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流傳的另一版本為董其昌《臨張旭郎官壁記》軸,鈐“大宗伯印”,當作于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應宮詹大宗伯之召后。此作品名為臨寫,其實無一筆與《郎官壁記》相似,完全是董其昌自己的風格。從下面的圖可以非常清楚看出這點。而小編今天要分享的這幅,雖然和張長史的風格不太相像,但是也確實是在往臨寫上面靠,結字較之董其昌其他作品明顯端正許多。董其昌,生于 1555 年,松江華亭人,明朝后期大臣、書畫家。他出身寒門,十七歲參加松江府會考因字體不工屈居第二,從此發(fā)奮學習書法。最初臨寫顏真卿的《多寶塔帖》,后又學鐘繇、王羲之等大家書法。同時,董其昌接觸山水畫,臨摹元代畫家黃公望的筆法,漸入佳境。1589 年,董其昌高中進士入翰林院。《郎官石柱記》又稱《郎官壁記》或《郎官廳壁記》,唐陳九言撰文,張旭書,唐開元二十九年(公元 741 年)立,在陜西西安。此石宋時已有刻本,字體取歐陽詢、虞世南筆法,端莊嚴謹,不失規(guī)矩,展現出楷書的精妙。蘇軾曾在長安見到張旭的楷書真跡《郎官石柱記》,認為字體簡樸閑遠,與唐代之前的晉國和南朝宋國人的風格很像。而董其昌好雜臨諸家,在其藝術生涯中,臨寫了《郎官石柱記》。董其昌的書法臨摹創(chuàng)作觀主張臨書 “以意為之”,追求 “險絕為奇” 的書寫效果,強調用筆的 “轉束”。他在臨寫《郎官石柱記》時,雖名為臨寫,其實與原作相去甚遠,基本是在展現自己的風格。董其昌在 “師” 與 “創(chuàng)” 的兩端奔走,試圖達成兩者的分離與統(tǒng)一。雖然他未能真正參透晉唐書法的內在精神,但以內在的氣質保障了其作為文人書家的形象與風貌。此董其昌臨本略得張旭《郎官壁記》筆法精嚴之意,結體沉穩(wěn),運筆生動。從此臨本中可以看出,董其昌在書寫時注重了筆畫的精細與嚴謹,使作品風格傾向于原作。結體方面,字體端莊穩(wěn)重,不失規(guī)矩。董其昌在臨寫過程中,把握了原作的結構特點,同時又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和創(chuàng)新。在書寫過程中,董其昌善于運用提按、轉折等筆法,使字體更加富有立體感和層次感。例如,長橫收尾處頓筆回彈而出,豎畫則垂露、懸針并用,轉折筆畫圓轉靈巧。與原作相比,董其昌的臨本更加注重筆墨的韻味和意境的營造。他用墨明潔雋朗,溫敦淡蕩,給人以古樸典雅之感。在字體的形態(tài)上,董其昌的臨本更加自由奔放,不拘泥于原作的規(guī)整。例如,他的筆畫更加粗細變化明顯,撇畫短、捺畫長、捺腳大,這明顯取自褚遂良風格,類似于《雁塔圣教序》和《倪寬贊》。注:圖片來源于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小編核實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