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央臺推出了一檔欄目——《宗師列傳:唐宋八大家》,一上線,就廣受好評。 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這八位古人仿佛又活了一遍,給世人久久的啟迪與震憾。
他們八位是唐宋時期最杰出的古文大家,寫得一手好古文,人人都在《古文觀止》中有代表作。 古人說,詩言志,文章代表著一個人的思想和追求。
也許你沒有時間了解他們的生平,詩詞君整理了“唐宋八大家”的32個名句,滿滿都是智慧,寫作文時引用,立馬高大上。 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進學(xué)解》【釋義】學(xué)業(yè)由于勤奮而專精,由于玩樂而荒廢;德行由于獨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隨俗而敗壞。【感悟】如果選擇了安逸舒適,就不必羨慕別人的精彩;如果你不相信努力,那么時光第一個就會辜負(fù)你。因為不是有希望才去努力,而是努力了才能看到希望。把握當(dāng)下,才可得到不可知的未來!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韓愈《師說》【釋義】人不是一生下來就懂得許多知識和道理,誰能沒有疑難問題呢?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師學(xué)習(xí),那些成為困惑的問題,就始終不能解開。【感悟】悶坐十年山,不如明師一指點。老師不僅是智慧的傳遞者,更是心靈的引路人。他引領(lǐng)我們走出無明,走出迷惘,走向覺醒。 【釋義】坐在里井看天的人,說天很小,其實天并不小。【感悟】人生在世,既要讀萬卷書,還得行萬里路,沒有觀世界,何來世界觀?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韓愈《馬說》【釋義】千里馬雖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飽,力氣不足,才能和優(yōu)良的素質(zhì)不能表現(xiàn)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馬一樣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夠要求它日行千里呢?【感悟】有千里馬,還要有培養(yǎng)千里馬的環(huán)境,千里馬才能展現(xiàn)出自己最佳的實力。【釋義】堅持自己的主張,不妥協(xié),才是真正的好木匠師傅呀!【感悟】人生路上,有兩樣?xùn)|西無比珍貴,一個是自律,一個是堅持,自律給你力量,堅持給你收獲。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故不我若也。——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釋義】雖說想要喜愛它,實際上是害它;雖說是擔(dān)心它,這實際上是仇視它。【感悟】人們慣以打著“我為你好”的借口,成為推別人墜入深淵的兇手。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職乎?蓋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柳宗元《送薛存義序》【釋義】凡是在地方上做官的人,你知道地方官的職責(zé)嗎?那就是老百姓的仆役,并不是來役使老百姓的。【感悟】官員是人民的公仆,而不是主人,搞反了,工作永遠(yuǎn)做不好。以愚辭歌愚溪,則茫然而不違,昏然而同歸,超鴻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柳宗元《愚溪詩序》【釋義】我用愚笨的言辭歌唱愚溪,覺得茫茫然沒什么悖于事理的,昏昏然似乎都是一樣的歸宿,超越天地塵世,融入玄虛靜寂之中,而寂寞清靜之中沒有誰能了解我。【感悟】寂寞這個事,你介意了,它就是孤獨;你享受了,他就是自由。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歐陽修《伶官傳序》【釋義】禍患常常是由微小的事情積累而成的,聰明勇敢的人反而常被所溺愛的人或事困擾。【感悟】憂勞往往可以迎來輝煌,最怕的是逸豫,志得意滿,收到的都是鮮花聽到的都是掌聲,自認(rèn)為真正的天下第一了。這個時候才是真正的十字路口。因此說,絕憐高處多風(fēng)雨,莫到瓊樓最上層。習(xí)見善則安于為善,習(xí)見惡則安于為惡。——《新五代史·列傳·雜傳第三十九》【釋義】經(jīng)常見到善良的人或事,就對行善的事情感到快樂。經(jīng)常見到邪惡的人或事,就對作惡的事情感到快樂。【感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與人之間的影響是必然的,跟著好人學(xué)好人,跟著壞人學(xué)壞人。無論在人生哪個階段,擇友、擇偶都很重要。【釋義】我也沒有別的(奧妙),只不過是手熟練罷了。【感悟】任何某領(lǐng)域高手,都是在那個領(lǐng)域,像普通人一樣,每天研究、現(xiàn)場實操、進步,幾年、幾十年如一日。他們不是神,不是魔鬼,只是練得很熟練的人而已。大凡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此自然之理也。——歐陽修《朋黨論》【釋義】君子與君子之間的交往,是因志趣一致結(jié)為朋友,而小人與小人之間的交往,則因利益相同結(jié)為朋黨,這是很自然的規(guī)律。【感悟】真正的朋友,不是一時的玩伴,也不是人脈。它不為任何功利原因而存在。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敵?!K洵《心術(shù)》【釋義】泰山在眼前崩塌而面不改色,麋鹿在身邊奔突而不眨眼睛,然后才能夠控制利害因素,才可以對付敵人。【感悟】弱者易怒似虎,強者平靜如水,成大事者,不困于情,不亂于心,于驚濤駭浪中穩(wěn)坐釣臺,在紛繁世事里洞若觀火,此乃強者之風(fēng)范。六國破滅,非兵不利 ,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蘇洵《六國論》【釋義】六國的滅亡,并不是因為他們的武器不鋒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來賄賂秦國。【感悟】很多時候,失敗不是敵人太強大,而是自己太軟弱。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蘇洵《六國論》【釋義】用土地侍奉秦國,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燒完,火就不會滅。【釋義】只有保持冷靜的人,才能從事物細(xì)微的變化中預(yù)知發(fā)展的結(jié)果。【感悟】冷靜的頭腦,才能做出正確的決定,頭腦發(fā)熱的時候,最不適合做決定。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晁錯論》【釋義】自古以來凡是做大事業(yè)的人,不僅有出類拔萃的才能,也一定有堅韌不拔的意志。【感悟】別人不能夠堅持,你能堅持;別人會妥協(xié),你不妥協(xié);別人覺得辛苦,你卻樂在其中的時候,成功的當(dāng)然就是你了。【釋義】最勇敢的人看外表好像很膽怯的樣子,最聰明的人看外表好像很愚笨的樣子。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yuǎn)也。——蘇軾《留侯論》【釋義】有勇無謀的人被侮辱,一定會拔起劍,挺身上前搏斗,這不足夠被稱為勇士。天下真正具有豪杰氣概的人,遇到突發(fā)的情形毫不驚慌,當(dāng)無原因受到別人侮辱時,也不憤怒。這是因為他們胸懷極大的抱負(fù),志向非常高遠(yuǎn)。【感悟】如果韓信沒有忍住胯下之辱,就沒有后來名垂青史的韓信。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蘇軾《赤壁賦》【釋義】從事物易變的一面看來,天地間萬事萬物時刻在變動,連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從事物不變的一面看來,萬物同我們來說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羨慕的呢?【感悟】我們可能對未來充滿著焦慮、充滿著恐懼,但焦慮于事無補,焦慮改變不了明天,反而會影響你今天的心情。所以對于不可控的事情我們盡力而為,帶著一種樂觀的心態(tài),帶著一種開放的心,去接受每一個劇本。好仁不好學(xué),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學(xué),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xué),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xué),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xué),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xué),其蔽也狂。——蘇轍《藏書室記》【釋義】喜好仁德卻不喜好學(xué)習(xí),弊病是容易被人愚弄;喜好聰明卻不喜好學(xué)習(xí),弊病是容易放蕩不羈;喜好信實卻不喜好學(xué)習(xí),弊病是拘于小信而賊害自己;喜好直率卻不喜好學(xué)習(xí),弊病是說話尖刻刺人;喜好勇敢而不喜好學(xué)習(xí),弊病是搗亂闖禍;喜好剛強而不喜好學(xué)習(xí),弊病是狂妄自大。信其所好,而不知古人之成敗與所遇之可否,未有不為病者。——蘇轍《藏書室記》【釋義】相信自己所喜歡的東西,卻不知道古人成敗的情況以及所接觸事物的正確與否,沒有不出問題的。【感悟】一味的相信自己喜歡的事物,會讓自己失去理智。【釋義】如果法令只在普通百姓之中施行,而屈服于富貴者的權(quán)勢,那么天下人就會不服。【感悟】如果做不到人人平等,法律就無法讓所有人信服。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將何往而非???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蘇轍《黃州快哉亭記》【釋義】讀書人生活在世上,如果他的內(nèi)心不能自得其樂,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會不憂愁呢?如果他心情開朗,不因為環(huán)境的影響而傷害自己的情緒,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會不整天愉快呢?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yuǎn),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釋義】但是世界上所有奇妙雄偉、珍異奇特、非同尋常的景觀,常常在那險阻、僻遠(yuǎn)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沒有堅強的意志是不能到達的。【感悟】最美的風(fēng)景,永遠(yuǎn)在最難到達的地方。想要得到的更多,就必然要付出更多的汗水。人生想要更加精彩,也就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釋義】古人觀察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所得益,是因為他們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廣泛。夫教化可以美風(fēng)俗,雖然,必久而后至于善。——王安石《慈溪縣學(xué)記》【釋義】教化可以美風(fēng)俗,這是自然的,但要長期堅持才能功德圓滿。【感悟】大事難事,看擔(dān)當(dāng);逆境順境,看胸襟;是喜是怒,看涵養(yǎng);有舍有得,看智慧;是成是敗,看堅持。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王安石《游褒禪山記》【釋義】力量足以達到目的而未能達到,在別人看來是可以譏笑的,在自己來說也是有所悔恨的;盡了自己的主觀努力而未能達到,便可以無所悔恨,這難道誰還能譏笑嗎?這就是我這次游山的收獲。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況仁人莊士之遺風(fēng)余思被于來世者何如哉!——曾鞏《墨池記》【釋義】一個人有一技之長,就能使后人像這樣尊重他;何況那些品德高尚、行為端莊的人,遺留下來令人思慕的美好風(fēng)范,對于后世的影響那就更不用說了!故所與由之,必人之所安也;所與違之,必人之所厭也。——曾鞏《思政堂記》【釋義】所以,如果你所給予的是順著人們的意愿的,就一定是人們所安適的;如果你所給予的是違背人們的意愿的,就一定是人們所厭惡的。【感悟】人與人相處其實跟照鏡子是一模一樣的,你怎么對鏡子里的人,鏡子里的人就怎么對你。【釋義】和別人交友,開始時不很讓人喜歡,交往久了就感到很有味。【感悟】有的人,相處越久,越能發(fā)現(xiàn)他的妙處。【感悟】為政者,想讓百姓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自己就是最好的榜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