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認“干親”這個名稱,對于一些地方的人來說,可能有些懵,不知道這是什么風俗。 認“干親”是一種地方說法。北方地區(qū)叫認干爹(爸)、干媽(娘)。湖南、江西等地方叫“寄名”,或認寄名爺(爹)、寄名娘(媽)。 這種風俗只是在稱名上有較大差別,在習俗上大同小異,目標一致。民俗學上稱這種民間習俗為“保育習俗”,也就是小孩多病,不好帶,通過認“干親”或“寄名”,以求孩子能夠順利成長。 我家鄉(xiāng)把認“干親”稱為寄名。我在一些民俗資料上看到,有寄名習俗的地方,小孩認“寄父”和“寄母”。 這樣寫下來的人,可能一時圖方便,或者想當然,參照干爹、干媽這樣的稱謂,實際上被人當笑話。 舊時農村,字怎么寫不重要,主要那時的不識字的人多,但口里說出來的話(語音)就很重要了。農村有吉祥話和破口話(不吉利的話)之分,在農村,你如果說小孩寄名,認“寄父”和“寄母”,那就是破口話了。 “寄”和“繼”同音,如果說孩子是認“寄父”和“寄母”,從口里說出來就會被誤認為是認“繼父”和“繼母”了。繼父和繼母意味著什么,相信大家都明白,就不用我多講了。 實際上,對寄名對象的書面稱謂,與認干親的書面稱謂是一樣的,即稱之為義父、義母,或者恩父、恩母。 在口頭表達上,有面稱(當面稱謂)和背稱(在別人面前的稱謂)兩種,面稱為親爺、親娘;被稱為寄名爺、寄名娘,或寄名父、寄名母。而寄名父母與孩子的親生父母之間則相互稱為“親家”,與兒女結親后父母之間的稱呼相同。 其中的“名”字是不能省略的,尤其是口語中更不能省,否則就是對自己親生父母的大不敬,也會鬧出笑話來。 下面結合寄名地方習俗,來說說為什么現(xiàn)在農村寄名人越來越少了。 一、孩子健康成長有保障 舊時,農村孕婦生育兒女大多在家里,村里有專門的接生婆,小的村有一兩個,大的村有五六個以上。接生婆靠燒一盆熱水,一把剪刀,就可以完成接生。孩子能不能順利產下來,一是靠孕婦的身體素質,二是靠接生婆的經驗。 孩子生下來后,對孩子的保健措施有限,完全靠農村婦女積累的經驗來指導,孩子身體出現(xiàn)異?,F(xiàn)象,一是用土辦法土方子治療;二是靠信迷信的方式,希望孩子平安。 其中寄名就是迷信中的一種。父母希望通過認寄名父母,靠他們的所謂“命格”闖過難關,將孩子帶大。 舊時,農村孩子的成活率較低,夭折率高,人們把孩子十二歲視為“童關”,意思是說,過了十二歲后,孩子的死亡率就比較低了,也就算是過“關”,順利成長。 因此,過去農村一般在小孩十二歲前認寄名父母的,又以小孩一到六歲認寄名父母的最多。 現(xiàn)在農村孕婦都在醫(yī)院生孩子,還是生下來后,在成長過程中,大小毛病都在醫(yī)院里看,還定期到醫(yī)院檢查、打接種疫苗等,有了這些保健措施,孩子就能健康成長,夭折率很低。 再加上現(xiàn)在的年輕父母都受過良好的教育,文化素質比較高,相信科學,不信迷信。孩子身體出現(xiàn)問題通常找醫(yī)生,而不是去寄名。 現(xiàn)在只有一些孩子的爺爺奶奶,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比較深,還喜歡給孩子去寄名,但多數(shù)年輕父母不認可。 這也就是為什么現(xiàn)在農村寄名的人越來越少的重要原因。 二、農村接受寄名的對象越來越少 在農村,傳統(tǒng)寄名的習俗之中,對于寄名給別人來說,一般的人是不會接受的,主要是有一種迷信的說法,如果認了寄名子女,會對自己親生的兒女不利,因此,一般的人是不會答應的。農村寄名給別人,一般分為四種“寄名”途徑。 第一種是“碰”。這種寄名的人,父母帶著孩子在大路邊等,在路上碰到的第一個人,就認其為寄名父或母。按農村習俗,碰到這種情況人會答應。 如果你不想做別人的寄名父或母,除非你走路的時候,眼觀四路,耳聽八方,看到前面情況,等別人過去了一陣后,你才走過去,這樣就可以避免了“碰”著寄名。 第二種是“救”。這是一種比較特殊的情況,不僅孩子可以寄名,成年之后的人也可能寄名。通常來說,當孩子或某人遇到危險時,尤其是性命危險時,被救的人往往認救人者為寄名父或母。 過去農村民眾相信緣分,救人者和被救者之間是有緣分的,救人者有恩于被救者。被救者拜救人者為恩父或恩母,理所應當。這種情況下,救人者一般會答應。 第三種是“藝”。所謂的“藝”,也就是靠手藝謀生的人,也稱跑江湖的人。過去有各種各樣手藝人,俗稱有“百藝”,包括所有的手藝人。 民間認為,百藝之人,靠手藝為生,行走江湖,吃過百家飯,走過百條路,睡過百張床,乘過百條船,經過百場風雨,練就了很硬的命,可以百無禁忌。 過去農村民眾的孩子,往往喜歡拜這種人為寄名父,他們妻子也就是寄名母了。 而百藝之人也樂于接受這樣的請求,對于他們來說,可以廣結人緣,下次路過村里,或到村里來做手藝,這個村里就多了一門親戚,可以免費吃住,還可以給他們介紹生意。 第四種是“缺”。所謂“缺”,就是指農村那些生理有缺陷的人,還包括乞討之人,過去乞討之人大多數(shù)也是有生理缺陷的人,只能少數(shù)落難之人,但是也算在內。但有的地方則不算在內,另算一類稱之為“賤”。本文兩者算作一類。 這種人也樂得有人寄名給他們,逢年過節(jié)有寄名兒子、寄名女兒來給他們拜年送禮。一些沒有后代的生理缺陷之人,到了兩腳一蹬,兩眼一閉,還有人給他們送棺材板,披麻戴孝,體面安葬。 按照過去農村習俗,寄名子女雖然沒有給寄名父母養(yǎng)老的責任,有像樣子女一樣,有披麻戴孝送葬的義務,且他們的名字在葬禮上排在親子女之后,親侄子女之前。 現(xiàn)在農村已經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以上四個方面都牽扯的人的問題。 現(xiàn)在的農村,外出的人多,留在村里的人不多,多數(shù)為老人。再加上現(xiàn)在農村,村村通公路,出行的方式有多種交通工具,走路的人少了,如果到路上去“碰”走路的人,半天碰到了一個人。坐著汽車和騎著摩托車的人,又不便于去攔停。這種方式已不適用了。 現(xiàn)在農村從事傳統(tǒng)百藝的人,絕大數(shù)已經見不到蹤影,農村也沒有了這樣的市場,想找一個這樣的人,現(xiàn)在很難找到,好不容易到了,都是高齡老人,連走路都困難了,已經不合適了。 至于“缺”一類的人,現(xiàn)在的年輕父母觀念不同了。這些年輕父母本來就沒有寄名這種想法,很多是由孩子的爺爺奶奶提出來的,他們不會去做。況且現(xiàn)在“缺”之類的人,生活有了保障,沒有了后顧之憂,他們也不一定肯接受。而乞討之人,現(xiàn)在的鄉(xiāng)村早已銷聲匿跡。 這也是農村寄名越來越少的原因之一。 三、寄名習俗本身還有其他方式供選擇 傳統(tǒng)的寄名習俗中,寄名的對象有兩種,一種是人,上文已經講過了解過了,不再重復;另一種是物。 物可以是動物,也可以是植物,還可是巖石等。通常來說以古樹、大巖石最為普遍。村里專門把寄名的古樹稱為寄名樹,把常用來寄名的巖石稱為寄名巖或寄名石。 這是過去農村最經濟也是最簡單的寄名方式,通常用把小孩的名寄和生辰八字寫在紅紙上,將紅紙?zhí)诠艠浠驇r石上,就算是寄名給它們了,小孩稱古樹或巖石為“親爺”。 每逢過年時,小孩在正月初一要給古樹或巖石拜年,也就是在古樹或巖石前放一掛鞭炮,再向古樹或巖石。小孩成年后,這種禮節(jié)就免了。 將名寄給古樹或巖石,省去很多的人情來往,也節(jié)省了很多開支,同時還有很好的寓意,是舊時農村大多數(shù)比較貧困家庭喜歡的一種方式,當然也有一些富裕家庭喜歡這種方式。 現(xiàn)在農村年輕父母喜歡用簡單的方式處理問題,如果非要給孩子寄名,兩種方式相比,他們大多選擇把孩子寄名與物這種方式。 從寄名給人的角度來看,這也是當今農村寄名越來越少的一種原因。 總而言之,現(xiàn)在農村認“干親”也好,認干爹娘也好,寄名也罷,越來越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還是留在農村的人越來越少。農村留不住人,不僅認“干親”的傳統(tǒng)習俗越來越淡,其他農村習俗也正在退出或者已經歷史舞臺,這是農村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