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壁,是中國傳統(tǒng)建筑中的影壁,最初是由明成祖朱棣下令修建的,反映了當時帝王的權威和統(tǒng)治地位。最有名的是北京北海的九龍壁和山西大同代王府(明太祖第十三子代王朱桂府?。┑木琵埍?。宣化也有一個九龍壁,在熱鬧的宣府大街路北,不過這個九龍壁不是古物,是2001年建造的,九龍壁長24米,厚1.6米,高5.9米,由七彩琉璃構件砌筑而成,云騰龍飛,也很漂亮。壁前建有影池,河上七座石橋傲虹臥波,很多人在此流連。 其實,宣化有一個真正的寶貝——宣化五龍壁,它藏在宣化科技職業(yè)學院(東校區(qū))校園內(nèi),是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我們和學校保安說明來意,進行了登記,按保安指引的方向找到了這個絕美的磚雕五龍壁。五龍壁磚雕是原彌陀寺的一部分。彌陀寺建于元初,毀于元末,明宣德年間重修,后多次擴建,在宣化近百座寺廟中名氣高、年代早、規(guī)模大,民間還有“先有彌陀寺,后有宣化城”的傳說。彌陀寺現(xiàn)僅存東跨院的正房和南房,作為寺的一個附屬裝飾性建筑,五龍壁磚雕的具體位置就在南房的硬山式坡屋頂?shù)纳綁ι?,磚雕坐東向西,高5.5米,寬4米,成為這座清代建筑的華麗裝飾。這座建筑就在進入校園右前方向不遠處,影壁旁邊離的很近的地方有個八角攢尖頂?shù)耐ぷ?,站在亭子里端詳這面被夕陽映照的光影流動的影壁,感覺它和周圍學校的環(huán)境有些違和,自己好像站在了穿越于古今的交界邊緣。這座影壁雕刻五條龍,是因為當時正值明朝第五位皇帝朱瞻基初登大寶,宣府知府與彌陀寺住持為表示忠于新任皇帝,決定修建這座五龍壁。五龍壁磚雕的主體圖案是雕刻于方磚上的五龍圖,上方祥云朵朵,下方波濤滾滾,祥云、波濤和巨龍相互呼應,彼此烘托。除五龍圖外,還有很多獨立成畫的小型圖案:須彌座中的束腰上雕刻著或蹲、或臥、或走、或跑的各種走獸;護欄上雕刻有喜鵲登梅、鴛鴦戲水、猴子摘桃等圖案;兩側雕刻有石榴花、荷花、牡丹花、蓮花等花卉圖以及寶瓶圖;斗拱旁邊雕刻有團龍圖、法輪圖。滿滿的圖案卻并不顯擁擠,磚雕形象生動,線條流暢,立體感很強,活靈活現(xiàn)。【本號第612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