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越老,越是薄情。 年輕的時候,由于沒啥經歷,所以對感情抱有不切實際的期待??偸怯X得,有感情就能沖破一切困難,有感情就能飲水飽。 被生活毒打過了,才猛地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并非如此。有感情,不一定就能沖破一切困難;有感情,也未必就能飲水飽。感情在現(xiàn)實面前,顯得十分脆弱。 再怎么恩愛的夫妻,都會處成鄰居的樣子,多了距離,而少了感情;再怎么要好的朋友,都會在時間的消磨下,變得愈發(fā)陌生,到最后各走各路。 至于說跟過客、路人的社交,那更是逢場作戲,轉身離開之后,就誰也不認識誰了。 人到中年,享受孤獨,而遠離社交,說明了這幾個問題。 一、對于感情,不再抱有任何的期待。 有人提出過一個觀點:在成年人的世界里邊,沒有感情一說。 讀書的時候,跟同窗關系特別好,動不動就約定當一輩子朋友。等出了學校,到了職場打拼,才發(fā)現(xiàn)一切感情都是逢場作戲。 年少之時的感情,都會隨著當事人的成長,而變得淡薄起來。不僅感情變得淡薄,就連人之性情,也變得淡薄起來。 熱情的表象,冷漠的內心。這看似矛盾,實際上是一個硬幣的兩面。熱情的表象,用來逢場作戲。冷漠的內心,才是原本的模樣。 你問一個成年人,還相信感情嗎?我想,他會對你感覺到疑惑,怎么有人會問如此幼稚的問題呢? 成年人之間,只有金錢利益交易,而不會有深厚的感情。連夫妻之間,都需要談及金錢利益,又何談是跟外人的關系呢?更是如此。 ? 二、被人傷害過,內心也就冷下來了。 能叫醒一個人的,并非說教,而是南墻。被生活毒打多了,人也就清醒了。 一個重感情的老實人,整天都為朋友們付出,還時不時幫助他們。哪怕是借錢,也都有求必應,不會有任何的拒絕。 突然有一天,這個老實人遭遇了困難,就想找朋友們尋幫助。沒想到,朋友們拉黑了他,還裝成不認識他的模樣。 這讓他懷疑人生,我不是幫助了他們嗎,為什么他們不來幫助我呢? 慢慢地,他也就明白了一個道理: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是這個世界的常態(tài)。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本來就是“薄如紙”的。人性經不得考驗。 明白了“人情薄如紙”的道理,人心也就冰冷下來了。對于身邊人,不會有任何的期待;對于所謂的感情,也不會放在心上。誰都靠不住,只有靠自己才是唯一的出路。 三、傾向現(xiàn)實主義,而不是天天幻想。 有道是“事非經過不知難”。有很多事兒,唯有經歷過了,才會徹底明白。 象牙塔里邊的大學生,都偏向于理想主義,總是認為世道、人心是很美好的。這種美好,并不是現(xiàn)實的,而是他們的腦子幻想出來的。 職場里邊的打工人,都偏向于現(xiàn)實主義,總是認為世道、人心是很復雜的,不能輕易相信。這種現(xiàn)實,是他們基于生活的經歷,所得出來的結論。 有一個問題:你覺得,是賺錢重要呢,還是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重要呢? 真正成熟的人會覺得,還是賺錢重要。所謂“有錢有酒真兄弟,患難何曾見一人”。有錢有勢,別人就抱你的大腿,對你阿諛奉承。沒錢沒勢,別人就遠離你,甚至對你落井下石,而不會有任何的好態(tài)度。 也就是說,決定別人對你態(tài)度的,并不是雙方的感情,而是你的實力。有實力,不愁沒有馬仔。沒有實力,哪怕卑躬屈膝討好別人,都毫無作用。 四、享受簡單,遠離復雜,自得其樂。 在人情社會里邊,最常見、最繁瑣,也最困難的一件事,莫過于與人相處。 與人相處,第一時間要考慮“人情世故”。該說什么話,該做什么事兒,該有什么舉動,這都是有講究的,而不是隨隨便便的。 有可能,說錯一句話,就會得罪別人;有可能,做錯一件事,就會引來別人的仇恨;有可能,稍微某個地方出了問題,就會搞壞雙方本就脆弱的關系。 講究來,講究去,除了雙方互相折磨,又有什么意義呢?沒有任何的意義。這些復雜的人情世故,除了讓人生厭,就沒有什么好處了。 人到中年,遠離繁瑣的社交,回歸到一個人的生活,獨來獨往,不用看別人的臉色,也不用講究如何說話做事,可謂是“無事一身輕”。 一群人有一群人的內耗,一個人有一個人的狂歡。在這個年頭,享受簡單的生活,遠離繁瑣的社交,才是最幸福的生活之道。 文/舒山有鹿 |
|
來自: 舒山有鹿 > 《百態(tài)/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