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標題:清朝歷史雜談21-經(jīng)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這里的上層建筑更多來自于認知 (本文中所有的圖片均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倘若存在不當之處,還望聯(lián)系予以刪除) (本文共計 3150 字,閱讀完畢大約需要 10 分鐘) 此處需要進行簡單的中國經(jīng)濟史論述,從后世的角度去回望歷史數(shù)據(jù),咱們可以很清晰的發(fā)現(xiàn),南宋這一次變革對于后世一千年的影響有多大。基本上可以認為,南宋開始后,我國東南沿海逐步成為舉國上下的經(jīng)濟重點發(fā)展區(qū)域。 換言之,這個情形經(jīng)過明清幾百年的持續(xù)發(fā)展,到清末之時,已經(jīng)形成東南沿海幾乎占據(jù)經(jīng)濟上半壁江山的結果。 甚至,這樣的結果至今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江浙滬閩粵,這五個地理上相對接近的省級行政區(qū),就是當代國家的經(jīng)濟基石。 言及此,您或許要認為,省愚今天不講歷史了嗎?當然不會,鄙人這些年不善言辭,僅僅知道一些歷史的細節(jié),除了會講歷史故事之外,其余什么都不會。既如此,今天咱們就講講一百多年前那次重要的決議,咱們的教科書上不曾對其細講,讓您我在字里行間中,品味其中的大智慧。 今日之主題,是為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之時的-東南互保。 ·免于陷入戰(zhàn)爭泥潭 前面不少文章提及過一個人們不太愿意直面的歷史事實,當初八國聯(lián)軍為什么進犯滿清?那是因為慈禧老太太向十一國宣戰(zhàn)。所以,荷蘭、比利時、西班牙沒來,這基本上已經(jīng)很給慈禧面子了。 慈禧瘋了嗎?她為什么要向十一國宣戰(zhàn)?她瘋沒瘋咱們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她的宣戰(zhàn)更多是因為她的權力喪失前的失去理智。像慈禧這樣的人,您說她會懂得文明社會的外交辭令,這顯然不可能,她頂多懂得如何鞏固自己的權力,折騰是侄子又是外甥的光緒帝。 所以,如果慈禧一個人不理智的情況下,當時還有一群理智的人,那么最終形成的結局,便是“東南互?!?。 什么是“東南互保”?也即是,八國聯(lián)軍進攻清帝國時,東南各省督撫不理會慈禧的命令,不與列強宣戰(zhàn),避免與整個清帝國一同陷入戰(zhàn)爭局面的歷史事件。 慈禧挾持光緒帝發(fā)布宣戰(zhàn)詔書后,兩廣總督李鴻章、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閩浙總督許應骙、山東巡撫袁世凱、安徽巡撫王之春、廣東巡撫德壽等督撫,在東南各省違抗“與列強開戰(zhàn)、支持義和團”的命令,私下和列強達成了和平協(xié)議。正是因此,當時東南各省免于一場戰(zhàn)火。 這些督撫出具的理由是宣戰(zhàn)詔書并非太后與天子的本意,是“拳匪劫持太后與天子的矯詔”,是“亂命”。您可注意了,此時是李鴻章、袁世凱們稱呼“義和團”為“拳匪”,而不是鄙人對其的稱呼。 ·其實另有背景 問題來了,當時這些權臣們是哪來的勇氣去違抗慈禧的命令呢?這個問題可以換個角度去回答,苦難往往源于認知。當這群人的認知能夠讓自己,最主要是讓普通百姓免于戰(zhàn)亂,免于苦難的時候,哪里還需要什么勇氣呢?這又不是愛,需要勇氣去面對流言蜚語,這只是在亂世中趨向正義的體現(xiàn)。 事實上,讓滿清疲于奔命的太平天國運動被平定后,兩江、閩浙等地區(qū)已非皇室勢力所及,地方政務已為湘軍、淮軍軍閥所把持。說到湘軍就想起曾國藩,而說到淮軍就想起李鴻章。 19世紀末期,義和團事件發(fā)生后,在慈禧尚未向各國宣戰(zhàn)時,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鐵路大臣盛宣懷、山東巡撫袁世凱、閩浙總督許應骙等即商議如何保存東南的穩(wěn)定,避免列強有借口入侵。同時,密議盤算倘若北京失守而光緒帝、慈禧均遭遇不測,當改建共和,由李鴻章作大總統(tǒng)支撐局面。 省愚估計,這個歷史小細節(jié),知道的人應該不多吧。 ·《東南互保條約》 當時宣戰(zhàn)詔書下至各地方時,鐵路大臣盛宣懷下令各地電信局將慈禧召集義和團民及宣戰(zhàn)詔書扣押,只給各地督撫觀看,并且電告各地督撫,不要服從此命令。由此可見,當時的局勢是怎樣的對壘,與其說慈禧為首的頑固派的最后暢想,不如理解為受到滿清嚴酷統(tǒng)治兩百余年的漢族高知的一次集體不服從不執(zhí)行的嘗試。有了這次的嘗試,也就能有下一次。 張謇、趙鳳昌等人分別勸告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倡議抗命,李鴻章遂覆電慈禧:“此亂命也,粵不奉詔”,此一電報也鼓勵了東南各省督撫。 時局日益糜爛,湖廣總督張之洞隨后提出“李鴻章大總統(tǒng)”方案:一旦光緒皇帝與慈禧不保,就改制共和,共同推舉李鴻章出任中國“大總統(tǒng)”以主持大局,李鴻章幕僚劉學詢并去信孫中山謂:“傅相因北方拳亂,欲以粵省獨立,思得足下為助,請速來粵協(xié)同進行?!?/span>此處所言的“傅相”就是李鴻章,因其既是大學士,又是太子太傅。當然,當時根本就沒有太子,無非是一個官職而已、 劉坤一、張之洞于當年6月26日,以上海道道員余聯(lián)沅為代表,邀約各國駐上海領事商訂所謂《東南互保條約》九條。主要內容為: 上海租界歸各國共同保護,長江及蘇杭內陸均歸各督撫保護,兩不相擾,以保全中外商民人命產(chǎn)業(yè)為主。 上海租界共同保護章程,已另立條款。 長江及蘇杭內陸各國商民教士產(chǎn)業(yè),均歸南洋大臣劉坤一、兩湖總督張之洞切實保護,并移知各省督撫及嚴飭各該文武官員一律認真保證?,F(xiàn)已出示禁止謠言,嚴拿匪徒。 長江內陸中國兵力已足使地方安靜,各口岸已有的外國兵輪者仍照常停泊,惟須約束人等水手不可登岸。 各國以后如不待中國督撫商允,竟至多派兵輪駛入長江等處,以致百姓懷疑,借端啟釁,毀壞洋商教士的人命產(chǎn)業(yè),事后中國不認賠償。 吳淞及長江各炮臺,各國兵輪不可近臺停泊,及緊對炮臺之處,兵輪水手不可在炮臺附近地方練操,彼此免致誤犯。 上海制造局、火藥局一帶,各國允兵勿往游弋駐泊,及派洋兵巡捕前往,以期各不相擾。此軍火專為防剿長江內陸土匪,保護中外商民之用,設有督巡提用,各國毋庸驚疑。 內陸如有各國洋教士及游歷洋人,遇偏僻未經(jīng)設防地方,切勿冒險前往。 凡租界內一切設法防護之事,均須安靜辦理,切勿張皇,以搖人心。 以上這九條保住東南不受戰(zhàn)爭侵害的條約,最終成為那個時代特立獨行的篇章。 隨后東南各省總督聞訊后陸續(xù)加入,即私自與各參戰(zhàn)國達成協(xié)議,史稱東南互保,參與的督撫除了前文提及到的那些人之外,另有陜西巡撫端方、四川總督奎俊雖沒有加入東南互保,但是亦是支持東南互保。 他們稱皇帝敕令是義和團拳民挾持下的“矯詔、亂命”,當時仍是帝制時代,故“亂命”一詞是李鴻章精心選擇的政治術語,李鴻章深知“若不量力而輕于一試,恐數(shù)千年文物之邦,從此已矣”,故稱“此亂命也,粵不奉詔。” 在東南各行省違抗“支持義和團”的命令,以為“亂民不可用、邪術不可信,兵釁不可開”“無論北方情形如何,請列國勿進兵長江流域與各省內陸,各國人民生命財產(chǎn),凡在轄區(qū)之內者,決依條約保護。” 咱們至今也不知道慈禧老太太在逃亡的路上有沒有詳細地聽聞這一切,如果聽到了,她當時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 ·鋪路石 這一場“東南互?!卑l(fā)生在那樣的特殊時期,也是一次不錯的試金石,很多人都嘗試了無視慈禧,并且在慈禧自身難保的情況,最終被默認。 這是一次清末各地官方實力派人物首次公然聚眾反抗慈禧,由此也代表著以慈禧為首的滿清威信力下降。此事件雖使河北、山西以外的地區(qū)得以免于義和團運動及八國聯(lián)軍戰(zhàn)亂的波及,但同時也使得清廷威信掃地。 稍微有一點搞笑的是,遭東南眾大臣抵制的慈禧,事后不但不敢處罰他們,甚至還表揚他們“度勢量力,不欲輕構外釁,誠老成謀國之道”,慈禧太后與清帝國皇室的虛弱乏力表露無遺。 而同時,各省亦因八國聯(lián)軍入侵而自覺需有自衛(wèi)的武力需要,因此慈禧治下各省及各實力人物由此開始軍閥化。這事過去八年后,慈禧一命嗚呼,當然她死之前還命人毒死了光緒帝。又三年后,滿清徹底淪為歷史過往。這就是這場“東南互?!钡膫ゴ笠饬x。 當認知能夠讓自己決斷并且承當決斷的后果的時候,勇敢的站出來,為黎民百姓免于戰(zhàn)爭苦難做最后的努力,這或許才是千百年來讀書人們真正需要做的事情。 由此,省愚認為,一百多年過去了,重新審視其中的大智慧,不可估量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