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下過微微的雨,又吹過微微的風,一會兒太陽就出現(xiàn)在高大銀杏樹上,隔著枝葉放出笑臉。我透過銀杏樹的縫隙,望向高原的天空,又把目光收回,靜靜回到內(nèi)心的感受。遠處絮絮地有一種蠕動,如水浪沙痕,如春蠶吐絲,讓人如癡如醉,卻又似有非有。我突然明白,那是秋韻在三峽大學之中律動。 因為某種關(guān)系,我對三峽大學情有獨鐘。常常到這里走走、看看。我曾到大學圖書館閱覽,在學堂聆聽講座,在校園游覽觀光;曾獨自來參加桃花藝術(shù)節(jié),也曾用我笨拙的筆,寫下《知識高地與人才搖籃》、《桃李爭芳學府春》二文。 陽光來自高樓的頂端,洋洋灑灑來到鋪滿落葉的地面,已是五彩斑斕,它不會薄待每一樹葉。風來自少年的銅笛,笛孔飛出的每一個音符,隨風旋轉(zhuǎn),緩緩地落入每一個人耳中。三峽大學的秋韻,那么成熟,那么連綿。讓人想起烏蘭巴托的夜,想起夜幕下的海岑威或者是洛杉磯。當然,也可能是五四時期的清華園,或者是抗戰(zhàn)時期的西南聯(lián)大。秋韻律動,浮想聯(lián)翩。青春的熱血,風光燦爛;成熟的果實,掛滿枝頭。我在秋天的池塘邊給春天的自己寫信,那時節(jié)追逐理想的艱難你是否還記得? 大學坐落于長江之畔,群山環(huán)抱之中。這片神奇富沃的土地,承載著對求索校訓的深耕,是面向全國乃至世界培養(yǎng)人才的搖籃,在探索創(chuàng)新中譜寫了百年樹人的壯麗詩篇。 通往知識殿堂的大學校園,一般都有高大封閉的校門,懸掛大學全稱或校訓牌匾,綜合反映學校文化與風格。三峽大學石碑橫臥繁華十字路口,呈龍騰之勢,雄健傲視。奇妙構(gòu)思設(shè)計的敝開式校門,是對傳統(tǒng)封閉校園觀念上的突破,也是人文和自然環(huán)境匹配融合的創(chuàng)新,展示著宜昌這所頂尖大學的開放與包容精神。 校門兩側(cè),景觀樹葉漸黃,低吟淺唱著秋美;花卉殘破凋謝,含羞待春的微笑,陽光透過樹葉縫隙灑在校門,增添秋日的溫柔與祥和。匆匆而過的學子眼中閃爍對未來的憧憬,臉上洋溢著青春的活力,象征夢想與知識力量的學府精神。我隨朝氣蓬勃的學生來到校園,臉上有了類似她們的春光,求索精神心中燃燒,引發(fā)深情的思考。人生都有起伏與坎坷,若遇逆境,要么自強不息,勇于戰(zhàn)勝困難;要么高人指點助推,走出困惑;要么書本尋求知識,得到智慧的答案。今天徑直大學校園,洗刷自我人性殘留的憂慮,或求教于老師;或圖書館閱解;或與學生交流獲果;或從校園人文領(lǐng)悟,從而獲得需要的人生智慧。 求索溪岸抬首望,銀杏樹葉秋正黃。成排的銀杏樹如靜好的守護者,悄然換上了秋日的盛裝。河岸輕風拂面,帶著幾分涼意,也夾雜著泥土與落葉混合的芳香。夏季雨量偏少,求索溪悠然流淌的畫面被涓涓細流取代,一處處河床出現(xiàn)道道裂縫,長出一片片嫩綠的青苔,像一幅斑斕油畫擺在那兒,賦有寬廣深情的詩意。 四里河岸銀杏樹變成金黃色的長廊,樹上淺黃葉片隨風輕歌曼舞,地下金黃葉片被風吹得旋轉(zhuǎn)飄移,樹上地下千變?nèi)f化的呼應(yīng),如魔幻般的游戲展現(xiàn)眼前。葉片吹向何方?是留在校園、田野、長江、大海?無論何去何從,它在美麗校園留下永恒的記憶與閃光,見證大學歲月的流轉(zhuǎn)與變遷。陽光柔和下的銀杏樹如心靈港灣,信步輕松而浪漫,還有思緒的流淌。人的心路歷程也類似于樹木的成長,經(jīng)社會諸方面的實踐和艱苦磨礪,方可成為國家和人民需要的人才。百年樹人,貴在興國戰(zhàn)略的教育事業(yè)。十年樹木同樣不易,當年那些付出辛勤汗水的工人和老師及學生們種下的樹苗,如今成為挺拔的樹林,春天枝展綠萌嘴吐花;夏天葉濃厚實果如珠;秋天漸黃落葉金光閃;冬天錦衣卸盡抗寒霜,每棵樹以獨特方式見證著春夏秋冬的循環(huán)往復(fù),無論風雨變幻,卻依然以最飽滿的熱情迎接每個季節(jié)的到來,這份堅韌與從容伴隨著“三大”的蓬勃進取和發(fā)展壯大。 大學國旗護衛(wèi)隊在金色長廊精彩的操練,成為當天尤為靚麗的風景線,吸引游客紛紛觀看與拍照。她們身著整齊的制服,手持國旗、握槍整步,斗志高昂,堅定前行。銀杏樹也在輕風中律動與鼓掌,陽光照在她們堅毅的臉上,為履行使命增添更神圣的光輝。國旗萬歲和使命擔當在校園上空回旋,給大學家園賦予熾烈的精神巨量?,F(xiàn)場師生和游客由衷地受到教育,從神圣的國旗中感悟中國革命的波瀾壯闊和改革開放的偉大成果。 從路面來到求索溪岸邊,尋賞不同方位光照的奇妙景色。草坪上好多小草羞澀地投入落葉的懷抱,為自己增加生活的溫暖。成熟的白果又落在小草的身旁,它們沒有委屈的表情,反而伴果隨風歡快的搖晃,體現(xiàn)自然界生命的力量。果實圓潤寶滿,紫色薄肉包裹著堅硬果實。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白果不但營養(yǎng)豐富,還具有極高的藥物價值,可延緩衰老,增強體質(zhì),是老年人的護身寶貝。 石橙上兩名大學生賞景卿天,我特意走近拉上話題交流,她倆分別來自安徽和著名的黃岡高中,就讀三峽大學醫(yī)學院。“黃中”的教學與高考故事早有所聞,提及令人心馳神往,細探究竟的念想呼之欲出。我問這名黃岡高中考來的大學生,每年高考名列前茅的迷津在哪兒?她坦誠而又略帶遺憾地給出三點答案:一是教師水平一流,但近幾年被上海和深圳挖走不少骨干老師,已不如從前。二是老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氛圍濃厚,秉承直奔“雙拼”的高考目標,全身心投入教與學。三是各門學科類型題目全覆蓋的教與學,幾乎沒有死角。我又問學校曾把高考作文題押準了,是真的嗎?她說這是幾年前的事了,其實也不能單純的理解為押中,只是老師把可能涉及的作文類型疏理出來,學生逐一審題試寫,其中一篇恰是當年高考的作文命題,這是努力中的巧合,不是押題中的必然。 對于如何看待大學嚴進寬出轉(zhuǎn)化為嚴進嚴出的問題?她毫不猶豫地肯定了嚴進嚴出的做法,不然那能報效祖國和人民,學醫(yī)更是科學與技術(shù)綜合運用的活,步入社會要為老百姓治病,沒有真實的本領(lǐng)談何理想與奮斗,理想是方向,奮斗是目標與目的總和,只有奠定堅實的科學技術(shù)與知識,才能玩轉(zhuǎn)社會給予的“天地”。 除了努力完成學業(yè)之外,你還有哪些興趣愛好?她說平時很喜愛讀書,作家余華的小說《許三觀賣血記》看了兩遍,還想再讀一次。這部小說對社會問題的解析深刻細膩,讓自己認識到生活的不易,懂得更加珍惜今天擁有的學習時光,讀書學習是為了將書本知識轉(zhuǎn)化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未來,無論遇到什么困難和挫折,都會象許三觀那樣勇敢地面對生活,努力尋找屬于自己的那份幸福。我很驚訝,在當下比較浮躁的社會環(huán)境里,能對一本書精讀兩遍的人很少,再讀、再讀、又再讀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今年十月嘉興游學,我參觀了這部小說改編電影拍攝實景的老街,并在倉儲書店購買了余華的《許三觀賣血記》和散文《山谷微風》。作品敘事清晰,語言簡樸流暢,這也許是她深愛的原因。 她那么喜愛讀書,分析又較為精準深刻,引起我遞進發(fā)問的興趣。除此你還喜愛哪些作品?她甜甜地說出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我說對于他的散文有不同看法,你的態(tài)度是?她說作品讀來舒服、流暢、文美、意深、幸福,回答簡單明了。余先生的《文化苦旅》和《千年一嘆》,在職期間也閱讀過,文章意美情深,通過對古老歷史和人文山水的探究,據(jù)此揭開文明歷史中的奧妙故事,展開對精典深挖與哲學的闡明,呈現(xiàn)的語言、形式、孕情很美。一般不可能學到大師“苦中”尋美的結(jié)果,但那不畏艱難的尋覓精神是我們學習的必須。 這名學生的認知與愛好和本人有基本的相似之處,這種巧合似乎與黃岡中學“押題”高考作文有異曲同工之妙,這也算是校園遇到的點滴趣事。學生對事物認知較為全面深刻,富有哲理,深造學識,思緒清晰,理想高端,目標明朗。這是三峽大學新時代教育思想與孔子精隨融合的效應(yīng),是學校求索發(fā)展中優(yōu)秀學生群體的縮影。 大學荷塘的秋季失去了碧波蕩漾,荷葉與荷花也暫別含笑的美感,那曾經(jīng)筆直纖細的荷桿也變形了,荷葉情移變黃微卷,好象紙傘失去骨架一樣,勾勒出自然變化的絲絲惆悵,秋風撫摸著荷塘的衣裳,如人意味深長地道出期盼,碧綠鮮艷光環(huán)春天又會復(fù)戴在你的身上。 荷塘別情卸下高貴艷麗的泳裝,堅韌的蓮藕歌頌?zāi)愕墓Ω?,感恩提供生長元素的營養(yǎng),在封閉泥土的春季夏天仍象精靈默默地積蓄力量,相互依存轉(zhuǎn)化,反哺荷桿荷葉發(fā)芽、生長、含露、盛開、結(jié)蓮。秋季又帶給人們的驚喜,“鉆”出泥土,“彈”出水面,長與短和粗與細的連在一起,藕結(jié)處還長出一圈胡須似的,全身裹著泥土中性平和的外表,但只要去掉表皮,就露出潔白清雅的臉龐,淡淡的清香撲面而來,成為倍受大眾青睞的美味佳肴。 蓮藕含有文化底蘊,賦予吉祥與純潔,象征不染塵埃的精神境界。教師和學生共育的大學文明成果,豈不是蓮藕生長至成熟的真實寫照嘛!兩個不同層次群體的思想在教與學中依存疊加,老師們無私奉獻,育德授文,學生們學而不厭,獲益知識,一批批優(yōu)秀教師涌現(xiàn),一茬茬學子輸出,正是菏塘高雅秋韻與律動對“三大”內(nèi)涵的詮釋。 屢到校園未曾領(lǐng)略翠屏山的風光,穿過山腳下的竹林,沿著石階向山林進發(fā),翠屏山形如猛虎,守護著美麗校園。陽光溫柔地灑在林中的每個角落,我振奮精神沿著蜿蜒山道向上攀登,充滿對秋日美景擴展的向往。 小烏抒情唱,白雲(yún)低語問,誰家白發(fā)翁,仙景來逍遙?我含笑不語,盡情地享受自然氣息。一名大學生從這里經(jīng)過,何許是鍛煉身體,也許是欣賞自然,領(lǐng)悟與呼喚靈感,更好的提升學習。示意揮手而別,體現(xiàn)學生的文明素養(yǎng)。林中以灌木為主,大部依然保持那份深沉的綠色,已有部分似黃金般的燦爛,還有極少如晚霞的紅艷。在山林里任憑自由狂歡,與飄葉共舞,和雙鳥對唱,呼白雲(yún)游山。雲(yún)霧繚繞的絢麗畫卷,目不暇接,調(diào)整自己過于奔放的狀態(tài),恢復(fù)靜謐與自然,愜意地放松與舒緩。 到了山頂,我停下腳步,細品這份大自然的饋贈。舉目眺望,一覽眾山小的連綿起伏,層林雖未盡染,陽光照射,分明壯觀,透過樹林可以欣賞大學的概貌,每個方位都是不同秋韻疊加的風景,大學精神、文化、藝術(shù)、科技在秋韻中有序律動,還仿佛聽到萬里長江的濤聲,水電之都的喧囂。藍天白雲(yún)下的翠屏山象一幅畫,如一首詩,更是三峽大學攀登高峰的旋律之歌。 學院園林的孔子雕像是歷史與現(xiàn)實人文情懷的體現(xiàn),是和現(xiàn)代文明融合的交響,也是師生對圣人的敬仰。正方黑色大理石基座矗立著孔子高大的雕像,“孔子圣像”四字意義深遠,閃亮發(fā)光。雕像目光深遂,前額寶滿,耳凸慧聰,兩手握于胡須,寬厚慈祥,折射出孔子仁愛的核心思想,呈現(xiàn)風物長宜放眼中國的教育事業(yè),情暢表溢。園內(nèi)的樹木花卉成為離不開雕像日久天長的陪伴,學校繼承孔子的優(yōu)秀教育思想,并持恒創(chuàng)新升華,教育事業(yè)躍入新時代發(fā)展的黃金期。每當大學晨光初照或夕陽西下時,萬世宗師的高大形象,在光影的映襯下顯得更加神秘莊重。 孔子畢生樂于助人,開創(chuàng)辦學先河,也是歷史上助學外交的典范,先后為楚、齊、魯?shù)劝藝囵B(yǎng)弟子三千余名。實踐中因材施教,學思并重,舉一反三,總結(jié)出“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教學思想,倡導“不恥下問”的學習態(tài)度,成熟的教育思想和科學的育人方法,至今為教學所用,賦能學生為中華掘起而奮發(fā)讀書。 三峽大學的領(lǐng)導運籌帷幄,用心良苦,為繼承和發(fā)揚孔子的教育思想,立像為鏡,以行引領(lǐng),用無形的孔子思想和有形雕像守護著循環(huán)的四季更替,守護著一茬茬學子的成長,教師以孔子楷模擔責育人,學生們以守德勤學為道。 課時校園的空曠與寂靜,留下無限的遐想空間,多想走進教室重溫學生時代的美好。人文教學大樓門前猶豫徘徊,渴望知識滋養(yǎng)的心情驅(qū)使我走進大廳,主動與值班員對接交流,真誠與慈祥融感了他的心房,喜不自勝。 大廳左側(cè)屈原雕像和全文《離騷》的書法作品,映照滿堂生輝。雕像魁偉,才思敏捷,胸懷偉大報負,右手指向求索的遠方。屈原巜離騷》這篇抒情詩傾訴了對楚國和人民的關(guān)心與愛戴,表達革新的政治愿望,反映愛國愛民赤子的思想情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更是千古絕唱。一代代有志之士以此為“座右銘”,追求真理,百折不撓,為國為民鞠躬盡瘁。今天從兩千三百多年前的詩文中讀出博大精深的內(nèi)涵,深切感受到精神上的勵志、親切、美感,更可獲的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思想,給三峽大學的學子注入了永恒的靈魂與活力,如一盞不滅的燈塔照亮她們前行的航程。 懷揣對知識的敬畏與向往,來到教學二樓,輕輕地行走在教室之間,老師娓娓道來的學科知識和學生靜靜學習的場景,獨特的教育方式和新奇的學習魅力,心升怡情,駐足聆聽,仿佛重回青澀的學生時代。 正午鐘響,數(shù)千師生紛紛走出教室,陽光照耀的廣場沸騰壯觀,談笑風聲的群聊模式,像一首集體朗誦的文學詩篇,場面弘曠、自由、和協(xié)。 行走師生群體中可以更自由地與她們交流。有緣與興山縣一名在職公務(wù)員研究生走進學校食堂,千人大廳里同桌午歺。我們從食堂飯菜品質(zhì)聊到學習,公務(wù)員的語言表達、綜合辦事、人際交往“三功”也成飯桌上的談資。這是提升公務(wù)員社會價值的課題,每項都是一本厚實的辭書,內(nèi)涵深廣。 一天的漫游三峽大學,烙印深刻,所見所聞的大學環(huán)境和管理及教學氛圍屈指可數(shù)。無論走到哪里,那里就是生發(fā)情感的地方,文明和開放包容的人文情懷濃郁芬芳。 改革包容的科學態(tài)度,孔子的教育思想,屈原的求索精神,繼承與創(chuàng)新的文化底蘊,砥礪前行的拼搏,巨大的同頻共振效應(yīng)和動感優(yōu)美的旋律,是三峽大學創(chuàng)造奇跡的銳氣與法寶。 2024年12月5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