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刪除多低級,留著這段歷史,然后把自己包裝成為忍無可忍被迫反擊的形象,并且意思誰當皇帝都不行,只有自己當皇帝才能拯救大唐,才能使得大唐走向巔峰,那樣才是高明的。 當然李世民自身也足夠也有作為,也一定程度上沖淡了玄武門之變的負面影響,當一位皇帝擁有足夠的功績,那么后世的人們談起此人時,不會只揪著這位皇帝的污點批評,比如李世民就是這般。反之,沒有足夠的功績,那污點肯定被無限放大。諸如隋煬帝楊廣,身為失敗者,后世人提起他總是會提起他作秀搶走大哥楊勇的太子之位,并且還將楊勇殺死,甚至隋煬帝的父親隋文帝之死,有一種說法是隋煬帝弒父,也因為隋煬帝身為失敗者,加上有殺兄的罪行,所以被世人廣泛接受,隋煬帝因此成為弒父殺兄的惡人。 想必李世民在登基之初,便是有著絕對的自信,相信自己能成就一番大業(yè),因此對于玄武門之變的人生污點,也不是那么在意,或者說不至于因此要刪除那段歷史。 接下來我們來回顧一下李世民的高明操作。 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中殺死開國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并且逼宮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這是最上層的政治斗爭,波及到下面以后,演變成為玄武門參戰(zhàn)的勢力有秦王府、東宮、齊王府三方人馬不說,還有禁軍中的南衙衛(wèi)兵和北門羽林軍參與其中混戰(zhàn),這樣的戰(zhàn)爭規(guī)模,還發(fā)生在帝都,不是想刪除就刪除的,即使可以強行刪除,但堵不住天下的悠悠之口,不可能刪除的干干凈凈,反而會因為制造一個謊言,反而要衍生出十個乃至上百個謊言來遮掩,最后是事實真相沒有掩蓋住,反而因此貽笑大方,這點想必李世民也是心知肚明。 而在漫長的古代歷史中,通過刪改歷史來欲蓋彌彰最后卻落得貽笑大方的情況也不少。像明成祖朱棣在靖難之役造反成功后,不只是不承認建文帝朱允炆是正統(tǒng)皇帝,并且刪除了關(guān)于建文帝的記載,直接將建文帝在位的4年加入父親明太祖朱元璋的在位時間中,使得明太祖在位的31年被加為35年,但是并沒有什么用,民間談起建文帝時稱之為革除君,在位的4年則是稱之為革除年間。到了一百多年以后,萬歷帝在位時期,恢復(fù)了建文帝的年號,雖然依舊不認可他是曾經(jīng)的大明皇帝,不過被“隱藏”的建文帝朱允炆的存在是越來越清晰,到了南明時期,更是直接承認他曾經(jīng)是大明皇帝,并為其上廟號為惠宗,可以說明成祖不承認建文帝的存在,并非是高明之舉。 因此李世民的方法很高明,那便是保留下來這段歷史,然后再從其他方面來營造自己是“受害者”的形象,通過一種迂回的方式來突出自己是正義的一方。 以唐高祖李淵這位開國皇帝來說,李淵其實也是一代雄主,在唐朝開國過程中也是策略得當,起到關(guān)鍵的領(lǐng)導(dǎo)作用,并非平庸無能之輩,只是因為太過厚黑,想打壓李世民這位開國第一功臣,不親自下場,而是通過扶持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來打壓李世民,自己再在中間裝猶豫不決的老好人,本來正常情況是李世民被打壓致死,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不足以威脅到李淵,李淵可以繼續(xù)獨攬大權(quán),做出一定的成績,沒想到李世民最后來了一場玄武門之變,使得李淵陰溝里翻船,結(jié)果是一世英名盡毀。 對于厚黑的父親,李世民登基后通過修改史書,使得李淵的造反成為被逼著造反,造反以后也是多依賴李世民東征西討才得以建立唐朝,給人的印象是平庸無能,而且賞罰不分明,對李世民不厚道,不適合當皇帝。 還好有其他史料可以參考出更加真實的唐高祖李淵,諸如通過《大唐創(chuàng)業(yè)起居注》就可以看出李淵并非坐享其成者。 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更是在史料記載中成為極其不堪之人?!杜f唐書》竟然如此評價:“建成殘忍,豈主鬯之才;元吉兇狂,有覆巢之跡。建成、元吉,實為二兇。中外交構(gòu),人神不容。用晦而明,殷憂啟圣。運屬文皇,功成守正。善惡既分,社稷乃定?!?/span>意思這二人殘暴不仁,如果他們繼位,那么唐朝肯定馬上會亡國,還好是李世民繼位,才使得唐朝沒有馬上亡國,并且是走上鼎盛。 李建成雖然能力不如李世民,但綜合各方史料來看,也并非平庸之輩,如果繼位為帝也是可以有一番成績,結(jié)果在李世民授意下成為“殘忍”之人。 李元吉在史書之中的形象更是絕了,除卻批評他是亡國之材外,還寫道他出生時母親竇皇后厭惡他的長相,竟然不愿意撫養(yǎng)他,還是侍女陳善意偷偷撫養(yǎng)他,才得以長大成人,這也太沒有邏輯,不符合常理。 更有意思的是史書還記載李建成和李元吉下毒謀害李世民,使得李世民大口吐血,最后李淵出面勸阻才使得他們沒有繼續(xù)毒害李世民。這也太假了,下毒害人,竟然毒量不達標,沒有毒死人,反讓人抓住把柄,還有如此愚蠢的做法?還有如此“不中用”的毒藥?還是說李世民是天生免毒體質(zhì),所以中毒只是大口吐血而不死? 耐人尋味的細節(jié)還有在玄武門之變時,唐高祖李淵本來應(yīng)該在大殿等著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齊王李元吉三人當面對質(zhì)太子和齊王二人有沒有淫亂后宮,結(jié)果他之后卻是泛舟于海池,很可能李世民已經(jīng)提前在宮中安排人挾持了李淵。之后李世民又特意叫殺死齊王李元吉的尉遲恭去“護駕”,逼宮意味其實很明顯,大有不配合就是一刀下去,或者再來一出趙惠文王為了皇權(quán),默認屬下將父親趙武靈王圍困沙丘宮三個多月,最終趙武靈王被餓死那般,李淵為了保住性命最后只能乖乖就范,拱手讓出皇權(quán),禪位于李世民以換取得以善終。 客觀來說玄武門之變的爆發(fā),其實本質(zhì)上來說是一場權(quán)力之爭,并沒有絕對的正義一方。李世民身為嫡次子,隨著功勞越來越大,并不安于現(xiàn)狀。像在經(jīng)營山東期間,他為了發(fā)展自己的勢力,竟然以“于管內(nèi)的專處分”的特權(quán)跟李淵的命令對著干,使得李淵這位皇帝的命令都在山東無法徹底實施下去,因此大怒說道“此兒典兵既久,在外專制,為讀書漢所教,非復(fù)我昔日子也”。 隨著雙方的權(quán)力之爭越來越激烈,唐高祖李淵為保證皇權(quán)的獨一無二性,通過扶持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的方式,間接出手要除掉威脅到皇權(quán)的開國第一功臣李世民,李建成和李元吉為了爭取更多的權(quán)力,為了除掉同樣威脅到自己的李世民,自然也是不遺余力的打壓李世民,最后還是李世民棋高一著,一場與造反無異的玄武門之變一石三鳥,宮外的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是他的目標,宮內(nèi)的李淵更是他的目標,是快刀斬亂麻,殺太子和齊王,再逼宮皇帝成功,所以笑到了最后。 可以說這父子四人都沒有錯,都是為了權(quán)力,但李世民通過修改史書,將自己包裝成為一位忍辱負重的大功臣,萬般無奈之下才發(fā)動玄武門之變,儼然使世人認為這是一場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的正義之舉,當真是高明無比,對于人性了解的可謂是相當?shù)轿弧?/span>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吐槽、點贊、關(guān)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