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和朋友一起吃飯 談到感情問題 他說家里給他介紹了一個女生 但是他不喜歡 也不想和他交往 于是他就選擇了冷漠應(yīng)之。 女生上午發(fā)來的消息 他會拖到中午才回 女生和他分享生活 他就嗯啊哦的盡量剪短回應(yīng) 女生說一些興趣愛好 他就含糊過去 后來慢慢的 他的回應(yīng)從拖延 到剪短 再到沉默 最后干脆不回應(yīng)了 其實他是想通過這種 間接委婉的方式 來讓女生知難而退 后來這個女生也是終于 忍受不了他的態(tài)度而 把他刪了。 聽完他的講述 我笑罵他活該 并且還說他 你要是不喜歡直接說 不就好了嗎 何必這樣對待人家 他說因為是親戚介紹的 一上來就直接拒絕 不太好 而且他真的沒想傷害 那個女生 他就是對她不感興趣。 但是作為女生 我代入自己 想到曾經(jīng)對 男生熱情主動的時候 當(dāng)對方卻冷漠對我時 我會感覺很受傷 我會把對方的冷漠 擴大化的甚至偏激的去解讀 當(dāng)對方回復(fù)消息慢時 我會覺得他不重視我 當(dāng)對方怠慢我時 我會覺得對方討厭我 當(dāng)對方不回我消息時 我感受會更痛苦 感覺自己被拋棄了 我會懷疑自己哪里做錯了 哪些地方做的不禮貌 導(dǎo)致他討厭我 所以他才不理我 于是拼命檢視自身問題 修正自己優(yōu)化自己變得更謹言慎行 來爭取獲得對方的回應(yīng),認可,喜歡。 然而我有時候會發(fā)現(xiàn) 無論我怎么做 對方都不回應(yīng)我,不喜歡我 于是我就崩潰了絕望了 那種努力了這么久這么多 卻得不到想要結(jié)果的意難平就上來了 于是受害者思維就開操控我的意識 讓我忍不住憤恨埋怨甚至指責(zé)對方 怪他傷害了我 怨恨他為什么不喜歡我 委屈于自己付出了很多熱情 卻換來被冷漠無情對待的結(jié)果 就是一種怨天尤人的心態(tài) 不接受別人對我這樣。 覺得我對你這么熱情卑微示好 你怎么可以對我這么不尊重不禮貌? 細品好像有一種自尊自傲 你不能這么對我 你這么對我就是過分至極 所以我恨你怨你指責(zé)你是應(yīng)該的 然而聽了朋友講他這個故事 我想到楊絳先生的一段話 :“傷害你的并不是別人的冷酷無情 而是你心存幻想的期待?!?/span> 我意識到 別人的冷漠并不是想傷害我 那我的受傷的感覺是誰造成的? 看起來是因為他不理我造成的 實際上是我自己選擇了負面感覺 是我抓住外面的他來體驗受傷委屈感 是我抓住外在的人事物來體驗 我對自己那種自憐自艾的感覺 當(dāng)我能為自己的感覺負責(zé)的時候 其實也就更能接納和允許別人的冷漠 因為冷漠只是代表不感興趣而已 而別人是有冷漠的權(quán)利和資格的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平靜 去等待和鏈接下一個 會回應(yīng)我熱情的人。 去和互相感興趣的人鏈接。 試圖去執(zhí)著于不喜歡自己的人 努力想讓對方對自己感興趣 其實是在做無用功 也是在尋找自虐和痛苦 同時也是控制欲過強了 放手和臣服才能換來輕松 他對你冷漠不影響你自身的價值 你一塊肉也沒有掉 你還是你自己 不要從別人的冷漠中 提取劣等感,我不夠好 我不值得被尊重等限制性信念。 你的價值應(yīng)該由你自己定義 就算愛而不得,需求愿望沒被滿足 你還是你自己,你的存在價值沒有改變。 人的頭腦還是太喜歡給自己加戲了 小我太喜歡去尋找自我感和身份認同了 人生就是這樣 接納是一門藝術(shù) 放下是一種哲學(xué) 弘一法師在《人生沒什么不可放下》 你給出熱情是你的態(tài)度 別人會怎樣回應(yīng)就不如放手吧 當(dāng)我們能修好放下這門功課 人生會通透睿智很多 而當(dāng)別人冷漠無情時 仍不改自己對待世界的方式 那就是將熱愛繼續(xù)揮發(fā)在這個世界 總有人會被你的熱情所感染 也總有人會來擁抱你的熱情 然后兩情相悅! 愿所有的熱情都可以雙向奔赴! 愿所有的冷漠也不被過渡解讀! 冷漠和熱情 就試著看成好朋友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