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縣位于關(guān)中平原西部,以境內(nèi)有岐山而得名。其地南接秦嶺,北枕千山,中為廣袤的平原,渭水東流。岐山是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之一,是周室肇基之地,歷史悠久,文化底蘊(yùn)深厚,典故“鳳鳴岐山”更使岐山名聞天下。 岐山置縣始于北周。北周武帝天和四年(569年)置三龍縣,治所在岐陽鎮(zhèn)(今岐山縣岐陽村),屬岐山郡。這是岐山縣置縣之始。隋朝改岐山郡為扶風(fēng)郡。隋開皇十六年(596年)移三龍縣治于今址(鳳鳴鎮(zhèn)),改名岐山縣。岐山縣名始有。后縣治幾遷。 唐貞觀八年(634年)復(fù)遷入移鳳鳴鎮(zhèn)(今址),以土筑城。 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重修。其形制周圍5里零120步,高厚各2丈5尺,墻上置垛口1200余,垛墻高5尺。外有護(hù)城池,深2丈,闊3丈。東西城門相距2里零150步,上筑有城樓,城垣東北角突出數(shù)十步,西南角縮入百余步,外形呈不規(guī)則長方形。 以后屢毀屢修。 清咸豐三年(1853年)大修,歷時三載,新起城郭,圍大1908步,高2丈5尺,底寬3丈5尺,上寬1丈5尺,城樓4座,炮臺8座,城門有四:東曰朝陽,南曰阜民,西曰懷邠,北曰鳳鳴。 中華民國時,對城墻多次修補(bǔ)。 1928年岐山縣西城門 攝影/鄧之誠 1928年岐山縣南城門 攝影/鄧之誠 中華人民共和國初,城雖破舊,但城門及門樓匾額俱在。1958年后,附近農(nóng)民挖城土以肥田,城墻遂毀,今已不存。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陜西省地政局測繪的《陜西省縣城鄉(xiāng)鎮(zhèn)的行政及地形地圖》中,有以下《岐山縣城地圖》(點擊可放大觀看): 說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