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國原稱鮮虞,后稱中山,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北方少數(shù)民族白狄族鮮虞部建立的一個諸侯國,位于今河北省的中部、太行山東麓一帶,因城中有山而得名。 當時諸侯爭霸、群雄迭起,中山國仍能長期馳騁于大國之間,并且成為僅次于燕、趙、齊、楚、魏、韓、秦等七雄的“千乘之國”,足以證明它是戰(zhàn)國時期七雄之外的又一強國,因此也有“戰(zhàn)國第八雄”之稱。 公元前506 年,鮮虞人在中人城建國,因城中有山,故名“中山”,鮮虞中山之名始見于史書,其轄境約為今河北省新樂市以北,順平縣以南的大部分地域。 公元前489 年,晉大夫趙鞅“率師伐鮮虞”,大破中山。公元前414 年,中山武公向東南平原遷徙,立都建城于顧(今河北省定州市),仍沿用“中山”為國名。 漢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漢景帝為平七國之亂,沿用賈誼“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主張,封其子劉勝為中山王,國都盧奴,傳六世(靖王勝、哀王昌、糠王昆侈、頃王輔、憲王福、懷王修),至懷王無后國除,歷時100 年,此后西漢還有4 位中山王,歷時40余年。 東漢光武帝劉秀封宗室劉茂為中山王,后各代中山王或封或徙,直至漢靈帝熹平三年(174年),第七代中山節(jié)王劉稚無子國除。兩漢中山王共17代,歷時300余年。 漢中山王墓群是漢代中山國定都盧奴時期的中山國國君陵墓及其陪葬墓,兩漢十七代中山王中,除靖王劉勝葬于滿城陵山、哀王劉竟陪葬于西安杜陵、劉衎葬于咸陽康陵之外,其余均葬于今定州市境內。 1977年,經勘探調研共發(fā)現(xiàn)漢墓281座,其中中山懷王劉修墓、孝王劉興墓、簡王劉焉墓、穆王劉暢墓等已經發(fā)掘。2001年6月,漢中山王墓群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歸入古墓葬類,共計漢墓175座,劃定124個保護范圍,遍及定州市18個鄉(xiāng)鎮(zhèn)區(qū)。漢中山王墓群見證了漢代的分封制度,是定州作為漢代諸侯國的重要佐證。 定州北莊子漢墓是我國最早進行考古發(fā)掘的黃腸石題湊墓,墓主為東漢中山簡王劉焉,墓中所出題銘黃腸石占該墓黃腸石總量的四分之一以上,題銘內容包括工匠姓名、籍貫,石料產地等,是漢代“ 物勒工名”制度的集中體現(xiàn),發(fā)掘出土黃腸石400 余塊,銅器、鐵器、陶器等401 件。 經過1959年、1962年兩次發(fā)掘,1964 年發(fā)表的《河北定縣北莊漢墓發(fā)掘報告》《定縣北莊漢墓出土文物簡報》公布了北莊子漢墓兩次出土的174 塊有刻銘或墨書題字的石塊拓本及釋文。 墓主簡王劉焉,十七歲時進爵為王,公元90年去世,在位一共36年。據(jù)史書記載,劉焉是郭太后的兒子,極受寵愛,在世時就擁有很多特權,其中最能體現(xiàn)劉焉受寵的事情是可以隨意出入京師(在當時,所有受封的貴族都是不可以隨意出入京師的,但在當時劉焉是一個例外)??梢妱⒀僧敃r的地位之高。 東漢后期,宦官與外戚斗爭激烈,政治黑暗。當時社會矛盾的尖銳和統(tǒng)治政權的危機誠如崔寔所言:“自漢興以來,三百五十余歲矣。政令垢玩,上下怠懈,風俗雕敝,人庶巧偽,百姓囂然,咸復思中興之救矣?!彼^“百姓囂然”,是指人民活不下去要奮起反抗的情勢。 所以,在劉焉去世時,《后漢書·中山簡王焉傳》中就曾記載了劉焉死后修建陵墓工程的浩大景象,平夷周圍吏民墳墓以千數(shù),征發(fā)一萬多民眾為其造墓,“搖動六州十八郡”。 “皇子始封薨者,皆賻錢三千萬,布三萬匹;嗣王薨,賻錢千萬、布萬匹。……大為修冢塋,開神道,平夷吏人冢墓以千數(shù),作者萬余人。發(fā)常山、巨鹿、涿郡柏黃腸雜木,三郡不能備,復調余州郡工徒及送致者數(shù)千人。凡征發(fā)搖動六州十八郡,制度余國莫及。子夷王憲嗣。” 劉焉墓中出土了800余塊帶有刻銘和墨書文字的黃腸石,這其中大都是筑墓工徒的作品,以修筑陵墓開采石料的郡國、縣邑、工匠名為主要內容,字體多為隸書,線條簡潔明快,代表了當時社會的書法藝術水平,這為研究漢字由秦篆轉向漢隸以及漢中山國的地理信息提供了實物資料。 這些文字寫在墓室和墓道的頂部的磚上,寫的內容是《急就章》的句子和天干地支。文字大約二十厘米,體呈白色。書風飄逸灑脫,古樸靈動,呈現(xiàn)出漢代人昂揚大氣的精神面貌。墓群中出土了大量的金器、玉器、銅器,造型生動,技藝精湛,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為考古、藝術、冶金等多領域學科研究提供了參考依據(j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