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齋收藏的民國故紙系列之(184)——1939年黃埔十六期通信兵科學生大隊同學錄 本文系靜思齋·于岳原創(chuàng),轉載請注明出處!謝謝! 藏品交流鏈接:http://book.kongfz.com/60940/7669923421 昨日收到一位黃埔后人的長篇來信,說是在廣州黃埔軍校查詢室中,找到了祖父黃埔16期通信兵科的學籍信息,字里行間的欣喜之情,讓我也頗感振奮——也只有在這種時候,我才會覺得自己做的這些工作產生了真正的價值。借此契機,今日將這份史料完整公開,希能幫助更多的人。 今年3月間,我收到了這冊同學錄,立即寫了《這次俺成功了——一張民國時期陸軍通信兵學校畢業(yè)生老照片考》(點擊可查看)一文,并以此完成了陸軍通信兵學校代訓的一千余位黃埔生名錄的增補,6月去參加廣州查詢室揭幕儀式之前,即已完成了系統(tǒng)更新。前一文中已簡單提及通校的來龍去脈以及各期學生的比敘關系,今日這篇,重點來說一下這本同學錄和它的原主們。 此同學錄為絨布面精裝一冊,可惜歷經八十多年的歲月洗禮,林森所題封面文字已漫漶不清。憑隱約可見的外加推測填補完整,應為《陸軍通信兵學校附設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十六期通信兵科學生大隊畢業(yè)同學錄》??箲?zhàn)爆發(fā)后,通校在南京招收了第七期學生(第一隊),于1937年11月間遷往湖南臨澧,1938年7月再遷廣西興安。第七期學生畢業(yè)后,通校即派員赴湘鄂桂等省招收新生——他們便是本文的主人公。 從親歷者郭爾測老先生的回憶文章中可知,當時招生用的應該還是通信兵學校第八期學生的名義。該期最初下設三個隊,其中第1、2隊學的是有線電,第3隊是考取成績較好的同學,學的是更為高深的無線電。大概是入學后,才有了黃埔第十六期通信兵科學生大隊的說法,不過這仍然不是他們的最終番號!上述這仨隊畢業(yè)于1940年元旦,當年7月,該大隊又改敘為黃埔十六期獨立第一大隊,這才是我編制黃埔名錄時所采用的學籍信息。不過此事發(fā)生在他們畢業(yè)半年之后,在同學錄上當然是體現不出來的。 該大隊入伍期結束后,通校于1939年初又奉命遷往貴州麻江,故他們接受通信軍官教育的大部分時光,是在麻江度過。麻江縣城依山而建,當時是個標準的窮鄉(xiāng)僻壤,讓郭爾測覺得還不如自己河南老家的鄉(xiāng)鎮(zhèn)大。我大感驚異,這里竟有條件編印這樣帶照片的精裝同學錄嗎?翻到最后,看完一篇《畢業(yè)紀念品籌備委員會籌備始末紀事》才心下恍然,原來它是“貴陽造”。在此不妨引用一段原文,以黃埔前輩們當年純樸的文字,讓大家了解一番此同學錄的誕生歷程吧: “溯自本年(按:1939年)四月間,由新生活社發(fā)起,籌辦畢業(yè)紀念品...七月初因感時間迫促工作遲緩...當即派員赴筑(按:即貴陽),將佩劍皮帶定購妥善,兼事探尋同學錄,印刷價目,爾時每本約需印刷費十元,嗣即全力從事編輯及攝影工作。惟以麻江,地處窮僻,攝影匪易,復因學校當局之交替工作,進行致延時日。迄九月中旬感于為其更迫,乃毅然將一部分材料,先行付梓,而以時過日遷,百物騰貴,每本價格竟增至十余元,當經商定于十二月中旬印就。其余一部分材料,亦于二星期內,陸續(xù)寄往,并于十一月間由編部推人前往校對,費時二星期之久,始克竣事。茲幸皮帶佩劍及同學錄,先后已能如期完成,得以不負所期...” 籌委會每隊推舉3人,共計18人,可惜同學錄最后缺了一頁組織表,不知苦心負責這項工作的具體是誰。其實本大隊下面還不止三隊,另有一個特殊的構成——第四隊。該隊原是黃埔六分校15期6總隊通信兵隊,1939年9月1日撥來通校受訓,列為16期第4隊,如果這樣來算,還因此降了一期。他們的名字在15期6總隊同學錄中亦有收錄,故多數人能在名錄數據庫中查到兩個學籍(注:15期6總隊通信隊記載116人,但通校16期第4隊有126人,還多了10位,比如濮陽應中,具體不知是咋回事)。該隊入校時間晚,大概已經錯過了拍照環(huán)節(jié),也不太好摻和“原班人馬”編同學錄的事,故僅增添了文字通訊錄而無照片,這大概就是上段所提到的“其余一部分材料”吧。該隊似于1940年3月間畢業(yè)。 此同學錄收錄有在校受訓照片30余幀及1、2、3隊三百余位同學錄的戎裝肖像(很多上面還有簽名)。戰(zhàn)時條件艱苦,雖然印刷品質較顯低劣,總也算是挺難得了。要說還有點美中不足的,那就是沒有麻江時期通校校門照片,以及校史期史大事記這些可資豐富本期歷史的文獻了。 本大隊同學在軍界成就最高者,當推第1隊的蔣仲苓(1922-2015)。蔣仲苓去臺后,官至陸軍總司令、tw“國防部”部長,陸軍二級上將軍銜。蔣仲苓治軍頗有建樹,這些就不多提了,只說一件與我有點關系的。其在任內大力推進老舊眷村改造,記得多年以前聽臺灣藏家談及,說很多國軍相關藏品,都是因為眷村拆遷被一線文物商販收割才“重見天日”的,如此說來我也算是“受惠”良多。 本大隊官長中也有一位奇人,即時任特種通信隊上校隊長的黃瀛(1906-2005)。啥叫“特種通信”?當時貌似是指不用人力傳遞的通信方式,比如軍犬、鴿子、閃光通信等,“養(yǎng)狗”的黃瀛是否給本大隊同學教過課不得而知。除了軍人,他還有另一重身份——詩人,黃瀛是中日混血,早年曾旅居日本,在日本詩壇那是響當當的一號人物。啥境界?其大作曾經奪得《日本詩人》一等獎,是純以文學造詣可以和魯迅牽手論交的人。 青年黃瀛在詩人的巔峰期,忽然決意投考日本陸軍士官學校,這讓他的老師、好友們驚詫莫名,卻又勸阻無效。據說黃瀛這個決定是他母親的建議,因為黃瀛的妹子已經與何應欽的弟弟何紹周談婚論嫁,等于黃家和國軍“二把手”有了姻親關系,日后好發(fā)展吶。黃瀛畢業(yè)回國后進入通信兵部隊供職,據說后來官至少將。他有厚厚的一本傳記,孔網有售,價格不菲,我想了想終是沒買,畢竟,我對更多文學方面的事實在是沒啥興趣... 通信兵在正常情況下一般不需要親自上陣肉搏,但他們卻在近現代軍隊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育處長李永中為本同學錄題寫了“脈絡全軍”四字,我想,這正是這些黃埔通信前輩們的真實寫照,就以這幅題詞作為本文的結束吧。 (此本同學錄年初以1.63w購得...我對所謂的“市場價”嗤之以鼻,真要有“市場價”,我的購書成本也不至于那般參差不齊了。這路東西玩的人極少,沒啥可參照的,只在于雙方的心理預期與需要程度,當時我出手豪購,正是因為編纂黃埔名錄之急需,如今清退,自然困難。若無特殊情況,我向來忌諱虧本出清,今只以成本+5%的孔網交易手續(xù)費上架,具體情況可點擊末尾的“閱讀原文”查看。能否出清,一概隨緣,不做強求,也不割肉,大不了百年之后捐黃埔罷了。 今日重點安利的,是此同學錄之影印本,之前曾為本市一位相識的黃埔后人影印過一冊,版早已制好,今隨本文一并小范圍推出。出于一些“自?!狈矫娴目紤],本冊影印本今后同樣不會公開上架出售,僅限于本期官佐、學員的直系后人直接與我聯系,精裝彩印,費用為400元。原版同學錄還挺“奢侈”,竟然是單面留白,我很少見這樣的,廢錢廢紙啊,不是說經費緊張咩?出于環(huán)保、美觀、便于查閱的考慮,我已將其改為雙面印行,長邊裝訂,品質則無愧于“靜思齋”之傳統(tǒng)也。) 靜思齋 于岳 2024年12月9日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十六期獨立第一大隊同學錄 說明: 官長(職級/姓名/籍貫/出身) 通信兵監(jiān) 華振麟√ 通信兵副監(jiān) 石俊人√ 通校(下同)副校長 俞飛鵬√ 前教育處長 羅張√ 江西贛縣 保定軍校一期工科 教育長 童元亮√ 浙江蘭溪 陸軍大學 前教育處長 彭曠高√ 湖北天門 陸軍大學 教育處長 李永中√ 四川榮昌 黃埔三期 少將研究委員 孫振綱√ 河北景縣 陸軍大學 少將研究委員 鄭方珩 浙江鎮(zhèn)海 法國巴黎電氣學校 少將研究委員 萬咸章√ 湖北黃岡 保定軍校六期步科 上校研究委員 張啟華 浙江溫嶺 浙江公立工業(yè)學校 上校研究委員 張運濟 江西九江 德國空陸通信學校 上校文書組長 王麒√ 江蘇江津 江南江備學堂二期 中校副官主任 龔再生√ 湖南石門 交輜學校交通科 中校教育副官 陳育生 貴州貴陽 中央軍校六期工科 二等軍需正 夏詠笙√ 安徽懷寧 上校副官 江毅 安徽旌德 交輜學校交通科學員隊一期 中校會計主任 唐治√ 湖南 軍需學校會計統(tǒng)計班 前中校醫(yī)務主任 陳遠岫 江蘇興化 同濟大學醫(yī)學院 二等獸醫(yī)正兼組長 王鼚韶√ 浙江寧海 浙江陸軍獸醫(yī)學校 上校政治部主任 王檢 江蘇南匯 上海復旦大學 中校政治組股長 傅孟根√ 湖南瀏陽 莫斯科中山大學 中校政治組訓育股長 洪儒珍√ 浙江 廬山軍官訓練團 中校政治教官 邵鴻鑣 江蘇崇明 國立中大法學院 上校交通學教官 周本烈√ 湖南長沙 黃埔三期 上校特種通信隊隊長 黃瀛√ 四川江北 日本士官學校二十期步科 上校筑城教官 沈邦達√ 江蘇青浦 保定軍校一期工科 上校戰(zhàn)術教官 周觀頤√ 安徽繁昌 保定軍校五期步科 上校兵器學教官 楊榮先√ 中校軍事訓練班主任 林文光√ 浙江蘭溪 中央軍校六期工科 上校電學主任 林震東√ 浙江瑞安 國立浙大工學院電機系 中校無線電工程學教官 譚玉田√ 廣東臺山 旅順工科大學電氣工學科 中校無線電工程學教官 徐壽平√ 江蘇昆山 上海交通大學電機科 中校有線電學教官 許寶良√ 江蘇武進 上海交通部南洋大學電機系 中校有線電收發(fā)教官 湯海清√ 江蘇淮安 上海電報專門學校 中校有線電收發(fā)教官 周輔生√ 浙江鄞縣 上海電政專門學校 中校無線電收發(fā)教官 樊馨時√ 江蘇海門 軍委會無線電訓練所 中校數理教官 余仇和√ 四川萬縣 日本東京工業(yè)大學 少校電學教官 江之蕃 安徽歙縣 上海中國無線電工程學校 中校內燃機教官 孫福修√ 江蘇無錫 中央軍校特訓班交通科一期 少校英數教官 胡堯齡 江西九江 北京大學理學院數學系 中校通信犬教官 李家駒√ 山東高密 法石法政速成學校 少校地形閃光教官 何志洪√ 浙江象山 通校二期 少校軍鴿教官 高樂文 河北 通校三期 中校隊長 陶佩經 江蘇阜寧 中央軍校六期交通科 中校教官 樓廣文√ 浙江義烏 中央軍校六期交通科 少校手旗教官 劉長雄√ 湖南永明 通校二期 上尉無線電收發(fā)助教 卓柏青√ 浙江青田 通校五期 少校政治教官 周之鳴 浙江東陽 少校馬術教官 高文憲√ 河南安陽 交輜學校輜重兵科 少校軍醫(yī)主任 龔肇柄(龔肇炳) 湖南石門 國立北京醫(yī)科大學 少校軍醫(yī) 儲瑞農 安徽滁縣 遼寧同善醫(yī)專 上尉軍醫(yī) 姚錦卿 安徽桐城 上海大同醫(yī)科專校 中尉軍醫(yī) 黃子余 江蘇鎮(zhèn)江 鎮(zhèn)江畢爾索醫(yī)院 體育教官 李世璉√ 河北獻縣 中央國體專門學校 戰(zhàn)術教官 段永唐√ (通訊錄無載) 第一隊(下同)中校隊長 陳耀生√ 浙江諸暨 中央軍校六期交通科 中校政治指導員 陳偉 湖南祁陽 日本明治大學 前任少校隊附 李士臨√ 河北井陘 通校四期 上尉隊附 關立福√ 河北宛平 直隸陸軍交通學校 中尉區(qū)隊長 羅振√ 湖南酃縣 通校學員隊二期 中尉區(qū)隊長 余興寰√ 湖南新化 通校六期 中尉區(qū)隊長 許善欽√ 安徽無為 通縣六期 中尉助教 何仲明√ 浙江義烏 通校學員隊一期 少尉助教 李良駿√ 貴州貴陽 中央軍校十三期交通科 第二隊(下同)中校隊長 陳壽人√ 福建福州 中央軍校六期交通科 少校政治指導員 童世芬√ 安徽嘉山 國立中大教育系 少校隊附 陳聲遠√ 湖南湘鄉(xiāng) 中央軍校八期通信科 中尉區(qū)隊長 胡正中√ 湖北長陽 通校六期 中尉區(qū)隊長 龔榮錫√ 湖南永順 通校學員隊一期 中尉區(qū)隊長 李家本√ 河北容城 通校六期 中尉助教 劉光 廣東定安 通校戰(zhàn)時無線電軍官短期訓練班 少尉助教 唐華一 湖南長沙 中央軍校十三期交通科 第三隊(下同)中校隊長 甘讓√ 江西南昌 中央軍校六期交通科 中校政治指導員 凌業(yè)光√ 湖南湘潭 國立北京法政大學 前任上尉隊附 張庭菊√ 河北饒陽 通校五期 上尉隊附 陸振民√ 浙江嵊縣 通校五期 上尉區(qū)隊長 張維廉√ 浙江蘭溪 通校五期 中尉區(qū)隊長 鐘前?!?nbsp; 湖北咸寧 通校六期 中尉區(qū)隊長 康眸午√ 湖南長沙 通校六期 少尉助教 謝志明√ 廣東梅縣 中央軍校十三期交通科 少尉助教 陳芳元√ 浙江黃巖 中央軍校十三期交通科 第四隊(下同)中校隊長 章淦√ 浙江金華 中央軍校六期交通科 隊附 曹安九 湖南永興 區(qū)隊長 黃維城 廣東惠來 區(qū)隊長 陳長松 安徽懷寧 通校五期 區(qū)隊長 劉樹勛 河北徐水 助教 馬鐘英 湖北江陵 中央軍校十三期交通科 助教 徐汀華 廣東蕉嶺 同學 第一隊:114人 王仲西(山東日照) 王如川(山東東阿) 王祝美(浙江諸暨) 王清波(河北滿城) 王漢扶(江蘇鎮(zhèn)江) 王繼興(河北灤縣) 甘霖(安徽廣德) 呂昌淦(浙江嵊縣) 伍仕優(yōu)(湖南長沙) 伍紹胥(湖南祁陽) 朱文華(江蘇上海) 朱世錕(安徽涇縣) 朱滌歐(湖南湘潭) 朱觀明(浙江永康) 沈成榆(浙江鎮(zhèn)海) 宋世貴(貴州平舟) 宋彥銘(南京市) 何為之(安徽無為) 何余堂(浙江金華) 安斌(湖南邵陽) 李仁元(貴州遵義) 李生鑾(山東高唐) 李光通(浙江縉云) 李東海(廣東梅縣) 李伯林(廣東梅縣) 李伯楨(安徽當涂) 李劍琴(江蘇六合) 李仁杰(廣西藤縣) 李盛培(安徽和縣) 李崇漢(廣西靈川) 汪特雄(四川成都) 居平雄(江蘇吳縣) 居稀(江蘇溧陽) 吳光華(安徽立煌) 吳安培(湖南湘潭) 吳槐林(浙江東陽) 周京(湖南祁陽) 周棲庚(湖南邵陽) 周鑒(湖南衡陽) 周贊襄(湖南湘潭) 金旭(浙江東陽) 胡安(山東濟南) 柳公法(浙江臨海) 徐光中(江西豐城) 徐必達(湖南衡陽) 徐緒明(湖南常德) 姚松棠(湖北武昌) 姜方豪(浙江江山) 秦祥慶(廣西靈川) 許美含(安徽廬江) 許道明(安徽合肥) 陳仲模(安徽太湖) 陳洛民(浙江義烏) 陳彧(山東榮成) 陳崇讓(湖南湘陰) 陳偉良(江蘇武進) 陳勤篤(南京市) 莫智群(廣西賀縣) 莫愁(廣西左縣) 高家驥(安徽太和) 高義民(廣西岑溪) 游樹榛(湖南湘陰) 張士學(湖南桑植) 張亢(湖南湘潭) 張丙生(江蘇川沙) 張年科(湖南石門) 張起孝(山東威海衛(wèi)) 張道中(江蘇銅山) 陸人達(江蘇崇明) 曹克武(湖南長沙) 曹梧(江西都昌) 卿樹滋(廣西灌陽) 黃啟錢(浙江義烏) 傅竹生(浙江浦江) 傅紀訓(浙江鎮(zhèn)海) 賀允炎(湖南衡陽) 隋建中(山東威海衛(wèi)) 馮耀武(廣西武鳴) 彭俊英(湖南藍山) 葛蔭禹(浙江東陽) 趙惠民(河北高陽) 葉靖海(湖北沔陽) 葉漢章(湖北黃陂) 董自昌(河南新鄉(xiāng)) 鄒振瓊(湖南衡陽) 鄭育岳(廣東梅縣) 鄭勃(江西廣豐) 鄭振衛(wèi)(浙江瑞安) 劉子迎(廣東臺山?) 劉綿璋(南京市) 劉寶華(河南舞陽) 劉光璆(湖南新化) 熊科明(湖北黃陂) 熊實民(湖南長沙) 蔡安藻(江西新建) 蔡雄特(浙江諸暨) 黎行時(湖北光化) 鄧建生(湖南武岡) 樓震庚(浙江諸暨) 蔣久昌(安徽霍邱) 蔣仲苓(浙江義烏) 蔣宏模(湖南衡陽) 蔣承志(湖南衡陽) 蔣盛作(廣西興安) 錢光駿(安徽無為) 饒練基(廣東梅縣) 歐恂嚴(湖南長沙) 謝伯謨(貴州思南) 曠炳榮(廣西全縣) 戴修洋(湖南常德) 瞿本乾(安徽舒城) 蘇碧青(山東福山) 蕭規(guī)(湖南衡陽) 顧先敏(貴州貴陽) 注:通訊錄中沈成榆記載為沈成揄、李伯林記載為李柏林、李伯楨記載為李柏楨 第二隊:116人 丁治民(浙江縉云) 丁勵夫(安徽桐城) 王永浩(浙江諸暨) 王希賢(湖南武岡) 王家勛(湖北武昌) 王健農(廣西灌陽) 王琢璋(湖北襄陽) 王佐人(江蘇鎮(zhèn)江) 王紫華(湖南湘潭) 王慶康(江蘇銅山) 王俠(江蘇邳縣) 方乃俊(浙江淳安) 方作舟(浙江遂昌) 尹運幄(湖南常寧) 賈明(河北邯鄲) 阮芳年(安徽無為) 呂俊之(河南南陽) 江道弘(湖南衡陽) 朱玉麟(南京市) 祁夢龍(河北正定) 何自強(浙江諸暨) 何養(yǎng)韜(湖南衡陽) 李電(廣東臺山) 李燕軾(河南信陽) 吳水根(江蘇宜興) 吳中?。ńK六合) 吳秀桂(浙江衢縣) 杜鴻鈞(四川江津) 匡明德(湖南桃源) 邱承希(湖南瀏陽) 周元濟(浙江金華) 周金亮(湖南長沙) 周賡華(浙江鎮(zhèn)海) 周觀成(安徽當涂) 林杉(江蘇江陰) 林達云(廣東中山) 易泳滄(四川瀘縣) 施長云(浙江金華) 庹登梯(湖南澧縣) 徐友驊(山東昌邑) 徐長庚(湖南華容) 徐真誠(江蘇鹽城) 徐傳瑞(湖北應山) 施若虛(浙江縉云) 袁榮真(廣東東莞) 苑相如(吉林延吉) 高亨全(安徽無為) 高楨汶(福建長樂) 梁希良(湖南安化) 梁夢麒(河北藁城) 馬啟端(安徽懷寧) 馬瑨(浙江杭州) 陳廷華(湖南長沙) 陳佑民(湖南慈利) 陳其香(湖南臨澧) 陳明理(湖北武昌) 陳恩邦(安徽蒙城) 陳崇雄(湖南湘陰) 陳瑞忠(安徽和縣) 陳廣元(廣東河源) 陳慶揚(廣西蒼梧) 陳述(湖北天門) 黃宗征(安徽當涂) 黃紀明(安徽蕪湖) 黃英杰(廣東瓊山) 黃慕堅(浙江瑞安) 許醒民(江西玉山) 莫相才(廣西平樂) 曹孝彬(湖南衡陽) 崔家英(江蘇睢寧) 張文瑞(河南洧川) 張炳泉(河北天津) 張裕德(山東陵縣) 張著鴻(貴州思南) 張楚美(湖南臨澧) 張劍雄(廣東中山) 張霈(河南內黃) 樊希任(湖南安鄉(xiāng)) 舒滌寰(湖南益陽) 鄒忠愷(湖南衡陽) 馮文奇(湖北黃陂) 馮時烋(湖南衡陽) 程文華(浙江永嘉) 程道權(安徽繁昌) 彭壽朋(湖北天門) 粟偉(湖南邵陽) 華狄(江西鉛山) 楊宗煦(浙江平陽) 楊從虎(江蘇蘇州) 楊德雨(湖南常寧) 董子厚(河南伊川) 董眾(四川江北) 董學玖(湖南桃源) 趙之英(江蘇武進) 趙鈞(河北永年) 裴仲青(湖南臨澧) 鄧仲光(廣東南海) 王許清(湖南醴陵) 齊學孟(山東昌邑) 葉景徽(廣西靈川) 鄭九(浙江象山) 樓仁榮(浙江義烏) 歐勛(湖南南縣) 劉青山(河南洛陽) 劉禮士(湖南衡陽) 錢林坤(江蘇江陰) 錢炳衡(浙江嵊縣) 錢鼎馨(湖南常德) 謝志光(四川武勝) 謝益(江蘇六合) 戴德光(湖南邵陽) 鐘圖鎮(zhèn)(湖南醴陵) 儲去非(江蘇如皋) 聶殷(湖南常寧) 蕭貴良(河南洛陽) 龔俊德(河南靈川) 注:照片頁尹運幄記載為尹運握、周賡華記載為周庚華,通訊錄中華狄記載為華杕、錢炳衡記載為錢衡 第三隊:120人 王承梁(湖北武昌) 王根榮(浙江寧海) 王軍(浙江杭州) 王鑠(貴州都勻) 毛遵道(安徽蚌埠) 呂德鑫(廣西玉林) 成兆甡(湖南藍山) 石岳(湖北江陵) 石庭訓(河南舞陽) 沈祖約(浙江麗水) 李紹淵(湖北黃梅) 李鈞(廣西桂林) 汪金鑒(河南葉縣) 吳永明(湖南衡陽) 吳仰時(廣東中山) 吳書明(安徽休寧) 況心惠(貴州遵義) 阮啟玄(浙江定海) 杜英株(浙江東陽) ??〗埽ń餍陆ǎ?/font> 余鑒(四川合江) 易超雄(廣西柳江) 易震(浙江嵊縣) 狄壬芳(江蘇溧陽) 林惠民(廣東新會) 林炳鏞(廣東惠州) 林振成(廣東寶安) 林競榮(江西上饒) 邱德平(江西武寧) 周健泉(湖南長沙) 金品珍(浙江東陽) 金家鎮(zhèn)(江蘇鎮(zhèn)江) 柳克信(湖南長沙) 胡振庭(湖北沔陽) 胡漢光(湖南邵陽) 胡影波(湖南長沙) 胡偉(湖北孝感) 胡齊(湖南保靖) 姚憲銘(湖南長沙) 姚繼琨(安徽無為) 馬允心(廣西全縣) 馬和清(湖南長沙) 凌凱(湖南衡陽) 唐紹元(廣西全縣) 孫先群(廣西蒙山) 孫會圖(河北蠡縣) 孫葉潤(浙江衢縣) 梁就泮(廣東恩平) 徐一之(安徽潛山) 徐康協(浙江金華) 陳一華(湖北京山) 陳子之(廣東澄海) 陳少騰(湖北天門) 陳天明(浙江東陽) 陳文慶(江蘇鎮(zhèn)江) 陳建民(湖南長沙) 陳涌濤(廣東大埔) 陳繼賢(浙江縉云) 陳煥(浙江玉環(huán)) 陳錚(廣東潮安) 郭大生(浙江東陽) 郭第洋(湖南衡陽) 郭爾測(河南新鄭) 符浚昌(江蘇江都) 盛名振(江西上饒) 庹登瀛(湖南澧縣) 曹敘民(河南汲縣) 曹典翰(湖南長沙) 楊春(廣西桂林) 許瑞熊(廣東開平) 陶衷(安徽含山) 張之賓(湖南衡陽) 張夢麟(廣東揭陽) 張毓莊(浙江諸暨) 張懋良(福建閩侯) 楊正林(湖南瀏陽) 楊啟旺(廣西靈川) 楊沔庭(湖南桃源) 楊應祥(四川西充) 楊鑫(湖南衡陽) 黃山節(jié)(安徽蕪湖) 黃浪萍(廣東番禺) 趙德承(浙江杭州) 趙毅斌(山東蓬萊) 齊志學(河北大名) 魯瑞征(安徽懷寧) 樂以德(安徽當涂) 歐陽樞(江西安福) 劉良材(安徽合肥) 樓金松(浙江東陽) 鄧則堯(湖北京山) 黎崇杰(廣西荔浦) 鄭思舜(湖南長沙) 鄭思凌(浙江蘭溪) 黃槐(江西吉安) 華玉堂(江蘇六合) 彭書麟(湖北天門) 彭樹勛(湖南桂陽) 彭壽鶴(湖北天門) 萬家鏘(江西南昌) 鄒建科(廣西靈川) 鄒國藻(江西星子) 董和生(江蘇溧陽) 雷求惠(福建古田) 熊典淔(江西新建) 熊科利(湖南益陽) 鄭秉衡(湖南長沙) 鄭輝忠(廣東梅縣) 駱宗華(廣西柳州) 錢鼎榮(湖南常德) 謝世昆(湖南醴陵) 謝敦維(湖南南縣) 謝虹(廣東高要) 薛繼寬(安徽無為) 鐘德喜(廣西賀縣) 羅昆泉(廣東梅縣) 羅瑞俊(浙江桐廬) 羅賢仰(湖南衡陽) 何其祿(浙江臨海) 周德盛(江蘇鹽城) 注:通訊錄中楊春記載為陽春、萬家鏘記載為萬嘉鏘,何其祿、周德盛在校病亡無照片收錄 第四隊:126人 張雯澤(安徽壽縣) 蔡寶善(安徽鳳陽) 彭闿明(安徽潛山) 孫英杰(河南開封) 孫際和(山東惠民) 班書方(河南杞縣) 丁炳勛(山東濟南) 甘甫之(廣西容縣) 馬桓武(河南鄧縣) 張長葆(河北保定) 楊德祎(江蘇丹陽) 韓繩武(山東歷城) 許紫實(河南開封) 何展云(廣東南海) 劉瑞生(河南開封) 丁肇新(河南鄧縣) 馬忠興(山東益都) 楊金壽(河北保定) 馬鏡波(山東益都) 胡興中(江蘇銅山) 孫志剛(河北保定) 趙隆慶(河北永年) 白永仁(河南洛寧) 法真(山東濟南) 范子忠(山東濟南) 洪亨通(湖北鄂城) 馬希賢(山東東平) 楊志賢(山東泰安) 張奎煌(山東濮縣) 劉道謙(湖北??担?nbsp; 趙樹權(山東郯城) 李中賢(山東嶧縣) 楊灼清(吉林哈爾濱) 寇龍江(河南開封) 楊行曾(山東泰安) 李春金(南京市) 李振侖(山東德平) 蘇振九(安徽亳縣) 王文毓(河北趙縣) 王郁文(廣東興寧) 崔新(江蘇銅山) 王保純(河北保定) 張文和(山東臨朐) 陳鑒虞(廣西恭城) 李兆龍(山東萊陽) 甄淇沃(廣東臺山) 羅喬亞(廣東梅縣) 孟憲亨(山東平原) 米云階(山東泰安) 馬文耀(河南開封) 許子充(安徽貴池) 張成德(山東濱縣) 傅文勝(廣東梅縣) 濮陽應中(安徽廣德) 葉用賢(廣東文昌) 齊境役(河南開封) 鄭鴻順(河南開封) 李守祥(山東博平) 陳德仁(山東臨沂) 陳晉照(廣東梅縣) 葉培根(廣東梅縣) 龔學滔(廣東梅縣) 趙厚功(山東益都) 馮炳炎(陜西西安) 張瑞云(山東壽光) 王保強(河北保定) 陶文卿(安徽壽縣) 王秉銳(安徽宿縣) 馬宗良(河南開封) 馬聚朝(河南洛陽) 李芝華(廣西北流) 馬遂良(河南開封) 白祖亮(河南開封) 鄭培棠(山東東阿) 劉信謙(山東德縣) 朱友光(江蘇徐州) 吳定之(湖北黃陂) 蘇增瑞(山東濮縣) 馬聚瑞(河南洛陽) 姚文德(安徽潁上) 江漢秋(廣東揭陽) 張運環(huán)(廣東瓊山) 李長慶(河南開封) 王樹萱(安徽宿縣) 李振強(福建海澄) 韓誠(山東濟南) 唐健民(云南昆明) 梁北望(廣東新會) 張景才(山東汶上) 陳樹義(江蘇銅山) 李一民(山東滕縣) 丹浩元(河南博愛) 沈獻芹(安徽五河) 王河生(河南鄧縣) 羅金海(河南開封) 章福德(安徽六安) 林柱臣(云南蒙自) 羅文中(廣東梅縣) 曹祥(江蘇邳縣) 馬道堅(廣東南海) 車仁祥(江西臨川) 丁來祥(山東濟南) 海萬富(甘肅蘭州) 婁毓泉(山東博平) 楊鴻慶(山東平原) 陶大勝(安徽桐城) 劉健文(廣西貴縣) 李維煥(山東聊城) 云大京(廣東文昌) 丁存通(河南孟縣) 仇家雄(天津市) 張錫權(安徽宿縣) 韓富運(天津市) 楊德裕(山東濟南) 李殿舉(江蘇銅山) 柯德刑(安徽廬江) 陳臥云(湖南新寧) 殷健全(山東禹城) 許德浩(山東夏津) 馬銳(湖南邵陽) 鞏樹潤(山東濮縣) 桂華堂(安徽貴池) 蘇瓊(湖南邵陽) 魯鶴(浙江紹興) 郭炳貴(廣東惠陽) 李庚生(廣東梅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