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歷史學家孟森曾在《明史講義》中寫到“中國自三代以后,得國最正者,惟漢與明”,這是因為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和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都是布衣出身,他們起兵的初衷是為了推翻暴政,而非謀求個人權(quán)位?。除了出身相似外,劉邦和朱元璋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還有大殺功臣。朱元璋沒的說,通過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和藍玉案將一大半開國功臣都殺了,但劉邦與之不同,他并沒有濫殺功臣。劉邦出身農(nóng)家,為人豁達大度,年輕時曾跟隨張耳游歷,秦朝統(tǒng)一后出任沛縣泗水亭長。而劉邦能從一個小小的亭長崛起成為漢朝的開國皇帝,離不開身邊眾人的幫助,蕭何、張良、韓信、盧綰、曹參、周勃、樊噲、夏侯嬰等等,都為漢朝的建立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說沒有這些功臣的輔佐,劉邦很難成就帝業(yè)。不過除了這些功臣外,還有一個特殊的集團,那就是異姓諸侯王集團。當初項羽平定天下后,分封了十八路諸侯王。在楚漢戰(zhàn)爭中,劉邦為了分化瓦解項羽的勢力,一方面拉攏項羽所分封的諸王,如張耳、英布、吳芮、臧荼等,另一方面也額外分封了一些諸侯王。等到漢朝建立時,異姓諸侯王還有七位,分別是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趙王張耳 、燕王臧荼、長沙王吳芮 、韓王信。這些異姓王擁有自己的封地和軍隊,實力強大,對中央政權(quán)構(gòu)成了威脅,他們的存在是劉邦的心頭之患。為了鞏固中央政權(quán),劉邦不得不采取措施削弱異姓王的勢力。楚王韓信被貶為淮陰侯,后被呂后與蕭何設(shè)計誅殺;?梁王彭越被指控謀反,被剁成肉醬;淮南王英布怕步了彭越的后塵而起兵反叛,兵敗被殺;燕王臧荼起兵反叛,被殺,劉邦改封自己的發(fā)小盧綰為燕王,劉邦死后盧綰為求自保而投降匈奴,在北方時常受人欺凌,至死也未能歸國;趙王張耳善終,其子張敖繼任趙王不久后被劉邦找機會廢黜,貶為宣平侯;?長沙王吳芮善終,長沙國傳至漢文帝時期因第五代長沙王吳著無后而人死國除;韓王信造反被殺。可以看到加上盧綰在內(nèi)的八位異姓諸侯王中,只有趙王張耳和?長沙王吳芮得以善終,這才讓劉邦背上了一個大殺功臣的惡名,但實際上異姓諸侯王與功臣還是有本質(zhì)區(qū)別的,劉邦的主要目的是消除異姓王對中央政權(quán)的威脅,而不是無端殺戮功臣。除了異姓王外,劉邦對其他功臣的態(tài)度則截然不同。蕭何一直受到劉邦的重用,雖然后來也有過一些波折,但最終得以善終。張良在功成名就后選擇了退隱,劉邦也尊重他的選擇,給予了他極高的贊譽。樊噲雖然在劉邦病重時差點被誅殺,但最終也保住了性命。夏侯嬰等功臣也都在漢朝享受著高官厚祿,為漢朝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繼續(xù)貢獻著力量。由此可見,劉邦對那些忠誠于朝廷、沒有威脅的功臣還是非常優(yōu)待的。所以當我們客觀地分析歷史事實后,會發(fā)現(xiàn)劉邦并非大殺功臣之人,他鏟除異姓諸侯王的行為更多的是出于鞏固中央政權(quán)、維護國家穩(wěn)定的考慮。事實上別說異姓諸侯王了,就是同為劉姓的諸侯王該威脅皇權(quán)還是會威脅,不然景帝時期也不會爆發(fā)七國之亂。倘若劉邦不在有生之年翦除這些異姓諸侯王,那才是真的給子孫后代埋了一個大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