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這樣想,奮斗了大半生,拉扯大了兒女,也牽手老伴,還有了一班朋友。這晚年,就應(yīng)該會幸福美滿了吧。 可是很多人的晚年,一點都不如意,他們還在拼命找朋友,也指望不上兒女,老伴也會先走一步。 沒有了兒女的陪伴,老伴過世了,朋友也漸行漸遠(yuǎn)了,孤獨的滋味就來了,太難受。 看看周圍,也有一些老人,他們并不 害怕孤獨,反而把獨處當(dāng)成享受。人與人的關(guān)系,都是很自由的,可聚可散,了無牽掛。 《新約全書》中說:“給予比接受更為有福?!?/span> 誠然,若一個人明白了以下三點,一切都可以釋懷,幸福自來。 01 生兒育女不是為了養(yǎng)老,是為了把愛給兒女。 如果說“生下兒女,是為了給自己養(yǎng)老,是動機不純”,很多人是不會服氣的。 他們認(rèn)為,生兒育女的時候,耗費了自己大部分的積蓄,又耗費了很多的精力;后來又幫忙帶了孫子,這兒女反哺自己,不是應(yīng)該的嗎? 接著,他們又拿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的道理,來說教兒女。 若是遇到不能常常陪伴自己的兒女,這就情緒爆發(fā)了。逢人就說,兒女多冷漠,娶了媳婦忘了娘;自己的一生多悲催,居然養(yǎng)了白眼狼。 認(rèn)真思考一番,就會發(fā)現(xiàn),烏鴉和羊之所以反哺父母,是他們的本性。 人也有反哺父母的本性,只是很多父母沒有在意。 把記憶拉到兒女幾歲的時候。若父母走快點,不管孩子。孩子一定會追著父母跑,還哭泣,擔(dān)心父母會丟掉自己。這就是“反哺的本性”。 那什么時候,兒女把本性弄丟了呢? 其一,兒女的反哺,和父母的期待、索求不對等的時候,兒女就會慢慢收起自己的本性。畢竟,父母要的,兒女給不了那么多。 其二,兒女有自己的想法,希望去什么地方定居,從事什么行業(yè),去和誰談對象,父母根據(jù)自己的想法,否定了兒女的想法。這就把兒女對父母的好感,慢慢消耗了。 如果父母按照兒女的本性去培養(yǎng),兩代人的感情就好多了。父母一直幫助兒女,兒女能夠回報多少,都是令人欣慰的,那么兒女回報的時候,才有積極性。 真的,誰都怕遇到不領(lǐng)情的父母。 事實上,兒女成長的過程中,一直在反哺父母,只是父母把其當(dāng)成理所當(dāng)然,還嫌棄太少了。 兒女出生,是父母結(jié)婚后,多了一種愿望;兒女成長的時候,讓家里亂糟糟的,這是家庭多了煙火氣;兒女長大后,遠(yuǎn)離家鄉(xiāng),讓老人心中多了一份牽掛,也盼望重逢。這都是反哺啊。 02 交友不是為了得到幫助,而是為了互助。 和我同住一個小區(qū)的劉大爺,五六十歲的時候,和鄰居是沒有什么交情的。 劉大爺七十多歲,跌倒一次,然后靠輪椅出門。他每次出門,都會敲鄰居的門,要鄰居幫忙推一把輪椅。 時間長了,鄰居就不太樂意了。 是啊,人老了,總是需要那么幾個人來照顧的。但是這些照顧老人的人,曾經(jīng)得到老人的照顧嗎?這還要捫心自問。 所有的感情,都是一種雙向奔赴,不是社會上的年輕人,就應(yīng)該照顧老人。 記住,社會上的年輕人,只是照顧值得照顧的老人。 老人身體好,也不要忙工作的時候,是幫助他人最好的人生階段。 看過一位腸胃不舒服的老人,住院的時候,主動幫助一位截肢的老人。他們成為了病友,互相鼓勵,病房里也多了歡聲笑語。 看過一位勤勞的老人,把樓梯間打掃干凈,還問一問鄰居,有沒有要丟的垃圾。老人成為了鄰居心中的好人。后來,老人走不動了,大家都會幫老人買菜,收衣服。 看過一位早起的老人,在小區(qū)門口的站臺,引導(dǎo)孩子排隊上學(xué),之后他才坐公交去公園里鍛煉。孩子們長大了,把看望老人,當(dāng)成了習(xí)慣。 人到晚年,真正的朋友,不是曾經(jīng)認(rèn)識的那些利益之交,而是身邊的病友、鄰居、在家附近的晚輩。只有距離近的人,才是感情深的人。而這份感情,一開始是老人用心付出,換來的。 人啊,你不舍得給人玫瑰,那么也因此不讓自己的手,留下余香。 03 晚年的福報,不是晚年才有的,是上半生的留下的因果。
不管什么年紀(jì),都要學(xué)會“未雨綢繆”,別等自己很老很老了,才想起什么來不及。 晚年的幸福,不是忽然冒出來的,是從中年的時候,就開始積累的。 第一,有了養(yǎng)老保險,才有了退休金,晚年的經(jīng)濟(jì)不太緊張。 第二,過勤儉節(jié)約的生活,才有了存款,晚年的大病,不那么著急。 第三,一直善良,才有了晚年的善報,給自己樹立的高大的形象。 第四,一直保持青春的熱情,才有了晚年積極向上的生活,一點陰霾都沒有。 你什么都不付出,還指望社會幫養(yǎng)老,鄰居搭把手,兒女?;丶铱纯?,這不是無根之木嗎? 事實上,一個人很老了,走不動了,也可以愛別人,幫助別人。比方說,對身邊的人多一些微笑,對喂飯的人說句“謝謝”;告訴同類型的人,自己對病情控制的經(jīng)驗。 04 要明白,周圍的人,只是你生命中的過客,包括老伴和子女,親戚朋友。 任何人從你身邊經(jīng)過的時候,都能客客氣氣的,那么你的生命,也會暖暖的。 最好的福氣,不是幸福美滿,而是“福不享盡”。 把以上三點搞懂了,內(nèi)心就會通透起來,晚年的日子好過多了。 生活再難,微笑是最好的解藥。 作者:布衣粗食。 關(guān)注我的文字,走進(jìn)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