合治本的方法,是不能取效的),后續(xù)的“疏肝”二字,非常關(guān)鍵。實際上,這種病癥,“肚大如鼓,腹露青筋”,肝木下陷,侵克脾土之象已經(jīng)是一目了然(參《四圣心源·雜病解上·鼓脹根原》),而“大渴引飲,小便頻多”,更是肝木不達(dá),郁而動風(fēng),風(fēng)動而疏泄的征象,起手施治,豈可無視“疏肝”之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