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家訓(xùn)》中說: “凡事留有余地,得意不宜再往;處世須留余地,責(zé)善切戒禁言?!?/div> 做人做事,學(xué)會適當(dāng)留白,不過度,不逾矩,才有彼此伸展的空間,才能保持好的人際關(guān)系。 就像老祖宗流傳下來的那句話:做人,三分醉,七分飽,八分待人剛剛好。 三分醉 有人說,喝酒的最好狀態(tài),不是小酌一杯,不是酩酊大醉,而是微醺的三分醉。 似醉非醉,似醒非醒的狀態(tài),讓眼前的一切都變得朦朧美好;整個人也更加輕松自在,進(jìn)退自如。 喝酒如此,做人也是如此。 事事精明,太過較真,只會讓彼此為難,懂得在適當(dāng)?shù)臅r間裝糊涂,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晚清名臣曾國藩為官四十年,之所以能夠從芝麻小官升遷為兩江總督,靠的就是他會“裝糊涂”。 他不遺余力地鍛煉湘軍,四處征戰(zhàn),多次險些喪命,培養(yǎng)李鴻章、左宗棠成為重要羽翼; 卻在平定太平天國后,位極人臣之時,將自己的功勞歸與他人,還主動將湘軍裁撤,將收復(fù)南京的主將、自己的親弟弟曾國荃打發(fā)回家。 世人都說曾國藩糊涂,但只有他自己懂得在這個官場復(fù)雜,最忌功高蓋主的朝堂,凡事看得太過清楚明白,只會給自己招禍端。 曾國藩說:“天道忌巧”。 有時候糊涂一點、笨一點,既能達(dá)到目的,也是保護(hù)自己的最佳方式。 為人處世,不在于你有多精明,更重要的是,你是否懂得適時糊涂。 書法大家王羲之小時候聰明伶俐,頗受大將軍王敦的喜愛,經(jīng)常將他帶在身邊,同吃同寢。 一日清晨,錢鳳進(jìn)到王敦帳中,商討起兵,完全忘記了床榻上熟睡的王羲之。 倆人聊的正起勁,王敦忽然想起帳中還有王羲之,大叫道: “糟了,王羲之還在帳中,這下不得不除掉這小娃了?!?/div> 王敦輕手輕腳地走到床邊,卻看到王羲之不僅睡得深沉,還將口水吐得到處都是。 原來,早已睡醒的王羲之不僅聽到了兩人的對話,也知道自己知曉他們謀逆,肯定無法安然度過。 于是在枕頭、被子上吐些口水,翻身繼續(xù)裝睡。 正是這樣的機(jī)敏聰慧,懂得讓自己適時“裝傻”,才打消了王敦的懷疑,自己也逃過一劫。 季羨林說: “人生在世,有時的確需要聰明,但更少不了糊涂?!?/div> 為人處世,懂得裝聾作啞,保全自己,懂得揣著明白裝糊涂。 做人,無需太過聰明,七分清醒,三分糊涂,看待世界剛剛好。 七分飽 老話說:“吃飯七分飽,胃口好到老。” 這樣的飲食習(xí)慣,既減輕腸胃的負(fù)擔(dān),又能保持健康。 人生也是一樣,保持適度的“饑餓感”,待人做事留有余地,既是度人,也是度己。 《菜根譚》中記載: “路經(jīng)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處,減三分讓人嘗?!?/div> 學(xué)會給人留有余地,是成全他人,也是成就自己。 三國時期,楚莊王大宴群臣,兩個寵妾也出席助興。 宴會上一人酒后失態(tài),趁著風(fēng)起燭滅時,偷偷非禮楚莊王的妃子許姬,被許姬撤下盔纓。 許姬趁此向楚莊王告狀,讓他點亮蠟燭后搜查眾人,以便找到輕薄之人。 楚莊王聽聞后,不僅不予追究,而且下令,讓奴仆將未滅的蠟燭完全熄滅,并要求在場的所有人,都摘掉盔纓。 七年后,楚莊王伐鄭,一名戰(zhàn)俘主動率領(lǐng)部下先行開路,所到之處戰(zhàn)無不勝,打敗敵軍,最終幫助楚莊王拿下鄭國。 后來,楚莊王論功行賞時,才知道該將領(lǐng)叫唐狡,正是曾經(jīng)在宴會上的無禮之人。 今日的舉動,也是為了報答當(dāng)日的不究之恩。 楚莊王的一時寬容,無形中救了自己一命。 莫言在《檀香刑》中說: “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諱的就是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圓滿了,馬上就要虧厭;樹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馬上就要墜落。凡事總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div> 為人處世,總會有求助他人的一天,凡事給別人留有余地,本質(zhì)上也是給自己轉(zhuǎn)圜的空間。 不把事情做絕,說話留有余地,以寬容之心對待他人,讓別人有路可走,自己才不會陷入絕境。 古話說:“事不可做盡,人不可做絕?!?/div> 說的正是如此。 八分待人剛剛好 俗話說:“人生有尺,做人有度?!?/div> 人與人交往,最害怕的,就是沒有分寸感。 關(guān)系太遠(yuǎn),令人生疏;太近,又令人生厭。 只有懂得適當(dāng)“留白”,感情才能走的長遠(yuǎn)。 東晉大將陶侃和太尉庾亮,是一對相互欣賞的至交好友。 一次,庾亮因叛亂出逃,聯(lián)合陶侃征討叛軍。 二人見面后,庾亮先是引咎自責(zé),陶侃見其頗有風(fēng)度,便邀請他一同吃飯。 在閑談過程中,店員端來一盤薤(xie)頭,庾亮順手摘下,只保留了根部薤白。 陶侃不解,詢問道:“為何不連根拔起,只留下薤白?” 庾亮答道: “留下薤白,不損害薤頭本身,新的薤頭也可以重新生長?!?/div> 庾亮的這番舉動,讓原本對他賞識非常的陶侃,更增添了幾分欣賞。 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就像薤頭,給自己與對方留有余地,才不會因為過度用力,而適得其反。 知乎上有人問:“毀掉一段感情最快的方式是什么?” 其中一位網(wǎng)友,講述了自己的故事。 他和好友感情深厚,無話不談。 一次聚會喝酒,他輸了游戲,被要求突然致電向最好的朋友借一大筆錢。 他第一時間想到了好友,認(rèn)為朋友一定會幫他,打電話過去,自信過了頭,不僅頤氣指使,還催促朋友盡快轉(zhuǎn)錢。 對方深深的感覺到被冒犯,而為了面子沒有直接回絕,但最后還是委婉拒絕了。 從那以后,原本親如兄弟的兩人,感情也慢慢變淡。 三毛說:“朋友之間,分寸感不可失?!?/div> 任何感情,如若失了尺度,用力過猛,只會物極必反。 保持八分待人,兩分待己,給別人一些私人空間,也給自己緩和的余地。 彼此尊重,相互珍惜,才是彼此感情的最好狀態(tài)。 與大家共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