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 老婆的外婆突然去世了, 我們一家人上班的、上學的立即請假, 開車4個多小時回去參加葬禮。 依稀記得, 上一次參加葬禮, 大概是快20年前我的爺爺去世, 那年正逢高考, 也是急忙請假回去, 家里人用傳統(tǒng)的風俗儀式, 把爺爺安葬在他生前選定的地方--與他的媽媽合葬。 爺爺去世讓我很難過, 世界上少了一個愛我的人, 我還沒來得及有能力為他付出, 雖然他從未提及過。 后來這些年, 我似乎沒有參加過親人的葬禮了, 這應該是一件幸運的事, 所以這次奔喪, 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帶著什么樣心情回去的。 老婆的外婆80了, 這個歲數(shù)也算是高壽了吧, 老人家年輕的時候, 家里條件比較差, 含辛茹苦將三個孩子養(yǎng)大, 非常的不容易。 年輕時候吃的苦, 讓外婆養(yǎng)成了勤儉節(jié)約的習慣, 這是一個好習慣, 但有時候也可能不是。 記憶中每次和老婆回家, 我們都會去看望外婆, 但是每次老婆都有一種想快點走的感覺, 我也一樣是這種感覺。 外婆會很慈祥地迎接我們, 關心我們的生活和家庭, 可是聊不到幾句, 她就會開始訴苦, 說自己大腿很疼、睡下了起不來、誰誰誰很“造業(yè)”(可憐)等等, 除此之外就沒有什么別有趣的事情可聊了, 從十幾年前認識我老婆開始就是這般場景。 從感情上來講, 老婆是很想對外婆好、多陪陪她的, 就算說說話也好。 可是事實上總有一些因素會成為阻隔, 無法逾越。 外婆60多歲的時候, 身體出了問題, 她的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都勸她做手術治療, 消除病痛折磨。 基于怕花錢多了給子女增添負擔的樸素心里, 外婆一直沒有接受, 寧愿自己日復一日地忍受著疼痛和行動不便。 不管怎么勸不管誰來勸, 外婆都依然選擇忍耐。 但是無盡的疼痛, 還是讓外婆忍不住表達出來, 身體的不便也讓她更加期待子女的守護。 外婆給人的第一印象里總會有“這是一個可憐人”, 這種印象, 來源于病痛的折磨, 也來源于她不斷的絮叨。 外婆就是一個操勞的長輩, 一輩子的心思精力都在子女身上, 精神上的需求也毫不例外地要在子女身上獲取。 即使到了老年, 也依然保持著對晚輩絮絮叨叨的關愛, 以及堅持不向子女索要物質上的支持。 老人家希望用毫無保留的付出換取子女的精神回報。 這種精神依賴, 讓人喘不過氣來, 物質上的抵制, 也讓人無所適從。 子女想對外婆好, 外婆不接受他們的方式, 外婆又想子女對她好, 子女卻不知道該怎么對她好。 就這么個奇怪的循環(huán)。 很別扭, 卻又一直這么扭著, 最終導致雙方都不能得償所愿。 人老了, 真的不要再嘗試教子女怎么做, 也不要幻想子女什么都聽自己的, 更不要去違逆子女的孝心, 多努力去接受吧。 讓自己身體上更舒服, 讓子女精神上更輕松, 讓雙方的關系更松弛, 大家都得到正反饋, 感情才會越來越深, 老年生活才會更加適得其所。 說了這么多, 可能沒有換位思考, 沒有從老人的經歷中去理解她包容她。 可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 每個家庭都是獨立的經濟體。 過度的物質或精神索取對對方都是不禮貌不公平的。 索取有度, 索要有方, 才能持久。 包容和理解應該建立在自身能力和條件的基礎上, 沒有底線最終會導致意料之外的結果。 長者總是習慣給予后輩物質財富而后索取精神撫慰, 從子女小的時候開始, 傾盡全力培養(yǎng)他們成才, 成為自己的驕傲, 就達到了精神撫慰的最大滿足。 當子女長大成人后, 對父母的需求越來越少, 陪伴的時間也越來越少, 老年人的精神狀態(tài)變逐漸下降, 為了維持自己的精神, 老年人逐漸走上了錯誤的索取道路。 尊重子女的意見, 接受子女的好意, 沒什么不好意思的, 沒什么丟尊嚴的, 老年人應該有自己的生活, 事實上, 從出生開始, 人就應該先滿足自己, 取悅自己, 一輩子為自己而活, 生兒育女不過是人生中的重要經歷, 活著的意義絕不止于家庭, 而在于實現(xiàn)自己的心愿。 借用《明朝那些事》的結束語:成功只有一個——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過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