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旅游季了,來東北的小伙伴們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手腳凍傷。尤其是孩子,注意他們的冷暖。開開心心的來,咱們也高高興興回家。 提到捷里別爾卡,大多數游客都會想到木船墓地、瀑布、海岸線或擱淺在岸邊的拖網漁船。但這些遠非該地最獨特的景觀。里斯約克河的瀑布在希比內山脈更加壯麗,遠處澤連采的海岸線更迷人,甚至舊木船殘骸在列廷斯克也更富畫面感,且少有人涉足。 每位游客的旅行的目的不同,所以選擇的重點也各不相同。對于軍迷來說,這里最重要的景點是一座廢棄的炮兵陣地。令人驚訝的是,前往那里的人據說不到10%。作者他們出發(fā)時有幾百人同行,但作者是第一批抵達的,并在炮兵陣地周圍游覽了幾個小時,期間那里只有兩三組小團隊。大多數游客根本不會走到這里來。 保護區(qū)與“龍蛋”海灘他們的旅程從一個自然公園開始,這個公園位于國家自然保護區(qū)的范圍內。 在嚴酷的北極景觀中,隱藏著一個名為“龍蛋”的詩意之地。這里有大小不一的光滑卵石,從小石塊到巨石不等,仿佛是從關于龍的傳奇故事中走出來的。傳說曾經這里棲息著龍,但一項巫術將它們的蛋變成了石頭。寒冷的北極風、海浪的聲音和在陽光下閃耀的卵石,仿佛使這些故事栩栩如生。 公園內有一條整潔的木棧道,蜿蜒穿過北極植被。隨著接近海岸,步道變得崎嶇,并通向一個被懸崖環(huán)繞的保護性海灣。在這里,你能感受到一種孤寂的氣氛:似乎地平線之外什么都沒有,只有廣闊無垠的巴倫支海。 “龍蛋”并非普通的卵石,而是經過數百萬年海浪打磨的完美光滑的石塊。石塊呈現(xiàn)出粉色、灰色、橙色和綠色的不同色調,構成了一幅奇幻的景象。當地的規(guī)定是:不能帶走這些石塊,因為它們的自然形態(tài)極為珍貴。 小巴塔雷湖瀑布(巴塔雷瀑布)從“龍蛋”海灘(更像是巨大的石質“椰子”)出發(fā),當作者來到一個相對較小但非常美麗的瀑布。大多數“捷里別爾卡”的游客將這個瀑布視為路線的高潮,并在此合影留念后便原路返回。只有少數游客會繼續(xù)前行,但由于未能找到生態(tài)小徑的延伸部分,他們也會轉身離開。 這里的景色非常壯麗,視野極佳,但往前走——還有更有趣的景象等著你! 不僅要左右觀望,還要低頭看。微觀世界同樣迷人。 接下來是幾個湖泊:沙湖、大巴塔雷湖和小巴塔雷湖。 再次提醒:別忘了低頭看! 廢棄的炮兵陣地—多爾吉角的炮兵陣地下一站是位于多爾吉角的廢棄海岸炮兵陣地199號。我們只需越過一座布滿塞達石的山丘,便能到達目的地! 前往炮兵陣地的路途并不簡單:這條路穿越了美麗的北極景觀、湖泊和花崗巖懸崖。但所有的努力都得到了回報:在這些廢棄的建筑物中,你能感受到歷史的氣息。 盡管炮塔被鐵銹覆蓋,但它們依然保留著宏偉的氣勢。站在這些巨大的炮塔前,很難不對過去的工程智慧感到敬佩。 多爾吉角炮兵陣地的建設始于1940年,并在衛(wèi)國戰(zhàn)爭爆發(fā)前完成。它是穆爾曼斯克海岸防線的30號獨立炮兵營的一部分。陣地上裝備了四門100毫米的艦炮,安裝在B-24BM型盾形炮塔中,置于混凝土炮塔里。 早在1930年代,蘇聯(lián)就決定加強北極海岸防線。為保護科拉半島,1933年成立了北方海岸防線,后來改為北方艦隊的穆爾曼斯克強化區(qū)。1936年,白海海岸也建立了防線,形成了白海海防區(qū)。 在1939-1940年的蘇芬戰(zhàn)爭期間,蘇聯(lián)決定加強海岸防御,新增了若干炮兵陣地,以保護海灣并防止敵人登陸。 隨著衛(wèi)國戰(zhàn)爭的爆發(fā),北方艦隊裝備了70門大炮,分布在18個海岸炮兵陣地。1941年7月,成立了由尼古拉·阿克休克(N. K. Aksyuk)上尉指揮的30號獨立炮兵營。營內有四個海岸炮兵陣地,裝備有120-180毫米的艦炮,以及76-152毫米口徑的野戰(zhàn)炮。 1942年,23號防區(qū)被改為北方防御區(qū),成為紅旗北方艦隊的一部分。此后設立了科拉和半島兩個海岸防御區(qū)。1945年,成立了科拉海防區(qū),包含北方防區(qū)。戰(zhàn)爭結束后,防區(qū)于1945年5月被解散。 盡管“捷里別爾卡”位于后方,但從港口出發(fā)的漁船經常遭到敵人攻擊。位于“捷里別爾卡”灣入口的199號炮兵陣地保護了航運,并多次攻擊敵艦和潛艇。其中一場著名的戰(zhàn)斗發(fā)生在1941年8月25日,當時敵人的潛艇被發(fā)現(xiàn)。盡管炮兵陣地發(fā)射了三輪炮火,潛艇還是成功逃脫。第二天,它襲擊了蘇聯(lián)的“瑪麗亞·烏里亞諾娃”號運輸船,導致船只被沖上岸。 1950年代,炮兵陣地被解散并封存。后來它被遺棄,但炮塔沒有被拆除。 如今,通往炮兵陣地的路徑穿越了美麗的地方:經過小巴塔雷湖,湖中有一條小河,河水匯成了“捷里別爾卡”瀑布。瀑布的高度約為15米。在瀑布的底部是巴倫支海的礫石海灘,附近有一個小洞穴。爬上花崗巖懸崖,可以看到炮兵陣地的位置。 炮兵陣地上安裝了四門100毫米的B-24BM艦炮,呈棋盤式排列。這些炮能夠射程達到23公里。B-24型炮的研制始于1932年,目的是取代過時的型號。1939年,B-24BM型為水面艦艇特別設計,具有易于更換的炮管。盡管炮塔長期處于廢棄狀態(tài),但它們依然保留在原地,雖然許多細節(jié)已遺失。 炮兵陣地的指揮和觀察點位于旁邊的懸崖上,但現(xiàn)在已經嚴重破損。原本綠色的炮塔護罩由于破壞行為已被重新涂成灰色。炮塔區(qū)域的設計簡化,包含幾個儲存彈藥的凹槽。 木船墓地參觀完炮兵陣地后,前往另一個標志性地點——木制漁船墓地。這些船只是在1960年代被遺棄在這里,當時“捷里別爾卡”的漁業(yè)逐漸衰退。 如今,這些半毀的船體被苔蘚覆蓋,靜靜地矗立在淺水區(qū),創(chuàng)造出獨特的景觀。 木船墓地不僅是一個露天博物館,更是一個象征著逝去時代的遺跡。那時,漁業(yè)合作社和機動漁站是“捷里別爾卡”生活的基礎。如今,這里成為了攝影師和游客的熱門之地,吸引著那些欣賞廢墟氛圍的人們。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舊木船殘骸正變得越來越破敗。對作者來說,這些景象并沒有給他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無論是第一次來時,還是2024年夏天再次造訪,感受都一般??赡苁且驗樵诹型⑺箍舜搴瓦h離澤連采的海岸線見過類似的景象,留下的印象更加深刻。 廢棄的漁船在海灘上旅行在經過一艘廢棄的漁船旁結束,這艘船是2020年1月被暴風雨沖上岸的。這艘老舊的拖網漁船成為了“捷里別爾卡”最著名的景點之一。它那銹跡斑斑的船體和涂鴉仿佛在訴說大自然如何奪回它曾經的土地。 許多人稱這艘漁船為“幽靈船”,但現(xiàn)實卻更為平凡:船只在一次強烈的暴風雨中從漁業(yè)基地的碼頭被沖走,最終被卡在了海灘上,至今未曾移動,成為了當地景觀的一部分。 “捷里別爾卡”不僅僅是那些受歡迎的旅游景點,它還有一些未被開發(fā)的角落,隱藏著北極的真正魔力。從“龍蛋”海灘的自然保護區(qū)、廢棄的炮兵陣地、木船墓地到這艘沙灘上的漁船,這些地點共同組成了一幅獨特的印象畫。 每一個地方都值得關注,因為它們都蘊藏著“捷里別爾卡”的靈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