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夏天終於成了故事。 這個季節(jié),好吃的是果子,好看的卻是葉子,或許因思念太深,秋葉宿醉了自己。 北方的槭樹,銀杏,還有櫻樹,歷經夏的雨露,秋的風霜,歲月帶走了青澀,耗盡了豐腴,卻越發(fā)凸顯了葉的風骨,像一塊兒溫玉,除卻了毛石的外殼,露出鮮潤奪目的內芯,光之下,葉脈清晰,通靈碧透,抖落了所有的塵世鉛華。 一中街西路的櫻花樹,也在季節(jié)裏悄然變幻著色彩,晚春的一樹櫻花粉,初夏的嫩鵝黃,仲秋的濃蔭綠,寒霜浸潤了枝頭,她又用一抹漸變的濃金淺緗給人意外的驚喜。 大中藝術館,棕黃色的花牆掩映在銀杏和櫻樹的霞光裏,很是藝術,或是大師點化,或是上天造化,搭配才會如此恰如其分,隨季節(jié)而變,相互烘托,輝映成畫。 可能因為很少對公眾開放,很多人不知道聲名赫赫的“伏虎草堂”就在這條小街裏,其實也好找,有人編了順口溜兒:“南長城,北龍鳳,左一中,右八中,當間住的是大中”。 馮大中藝術館,也叫凹舍,是省內第一座以藝術家名字命名的個人藝術館,建築面積為3000㎡,據說當年還獲得了“WA中國建築獎”。 凹舍內部以竹林為中帶,劃為創(chuàng)作區(qū)、展廳和生活區(qū),是一個混合式的空間,若不是親友同僚,很難一睹芳容,讓伏虎草堂多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寶石藍的天空裏,葉子層層疊疊,深深淺淺,橘黃裏透著殷紅,讓本就充滿生命寓意的櫻花,有了延展的魅力,真的是春也櫻花,秋也櫻花。 秋,是夏的絕唱,也是冬藏新綠的又一個紀元。 草木涅槃,漢字,實在是造詣深厚文化,單解一個秋字,就秒懂了季節(jié)輪回的深意,歲月如一場絢麗的煙花,“禾”“火”加持,浴火重生,若是用心承之,又怎一個“愁”字了得。 秋,寒蟬依舊奮力攀援,為愛做謝幕前最淒美的詠唱,蒹葭蒼蒼,秋水湯湯。秋,本就是離別的季節(jié),果實熟透了掉在地上,蒲公英選在深秋的夕陽下,散開輕盈的傘翼,帶著對風和自由的渴望,飄向天空。 弘一大師那首被吟唱了一百年的《送別》,聽來依然深情,蒼涼。 一中街,郊外林深處,原是一座鮮為人知的國家糧食儲備庫,林木茂盛,一條不寬的水泥路蜿蜒而至,而今一中東校和改建中的八中,真的讓這裏成了另一種意義的“儲備庫”,變身為山城學子的搖籃,每年都有孩子躊躇滿志地走進這裏,也同樣會有一批孩子,像蒲公英一樣,載著青春的夢想遠去他鄉(xiāng)。 原以為,永遠會很遠,舉頭春夏,俯首秋冬,兜兜轉轉,不知不覺中白了少年頭。 路,還是那條路,只是寬了直了,人,還是那些人,只不過,不在青春,不在教室,或許,等著街口的紅燈匆匆上班,或許,圍在樹下,與幾個白髮的老叟,爭執(zhí)著如何跳馬,如何應對當下被將的棋局。 人總以為自己和群人不一樣,曲高和寡,走著走著才發(fā)現,只是路段遠近不同,認知不同,春花不識夏果,秋蟲不語寒冰,喜歡的,不喜歡的,都在彼此的生命中。 風起寒山,涼了夏,也冷了秋,歲月如來,光陰如去,沒有什麼花生來就是花,秋葉搖碎了夕陽,亂了念想,可青山依舊,衍水長流。 就把曾經說與風,說與樹,說與風中搖動的葉子,說與遠方的天際線,說輿狼奔豕突的流雲。 寒涼的季節(jié),沒有什麼抵得過一杯熱咖啡的誘惑了,升騰的香氣裏,適宜回憶,適宜放空,捧在手裡,就是當下的溫暖。 博物館後街,不知什麼時候,泊了一輛明黃色的咖啡車,晚霞為幕,皂莢樹,米色傘,小街無需音樂,已然就有了“馬友友”大提琴的韻味。 大黃車,醒目處印著:“乘熱拿鐵“,“無聲咖啡”,“咖啡苦,哪有生活苦”,無聲咖啡,無需刻意,瑰夏不語,暗香自來。 弘一法師說: “相逢的意義在於照亮彼此 不然的話 一個人喝茶也很浪漫 一個人吹風也很清醒 只要同行的時候是快樂的 就是好的相遇” 有時,走散的是人,有時,走散的是自己,也或許,丟失了原本屬於自己身體的一部分,觸覺,視覺,也或是聽覺,這個世界很多東西不能複製,比如愛輿被愛,比如幸福,健康,比如生命。 燈火闌珊,或擇一隅小坐,拿鐵撒上些許桂花碎,清甜,濃香,和著往事?lián)涿娑鴣恚镲L,秋雨都是江南。 |
|
來自: 禪風nzbcgz58kn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