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們往往高估 一天能完成的事, 而低估十年能取得的成就。 拿出十年來, 你可以成就 不可思議的奇跡。 堅持長期主義, 積小勝為大勝。 02 成長的捷徑是得到高人的指導。 向高人請教的最好方式是什么? 還不是拉近關系,而是爭取參與到高人的事業(yè)、事務中。 在一起做事中,自然得到指導。 只不過,“指導”可能叫另外的名字:有時稱“鼓勵”,有時叫“批評”。 03 成長的前提是認識自己。 什么是認識自己? 第一點,洞察自己能夠在什么方面達到優(yōu)秀。同樣重要的是,明白自己在哪些方面無法優(yōu)秀。 第二點是,發(fā)現自己對什么充滿熱情。這種熱情,不是外在獎賞下的熱情,而是內在驅動下的熱情。 第三點是,明白自己的哪些努力能創(chuàng)造價值,或回報。 這三點的交集,就是自己應該深耕的領域或方向。 04 教師成長的關鍵在于反思。 存在兩種情況,一是缺乏反思,二是低效反思。 第一,為什么缺乏反思,因為習慣把問題合理化。比如有學生成績不好,不是反思自己哪里需要調整,而是認為“這個孩子家庭條件不好,否則,我同樣的講課,為什么別的孩子就能學會呢?”這樣一想,就難以反思了。有時,沒有問題就是最大的問題。 第二,低效反思的原因是什么?一是缺乏理論或專家的指導,沒有異質性思維的介入,反思只是停留在表面或單個維度,難以真正激活思維。二是缺乏行動,實踐既是反思的目的,也是檢驗反思的工具,思而不行,就只是虛無渺茫的念頭。三是缺乏共同體,獨自思考很難突破個人認知的局限性,蘿卜湯燉蘿卜,燉來燉去,一個味道。 05 想要獲得更快的成長,要勤奮。 但要擺脫假性勤奮,表演性勤奮。 以終為始,緊盯目標,只有真正有效的勤奮,才能有真正有效的成長。 06 什么是成長? 不是讀幾本書,不是靠近高人,不是做成幾件事,更不是栽幾個跟頭。 知識管理專家田志剛說:“只有做正確而困難的事,才是成長?!?/span> 一是“正確”,二是“困難”。 我認為還應再加一點:堅持。 只有以研究的方式對待工作,才能趨向正確,如果單憑經驗,自以為是,就容易跑偏。 求困難不符合人的本能,喜歡做容易的事才是本性。成長,在某種程度是反本能的行為。 要有根本性成長,需要考慮時間的維度。急功近利,只想立竿見影,怎么可能? 07 人本質是時間性存在。你如何對待時間,時間就如何塑造你。 時間管理的本質是精力管理。 精力包含四個方面:體能、情緒、思維、意志。 08 從“放下”到放棄,只是一步之遙。 09 一個人是如何把自己“毀掉”的? 1.不學習,喪失學習的能力。 2.言而無信,滿口大話,一次次失信于他人。 3.好逸惡勞,逃避挑戰(zhàn),習慣自我欺騙,自我麻醉。 4.身處平庸的環(huán)境,而不自知。 5.牢騷抱怨,總向外歸因,不敢自我“解剖”。 6.言語的巨人,行動的矮子。不是“立長志”,而是“常立志”。 7.沒有反思的習慣和能力。 8.小富即安,小農意識。 9.刻舟求劍,不知主動認識、跟隨社會大趨勢。 10.不知融入優(yōu)秀共同體、靠近高人,只是以周圍的人作為行動的參照和標準。 10 我們不知道哪條路能抵達彼岸,只有不斷嘗試,直至探尋到那條最合適的路。 我們不知道誰是同道中人,只有埋頭奮力前進,在前行的路上遇到尺碼相同的人。 11 有了生命自覺,人才能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努力把握并創(chuàng)造自己的命運,朝向自我實現。 生命自覺分為四個階段,一是自明、自得,即認識自我;二是自立、自強,即確立志向;三是自持、自勉,即持之以恒;四是自由、自在,即實現自我。 12 人懶惰久了, 稍微努力一下子, 就以為是在拼命。 13 往前看,關注方向, 而不是目的地。 保持正確的方向, 就會抵達你想去的地方。 14 毛竹在成長期前4年只生長約3厘米,但到了第5個年頭便會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快速生長,僅僅用6周的時間就能長到15米。 前4個年頭毛竹并不急著向上生長,而是拼命地向下扎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數百平方米,為后面的快速生長提供充足養(yǎng)分。 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也是如此,要生長得高,就要先厚積基礎,向下扎根。 如何厚積基礎? 大量閱讀,閱讀經典書籍,閱讀理論書籍。教育理論書籍為教師提供了關于教育教學的理性思考和指導,幫助教師認識和掌握教育教學規(guī)律,使教育教學活動更加科學、有效。 15 對于教師,如何才能保持持久的學習內驅力和生命活力?答案是,從浪漫進入精確。 如何才能進入精確期?做研究。 向名師究竟應該學習什么? 一是精深閱讀,持續(xù)寫作。具備專業(yè)閱讀和專業(yè)寫作的能力。 二是做研究,具備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浪漫期感受到的是名師的魅力,精確期感受到的是知識的魅力。后者才是最持久的。 16 人每天都遇到大量事件、事實。 一生中對這些事實的理解和選擇,就構成了所謂的命運 17 一開始,會有新鮮感,跟隨他人,紛紛投入,這是常人之心態(tài)與習慣。 久之,當新鮮感過去,還能持續(xù)嗎? 古人說,求名于朝,求利于市,求智于孤。 耐得住寂寞,才能守來一樹繁花。 這個過程很難,但恰恰是卓越與平庸的分野。 18 堅持,是一種優(yōu)秀的生活態(tài)度。 表面的堅持毫無用處,學習堅持也是一門學問。不拘泥于瑣碎生活,不被當下的挫折或蠅頭小利影響,讓靈魂能保持一種清澈與明亮,能始終站在一個宏大的旁觀視角來審視自己的生命。 19 奮斗的動力從哪里來? 歸根到底:一是希望,二是失望。 希望,就是成功的可能??吹娇赡苄裕烙锌赡軐崿F、得到、獲取,進而激發(fā)出內在的渴望感而精神振奮、勇氣鼓足、快馬加鞭。 失望,就是挫敗、跌倒、遇阻,因不愿意、不甘心、不罷休,強烈要擺脫難以忍受的現實困境,所以奮起一搏、孤注一擲,吃常人不能吃的苦,受常人不愿受的罪。 大多數人本來都有進取心,為何隨著年齡增加,逐漸“躺平“? 一是感覺無論如何奮斗也難以實現夢想; 二是即使不奮斗也差不到哪兒去。 20 成長,主要靠自己。 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關鍵是自主發(fā)展,教師成長的秘訣是自主成長。 21 底層邏輯+環(huán)境變量=方法論。 掌握了底層邏輯,就探尋到了萬變中的不變,才能動態(tài)地、持續(xù)地看清教育的本質。一個老師,掌握了教育的底層邏輯,再靈活考慮環(huán)境和條件的因素,就能創(chuàng)造出適應當下的有效方法。 22 真正的學習,是一場“馬拉松”。 1.不必擔心輸在起跑線上,重要的是耐力和恒心,而不是起跑和沖動。 2.一開始別沖得太猛了,沖得猛難持久。 3.過程是枯燥、孤獨的,最終的對手是自己,不是他人。 4.別擔心人多競爭大,大部分“表演性學習”者過了新鮮感,會陸續(xù)退出。 23 當處境、條件都大體相同時,導致人與人之間差別的因素,并不是天賦(當然,天賦非常重要),歸根到底是兩個因素: 一是自律,二是吃苦。 自律,就是長時間的和自己的惰性、欲望、拖延等等作斗爭,就是持續(xù)不斷地給自己注入堅持下去的力量。 吃苦,就是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日復一日,默默地投入枯燥乏味的事中。 久而久之,自律會成為一種自然而然的習慣。 而起初感覺到的“吃苦”,也會由于領會到內在的意義和魅力而嚼出不同的味道。 24 別把辛苦當做努力。很多時候,之所以辛苦,就是因為不努力。 什么是努力?做正確的事,正確地做事。 什么是辛苦?方向跑偏,南轅北轍;方法錯誤,勞而無功。 25 走路“偏航”,對提醒的人常會感謝并反思,做出調整。 思路“偏航”,對提醒的人常不以為意,并竭力辯護。 所有的管理,歸根到底是自我管理。 所有的教育,歸根到底是自我教育。 26 強者三大信念:一切都是自己的錯;別人的成功都是必然的;自己的成功都是偶然的。 弱者三大信念:一切都是別人的錯;別人的成功都是偶然的;自己的成功都是必然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