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著讀李小墨的《海綿閱讀法》。 閱讀是一個系統(tǒng)性技能,所以很多人閱讀沒有收獲并不一定是閱讀本身的問題。 閱讀需要與人生重要目標結(jié)合起來,打通閱讀與能力培養(yǎng)、目標推進、愿景實現(xiàn)的聯(lián)系; 需要追蹤閱讀進度,因為人的自我感覺太有欺騙性了; 需要廣泛閱讀; 閱讀速度和閱讀質(zhì)量同等重要; 需要給自己定了一條閱讀規(guī)則,強制自己輸出。每看完一本書必須至少寫一篇讀書文章,用文字把閱讀收獲固定下來。 如果沒寫這篇文章,就不允許自己看下一本書。 并且這篇文章不是復述和轉(zhuǎn)述書中的內(nèi)容,而是回答一個問題:讀這本書,和沒讀這本書,對我來說有什么區(qū)別? 需要用主題閱讀建立知識體系。建立知識體系是建立在讀懂每一本書的基礎之上的,是建立在用文章形式回答好“讀完這本書,我跟之前有什么區(qū)別”這個問題之上的。 只有讀懂每一本書,知識體系才是自己的,否則,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那所謂的知識體系也是假大空,是噱頭,自己騙自己! 目前,我用讀書筆記的形式把讀書心得、閱讀收獲發(fā)出來就是出于這個考慮,就是為了以后能寫出來完整的、有價值的、喜聞樂見的文章做準備。 我就是在拿讀書筆記來練筆,每天都練! 我知道自己寫的東西很幼稚,那有什么辦法,自己就這水平。 我也嘗試過寫作其他形式的內(nèi)容,并且也取得過一些成績,可是,都不可持續(xù)。 目前來說,從自己出發(fā),順暢輸出,我只能輸出這些東西。 不過這樣的輸出,是可持續(xù)的。 并且,每一次輸出我都會進步一點點,明天、下周、下個月……若干年以后,我就不是我了。 人生就是這樣一天天、一點點、一步步發(fā)展出來的。 閱讀還需要閑暇,也就是《稀缺》這本書說的“余閑”。 一定程度的閑暇是任何深入、成體系思考的必要條件,閱讀和寫作也是如此。 成天忙忙叨叨,惶惶不可終日,怎么可能做好事情。 以我為例,如果前一晚上睡不好,第二天啥也干不了,可是我跟這本書的作者一樣“……片刻不敢懈怠。對我這樣的人來說,浪費時間是可恥的,甚至休息都會讓我感到愧疚。我不知疲倦地鞭策自己,相信窮孩子嚴于律己、努力學習、發(fā)奮向上就可以實現(xiàn)夢想?!?/span> 于是,很多年間,對我來說,努力成了努力本身,奮斗成了空熬時間,實際上一點東西也沒學到,一點效率也沒有。 效率越低,越不敢休息,越休息不好,就更沒有效率……如此周而復始,惡性循環(huán)! 我知道,在讀書有效果之前,我首先要解決休息問題。時間也證明,只要我休息好了,學習效率也自然提高了。 其實,上面提到的每一個“需要”,都可以寫成一篇文章,留在以后慢慢展開。 今天,我只是想告訴大家,你讀書沒有收獲,不一定是你讀書本身的問題。 有句話說,鑰匙在別處! 你要找到自己遇到的真正問題,有針對性的去解決。 好了,今天就到這兒了,我是墨行川,明天見。 |
|
來自: 新用戶45608412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