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jīng)典 共學勉之
《視箴》 心兮本虛,應物無跡。 操之有要,視為之則。 蔽交于前,其中則遷。 制之于外,以安其內(nèi)。 克己復禮,久而誠矣。 【譯文】 人心本來清凈空虛,順應事物變化而不留痕跡; 守住本心之要領,就是以看為原則。 如果一開始就看不清楚的話,內(nèi)心就要遷移,本心就會受蒙蔽。 不合禮的不要看,將其遏制于心外,以使自心境得到安寧。 克制自己的欲望再履行禮數(shù),久而久之心志就專一了; 【心得感悟】 《視箴》的意境在于通過對外物的超然態(tài)度,達到內(nèi)心的平和與專注。在快節(jié)奏的現(xiàn)代生活中,我們往往被外界的紛擾所牽引,失去了內(nèi)心的寧靜。 程頤的《視箴》提醒我們,真正的安寧來自于對外界誘惑的克制和對內(nèi)心欲望的駕馭。這是一種深刻的自我修養(yǎng),也是達到心靈自由的必經(jīng)之路。 讓我們在紛擾的世界中,學會以一顆平和的心去觀察、去感受,不被外界所動搖,最終實現(xiàn)內(nèi)心的長久安寧和真誠。 《聽箴》 人有秉彝,本乎天性。 知誘物化,遂亡其正。 卓彼先覺,知止有定。 閑邪存誠,非禮勿聽。 【譯文】 人有美好的稟性,本來就是天生具備的。 知覺(或心)受到外物的誘惑,就會失去其正見。 卓然而事先能夠察覺,就知道應該在哪里停止而有定向。 抵御拋棄邪念而保持心志專一,不合禮法的無稽之言談不要聽。 【心得感悟】 《聽箴》的意境在于強調(diào)聽從內(nèi)心的天性和良知,而非外界的紛擾和誘惑。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天都會接收到大量的信息,其中不乏噪音和誤導。 程頤的《聽箴》啟示我們,要學會篩選信息,聽從內(nèi)心的聲音,保持清醒和判斷力。這是一種智慧的選擇,也是一種對生活的深刻理解。 讓我們在喧囂的世界中,學會傾聽真理和良知的聲音,不被外界的雜音所迷惑,從而達到內(nèi)心的清明和堅定。 《言箴》 人心之動,因言以宣。 發(fā)禁躁妄,內(nèi)斯靜專。 矧是樞機,興戎出好。 吉兇榮辱,惟其所召。 傷易則誕,傷煩則支。 己肆物忤,出悖來違。 非法不道,欽哉訓辭! 【譯文】 人心的動搖是從語言開始的;平息躁動和妄念,內(nèi)心就可以專注和寧靜。 說話是關鍵,一句話沒說好,就會引起戰(zhàn)爭。 語言能夠引起戰(zhàn)爭,也能帶來和平; 吉兇榮辱,往往是從一個人的說話所招致。 說話過于簡單,就顯得很荒誕,別人聽不懂你在說什么;說得過于繁雜,又顯得支離破碎,使別人半天不得要領。 說話太放肆多半與事理相違背。說出一些違背天道的話,應對你的往往也是一些違背天道的話。即發(fā)出什么,就得到什么。 不符合天道,不符合禮的話,就不要去說。這是訓教之言啊。 【心得感悟】 《言箴》的意境在于強調(diào)言語的力量和責任。言語不僅是溝通的工具,更是影響他人和社會的重要媒介。 程頤的《言箴》提醒我們,要慎言慎行,因為每一句話都可能帶來深遠的影響。 在今天的社會,我們的言行更容易被放大和傳播,因此更需謹言慎行,傳遞正能量。 讓我們在交流中,學會用言語去啟發(fā)、去撫慰、去建立,而不是去傷害、去破壞。這是一種對言語的尊重,也是對他人的尊重。 《動箴》 哲人知幾,誠之于思。 志士勵行,守之于為。 順理則裕,從欲惟危。 造次克念,戰(zhàn)兢自持。 習與性成,圣賢同歸。 【譯文】 哲人都知道那些很玄妙的、很精妙的、很精深的道理,因為他們有縝密的、深刻的思考; 有志之士激勵自己的行為、磨礪自己的品行,以守為原則。 順理而做,就會從容而寬裕。如果依從私欲,就會使自己面臨危險; 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在顛沛流離之際,都能保持一份善念,做每一件事情的時候,都能把持住自己,能夠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習慣和性情慢慢養(yǎng)成了良好的品性。習慣成自然,就可以步入圣賢的境界了。 【心得感悟】 《動箴》的意境在于強調(diào)行動的合理性和自律性。在行動中體現(xiàn)理性和自律,是達到圣賢境界的必經(jīng)之路。 程頤的《動箴》啟示我們,在行動之前要深思熟慮,行動之中要自律自持,這樣才能避免沖動和欲望的陷阱。 在現(xiàn)代社會,我們面臨著各種誘惑和挑戰(zhàn),更需堅守內(nèi)心的理性和道德,以行動展現(xiàn)我們的品格和價值觀。 讓我們在行動中,學會以智慧和自律去引導,以達到內(nèi)心的平和與社會的和諧。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