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則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區(qū))人。
林則徐生平愛好詩詞、書法,書法的主要成就是行草,以《 集王圣教序》為基本路數(shù),通篇秀勁乃其可貴之處。同時,他的楷書也有很高的造詣。 他的書法取勢端重安詳,絕無矯揉造作的氣息。例如,他的《行書錄沈大悟詩四屏》點畫工整,間架挺拔,有唐人遺韻,是其晚年難得一見的大楷精品之作。 林則徐的楷書不拘泥于某家框架,也不純?nèi)蛔裱迫说囊?guī)矩,在點畫使轉(zhuǎn)之間偶爾透露出晉人的風(fēng)度,愈是晚期之作愈如此。他的《佛說無量壽經(jīng)》被譽為“清代最美小楷”,甚至被做成小楷書法教程。 林則徐書法淵源康雍乾之世,重董尊趙,帖學(xué)風(fēng)行?!吧嫌兴茫卤厣跻印?。這就直接影響考官的取向偏重書法取人?!捌埐还?,雖有孔、墨之才,不能位列清顯,況敢問卿相?”與林則徐有深交的龔自珍就因為在殿試、朝考對策中被認為書法不工整而未列優(yōu)等,無法入翰林院。 林則徐有開拓的視野,他的書法藝術(shù)并不固守唐楷,而能融匯晉唐,出入蘇軾、米芾、趙孟頫、鮮于樞、董其昌,運以己意。他認為對書法各家各體要互為吸取,取長補短,不至于偏向一邊,方能受益。他每日早晚端臨《皇甫碑》《靈飛經(jīng)》二帖,頗有心得。 南宋末年,文天祥在潮陽五坡嶺兵敗被俘,被押解至燕京(今北京)。在獄中,文天祥拒絕了元統(tǒng)治者的多次利誘和威脅,堅持不屈。他認為堅持不屈的精神力量就是正氣,于是在他被囚的第二年,以“正氣”為題,創(chuàng)作了這首五言古詩《正氣歌》。 《正氣歌》是文天祥用生命譜寫的壯麗詩篇,充滿了“以天下為己任”的擔(dān)當精神和“舍生取義”的境界,詩中蘊含著“大丈夫”的浩然正氣,彰顯了中華民族的脊梁。 《正氣歌》展現(xiàn)了文天祥的人生追求,即“立德、立功、立言”。后人尊稱文天祥為愛國主義的豐碑,是中華民族永遠驕傲的英雄。他的愛國精神通過《正氣歌》等作品發(fā)揚光大。 林則徐書寫《正氣歌》落款丁酉年,指的是道光十七年(1837年 ),時年52歲。1839年,林則徐在廣東禁煙時,派人明察暗訪,強迫外國鴉片商人交出鴉片,并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鴉片,這一事件成為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1840年6月28日至1842年8月)的導(dǎo)火線。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后,林則徐積極組織廣東軍民進行防御,使英軍在廣東無法輕易得逞。但后來,林則徐因被誣陷而被革職,并被遣戍伊犁,途中曾奉命赴浙江鎮(zhèn)海協(xié)防,并留開封襄辦黃河決口。 從歷史時軸來分析,林則徐書寫《正氣歌》以明志,他通過書寫文天祥的《正氣歌》來表達自己對天地間正氣的崇敬,以及自己堅守正義、不屈不撓的精神追求。 林則徐的《正氣歌》被后人譽為“千古辟邪第一書”,體現(xiàn)了林則徐的忠君為國和一身正氣。通觀此帖,以小楷寫成,筆畫嚴謹細致,結(jié)字端莊大方,筆力遒勁穩(wěn)實,章法勻稱明凈,浩然之氣躍然紙上,觀之令人肅然起敬。有書法評論家認為 ,林則徐書法是人品、書品和諧的典范,其《正氣歌》書法與其人品二者相得益彰,將其人品中的剛正豁達之氣融入書法之中,體現(xiàn)了他崇高的人格魅力。 我是秋水長天:一起學(xué)書法。 喜歡 請點 在看 分享朋友圈 也是一種 贊賞和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