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是做早期中國考古研究的。所謂“早期中國”,大體上是指秦始皇以前或者漢代以前的中國歷史,基本限于從新石器時代到戰(zhàn)國或者秦漢。書中與我研究相關的有六大遺址,我想通過這六大遺址、從五大方面,給大家串連起中國古代早期文明史中,東亞大陸從新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究竟發(fā)生了怎樣的大變局。狹義的人類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300萬年前后;而廣義的人類起源是從距今700多萬年到600多萬年人猿的出現(xiàn)開始的。作為一個大的歷史節(jié)點,在大約距今25萬年到20萬年的時候,智人——也就是現(xiàn)代人的直系祖先開始出現(xiàn);到了大概距今10萬年前后出現(xiàn)了第一個大的潮流——人類潮(人類出非洲)。這是分子人類學為我們勾畫出的一個大致的發(fā)展脈絡。世界上現(xiàn)有的人類基本都是來自共同的祖先——他們生活在非洲。距今10萬年前后他們多次出非洲,完全是因為氣候的變化,因為非洲有火山噴發(fā),可以使智人度過難捱的冰期,適合人類生存。隨著氣候轉暖,人類的足跡在幾萬年的時間內幾乎遍布全球。到了距今10000年前后出現(xiàn)了第二個大潮流——農業(yè)潮。那時在全球的一些主要地點開始出現(xiàn)農業(yè),并開始出現(xiàn)定居。人類發(fā)展到現(xiàn)在,一切的基礎都起源于農業(yè),沒有農業(yè)就根本沒有我們當代人類。第三個大的節(jié)點是大約距今5000年前后開始出現(xiàn)的青銅潮。這個節(jié)點非常重要,因為這是人類第一次開始利用金屬并且生產出了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的物質(青銅是合金)。第四個節(jié)點,距今500年前后,大航海時代開始。在這之后人類歷史進一步加速。到了大約距今260年前后,遍布全球的工業(yè)潮開始到來。第五個節(jié)點,距今約70多年前,信息化大潮出現(xiàn),一直到現(xiàn)在我們仍然處于這個大潮之中。可以看到,從5000年前的青銅潮到現(xiàn)在的信息化大潮有一個很明顯的大提速。因為人類發(fā)展史有一個大提速的狀態(tài),所以我說史前時代是悠長的。什么叫史前?現(xiàn)在約定俗成的定義是文字產生之前的歷史叫史前。所以我們常說的歷史是狹義的歷史,有文字的歷史叫歷史。實際上沒有文字的歷史也是歷史,但是我們的前輩管沒有文字的歷史叫史前史。所以歷史時期是非常短暫的。從學理上可以提出一個問題:為什么我們對文字產生以前的歷史不太清楚且時間框架也比較粗獷?因為沒有當時的文獻記載,所以好多東西說不清楚。因此我們就引進了“史前”這個概念。 中國是在什么時候進入了有文獻記載的歷史時期呢?我個人認為應該是起始于距今3300年的殷墟時代。因為那個時期成系統(tǒng)的甲骨文開始出現(xiàn),甲骨文可以自證歷史。甲骨文背后的人群族屬和王朝歸屬是殷商,商代晚期再往前就撲朔迷離了,因為沒有文字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需要靠考古學家來建構歷史的框架??脊湃擞虚L處,也有短處??脊湃松瞄L宜粗不宜細地對歷史文化發(fā)展進程進行長時段觀察,不擅長具體歷史年代、具體歷史事件和具體人物的把握。我們就把整個大歷史分成史前和歷史兩大階段,有學者在這中間又加了一個概念,叫“原史時代”。原史時代是指那些已經出現(xiàn)了文字但又不足以解明當時的歷史發(fā)展狀況,或者當時沒有文字但是后人有追述性記載的時代。之所以提到這一概念,是因為這恰好與中國歷史大變局有著密切關系。根據(jù)我國的時代劃分方案,我們可以看到從新石器時代末期到青銅時代早期大體上處于原史時代,或者說是從原史時代往歷史時代的過渡時期。史前、原史和歷史這三個階段的劃分是跟當時文字的有無及使用狀況相關聯(lián)的。因此我們將最初描述的沒有文字的新石器時代稱之為史前時代。中國是世界上少有的文獻資源特別豐富的國度,在比較早的時候我們就有文獻記載了。文獻記載告訴我們有夏商周,所以史前之后就是夏商周等具體朝代。考古學家通過物質遺存把歷史分成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通過有沒有當時的文字文書,分為史前時代、原史時代和歷史時代。剛才說的是文字和文書,現(xiàn)在從物質文化的角度來看大變局。大家都知道“帛”指絲綢,中國是著名的絲綢大國,絲綢發(fā)展的歷史源遠流長。從玉帛古國到青銅王國,古人所采用的奢侈品質料變了,國家形態(tài)也跟著變了。根據(jù)物質文化上的大變革,這六大遺址可以這樣劃分。剛才已經提過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仰韶文化在距今7000年開始到距今5000年或稍后的這段時間里,屬于新石器時代的農耕村落。良渚是東亞大陸新石器時代玉帛古國的典范,玉器非常發(fā)達。絲綢在比較早的時候就已經出現(xiàn)了,良渚時期當然已經有了。良渚是非常典型的、完全不知道金屬文明和青銅器為何物的、分布于東南地區(qū)的一個古國。后來又有了陜北地區(qū)的石峁古國,它們三個屬于新石器時代。從二里頭文化開始,古代中國進入了青銅時代。這個時期青銅開始從外面?zhèn)魅耄泊笾率菑倪@個時候開始,國家的狀態(tài)也開始復雜起來。二里頭成為中國最早的廣域王權國家,開始擺脫了之前仰韶文化晚期和良渚文化的小國寡民狀態(tài),進入了以中原為中心的王朝時代,長達2000年之久。后來中原成了整個中國古代王朝文明的主流。在二里頭文化之后,在考古學上有二里崗文化,我們一般管它叫商代早期文化。再后來就是殷墟,它是興盛發(fā)達的中國青銅禮樂文明的典范;還有和殷墟同時期的三星堆文化晚期,它呈現(xiàn)出了另外的具有自身特色的青銅文明的樣貌。早期中國大體走過了這樣一段歷程。從考古學家畫的良渚文化貴族墓出土的器物組圖可以看到,貴族王墓里的陪葬品以玉器為主,還有其他的一些精致的陶器、漆木器等奢侈品。因此甚至有考古學家認為中國青銅時代以前有一個玉器時代。考古學家繪制的貴族墓隨葬品組圖 可能有人會問,為什么石器時代現(xiàn)在又說是玉器時代?實際上,石器時代是指主要用石頭來做生產工具和農具的那段時期。當然有的工具也是用骨頭和蚌殼等做的,但因為石頭保存得特別好,我們看到的以石器為多,所以我們稱之為石器時代。其實玉也是一種石頭,中國古人講“玉者,美石也”,但玉通常是用來作為貴族奢侈品使用。甚至在中國古代禮樂文明中使用的禮器,玉器也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后來的青銅器也是禮器,而早于青銅器的禮器以玉器為主。所以有學者稱為玉器時代,這也是合理的。 在青銅器出現(xiàn)之前,早期中國玉器獨霸天下,之后便進入了青銅時代。從二里頭時期丑小鴨式的中國最早的青銅鼎、青銅爵,到后來殷墟燦爛的青銅文化,再到西周時期進入巔峰的青銅文明,到了春秋甚至戰(zhàn)國初期依然有興盛發(fā)達的青銅文明。一般認為戰(zhàn)國時期開始進入鐵器時代,早期中國也就接近尾聲了。接下來講一下青銅時代的青銅文明。青銅技術是從外面?zhèn)鬟M來的,剛剛在第一大部分提到過人類出非洲,人類出非洲之后的第一個大十字路口是地中海東岸,也就是現(xiàn)在的西亞地區(qū)。在那個地方最早出現(xiàn)了青銅,之后一點點向外輻射。那個地方青銅時代的出現(xiàn)比我們要早1000多年,所以我們一般認為青銅在當時是作為一種高科技向外輻射,逐漸傳到了東亞地區(qū)的。距今3700年左右的二里頭時代,中國進入了青銅時代;到了殷墟和西周時期,青銅文明進入鼎盛時期。盡管中國的青銅冶鑄技術是從外面?zhèn)魅氲模亲畛鯊耐饷鎮(zhèn)魅氲募夹g是非常簡單的,到了中原之后就被本土化并有了創(chuàng)新。古人開始用復雜的模范來鑄造青銅器。這套高科技被我們的祖先所掌握,因此中國古代的青銅文明開始生根開花,到后來甚至屹立于世界青銅文明之林。中國青銅冶鑄技術遠超出世界其他地區(qū)。各個時段總有一些高科技參與到人類生活中,這些高科技的出現(xiàn)使得我們的社會結構越來越發(fā)達,文明越來越發(fā)達。“聚落與社會組織的復雜化”這張圖大體上可以表現(xiàn)出這種狀態(tài)。新石器時代的早期,大家都是一般聚落也即村落,都是定居和農業(yè)。那個時候無論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還是聚落與聚落之間的關系,都沒有什么太大的差別。但是后來隨著人口的膨脹,人與人之間為了爭奪資源就開始出現(xiàn)摩擦和沖突。隨著社會開始復雜化,就出現(xiàn)了人上人,小聚落之上出現(xiàn)大聚落。社會從氏族發(fā)展到部落,從部落再到酋邦,然后開始出現(xiàn)早期國家和更復雜的廣域王權國家,之后出現(xiàn)帝國這種龐大的政治體。聚落與社會組織的復雜化 剛才在“從玉帛古國到青銅王國”這一部分中提到了聚落,從最初沒有城市,到后來城市出現(xiàn)。它是如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呢?中國是一直就有的嗎?幾千年來它是毫無改變的嗎?非也。任何歷史事物,都有一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過程,國家也不例外。在距今4000多年到距今3000多年中原王朝誕生之前,甚至一直上溯到良渚時代、仰韶文化晚期,整個東亞大陸都呈現(xiàn)出一種群龍無首、小國寡民的狀態(tài),我把它稱為均質小共同體的共存競爭。這個時代根本沒有核心可言。那個時期東亞大陸的范圍相當于現(xiàn)在的歐洲;國際關系政治局勢也跟現(xiàn)在的歐洲一樣,是一個個小國,而沒有一個龐大的政治體。所以我稱之為“王朝誕生傳說地,并無王朝大氣象。”在文獻記載中,夏王朝距今4000年以前就出來了,而在4000多年以前,是否已有一個能夠被稱為王朝都城的遺址出現(xiàn)呢,我個人認為還沒有。在傳世文獻中,王朝誕生傳說地是中原一帶,而中國的“中”應該是中央之城和中央之邦,但當時從山東一直到中原腹地這一片都是小國寡民,并沒有出現(xiàn)一個能被稱為王朝的大的政治實體。通過一張圖我們可以看到,距今4000多年以前,當時的人們?yōu)榱吮苊馔鈹硞﹂_始建筑城墻,但他們建筑的城區(qū)都非常小,面積多為十幾萬平方米,甚至幾萬平方米。龍山時代“小國寡民”的態(tài)勢(錢耀鵬,2001) 到了二里頭時代,才有像二里頭遺址這樣的超大型中心聚落出來,這時候才初具王朝氣象。距今3700前后,中國進入青銅時代。青銅文明散發(fā)出巨大能量,都邑也開始龐大化。我管它叫史上空前大提速,在短短幾百年的時間里,從二里頭都邑的3平方公里發(fā)展到鄭州商城的約13平方公里,再到殷墟的36平方公里。青銅時代的到來結束了幾千年以來悠長緩慢的以小國寡民為主的新石器時代。在青銅時代都邑也開始龐大化?;趯υ缙谥袊汲菭顩r的梳理,我自己提出了一個明確的觀點,叫“大都無城”。有朋友或許讀過三聯(lián)書店出版的我的“解讀早期中國”叢書,一套四本,第一本是2009年出版的,2021年出齊。其中第三本就叫《大都無城——中國古都的動態(tài)解讀》,主要內容就是給大家講述以早期中國為主的古都發(fā)展脈絡。早期中國最初是城邑林立、小國寡民的狀態(tài);從距今3700年的二里頭開始一直到東漢這將近2000年的時間里,有三分之二的時間大都無城(也就是龐大的都邑)都是不設防、沒有外郭城的。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我甚至說這可能顯現(xiàn)了當時華夏族群處于上升期的一種文化自信。因為這些不筑外郭城的時間段都是國力強盛時期。越是國力強盛,越不筑城。這就像我們現(xiàn)在說的,解放軍是我們的鋼鐵長城,并且跟周邊關系非常好,“講信修睦”,在這種情況下根本沒有必要把自己圍起來。所以我說不筑外郭城是給人一種文化自信的感覺。“大都無城”的鼎盛期(二里頭) 但是從漢代之后一直到明清北京城,一直都是城郭齊備,這整個歷史時期都有外郭城的存在,我稱之為“后大都無城時代”。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呢?北大的歷史地理學教授李孝聰先生說,恰好從這個時間段開始,北方少數(shù)族群紛紛入主中原定居,統(tǒng)治廣大的華夏族群和漢族人,于是他們進行了壁壘森嚴的城市規(guī)劃。從北魏的鮮卑族到元代的蒙古族,再到清代的滿族一直是這樣一種狀況。我們很難說,這是不是少數(shù)族群入主中原之后的文化不自信呢?洛陽漢魏故城所見大中軸線的從無到有(左:東漢;中:曹魏—西晉;右:北魏) 剛才已經提到過,從二里頭到秦漢一直都沒有外郭城;從曹魏到明清則是城郭齊備,且有縱貫全城的大中軸線和嚴格意義上的里坊制,這些都是為了加強管理,同時也反映了當時都城建設中注重禮制的特點。通過一張圖我們可以看到,在悠長的史前時代,東亞大陸的這些帶城墻的早期城址中,有一些是中心聚落,這其中有些比較大的中心聚落可能就是最早的都城。這些城址都是因地制宜的產物,不求方正。我將它們分成了三個類型:最南面的長江流域江南水鄉(xiāng),是水城;中間黃河中下游一帶的黃土高原區(qū)域,為土城;北面的內蒙中南部到晉陜高原,是石城。首先是水城的典范——良渚遺址群,它位于現(xiàn)在的浙江杭州郊區(qū)。那時已經出現(xiàn)了世界上最早的水壩。因為良渚遺址是稻作農業(yè),居民主要以種水稻吃大米為生,所以對水特別敏感,因此他們建立水壩來保衛(wèi)自身安全,有利于水稻生產。根據(jù)前面提到的,我們知道良渚屬于史前時代,沒有文字發(fā)現(xiàn),是完全靠考古人的努力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一處重要遺址。接下來是最北的石城代表——陜北地區(qū)的神木石峁城址,它是當時面積最大的城址,有400多萬平方米。石峁城址山巒起伏且空間寬闊,可以用來養(yǎng)牛羊。陜北地區(qū)和鄂爾多斯地區(qū)本身就是半農半牧地區(qū),養(yǎng)殖牛羊在石峁文化時期就很興盛了。最后是中間的土城——中原地區(qū),這是后來“最早的中國”——廣域王權國家出現(xiàn)的地方。當?shù)氐南让窈煌林牵脙蓷l木板中間隔出來的空間放土,再用夯具一夯,便形成了土墻。這種建筑方法一直保留到現(xiàn)在,像福建土樓就是用夯土筑的,這其實是客家人從中原帶過去的城墻建筑技術。除了夯土筑城之外,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土城都建得方方正正。像剛才提到的水城良渚是接近圓形的,石峁遺址屬于不規(guī)則形,而這些土城方正而規(guī)矩。中國人往往講究“方正”代表規(guī)矩和禮法。圓形是從自然界來,比如樹木是圓形,好多東西是圓形,但是方形的東西顯然是人工的,它代表人為的考量,具有一定的方位觀念,后來的廣域王權在這個地區(qū)出現(xiàn)并非偶然。從新石器時代開始,中原地區(qū)就已經出現(xiàn)了方正的城池和一定的規(guī)劃考慮,這與中原地區(qū)地形平坦和版筑技術的使用有關,從總體上來看還是因地制宜的產物。在二里頭文化時期,中國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網出現(xiàn)了。這里有中國最早的、與紫禁城一脈相承的宮城,我們甚至可以說它是中國最早的紫禁城。方正規(guī)矩、坐北朝南、中軸對稱、封閉式建筑、土木結構……縱貫整個中國古代文明史的這些要素開始出現(xiàn),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都邑規(guī)劃。二里頭是中國最早的、有明確規(guī)劃的都城。二里頭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這些“中國之最”前無古人,且往后開啟了諸多制度甚至整個政治文明的先河,包括禮樂制度、都邑制度、宮室制度等等。這是二里頭的重要地位。關于建筑軸線,可以上溯到距今五六千年以前的仰韶時代,那個時候只有單體建筑軸線;到3000多年以前的二里頭時代,出現(xiàn)了宮室建筑群軸線;再到曹魏時期,出現(xiàn)了縱貫整個都邑的中軸線。這是一個中國軸線不斷放大的過程。古代中國從一開始的滿天星斗、沒有核心,到后來核心出現(xiàn)又是如何發(fā)展的呢?最初廣袤的東亞大陸是沒有一個可以被稱為“中國”的政治實體的。位于東南方向的良渚以及凌家灘等這幾個早期遺址都屬于玉器文化,他們都不知道青銅為何物;隨著時間偏晚,地理位置也偏向西北,黃土高原上的陶寺遺址和石峁遺址受到歐亞大陸青銅文化的影響,他們也開始有冶銅技術。但那時候都是小國寡民,我們稱之為古國時代。從二里頭開始,到二里崗、殷墟,中原地區(qū)大的核心文化開始出現(xiàn);但是三星堆不屬于中原王朝文明。這也顯現(xiàn)出了整個華夏族群和華夏文明的多元一體。三星堆所處的“月明星稀”的時代我們稱之為有中心的多元。那時的中原雖已有中心,但周圍地區(qū)的狀態(tài)還沒有形成一個大中國。下面這張圖非常便于我們理解整個華夏族群是如何從一開始的多元到后來形成初步一體的王朝中國的歷史樣貌。“多元一體”在龍形象上也有所呈現(xiàn)。大家都知道中國是龍的國度,我們是龍的傳人。最初仰韶、良渚、龍山時期的龍形象各不相同;但是到了二里頭時期,龍形象開始逐漸地整合化、規(guī)范化,開始形成獸面紋,這就是廣義的龍形象,并且影響到后來商周青銅器上的獸面紋的母題。因此,從龍形象上看也有一個從多元到一體的演化脈絡。 關于中原中心時代,我們可以看到從二里頭開始,到鄭州商城和安陽殷墟所代表的商王朝,再到西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以及宋代的開封汴梁,都是在中原建都的。只有到宋代之后的元明清,整個中國古代都城才移出了中原,定都在中國東部,在北京、南京、臨安(杭州)這一帶南北搖擺。這就構成了整個中國文明史的大脈絡,中原中心時代從二里頭一直到北宋,延續(xù)了兩千多年的時間。如果把中國古代文明分成三大階段的話,第一階段(從仰韶到龍山時代)是邦國(古國)時代或者酋邦時代,指的就是小國寡民的時代。第二階段是王國時代,也叫邑制國家時代,指的是夏商周三代王朝。如果說前面的小國寡民是無中心的多元,是滿天星斗的時代,從二里頭開始便是進入了有中心的多元,進入到一個月明星稀的時代。第三階段是以秦漢王朝為契機,進入了帝國時代,我們稱之為一體一統(tǒng)化的時代。這里有兩大節(jié)點,第一大節(jié)點是二里頭,第二大節(jié)點是秦王朝。二里頭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為它是中國古代文明史三大發(fā)展階段中的第一大節(jié)點,這是我個人的一個認識,很多學者也是這樣認為的,當然還有其他不同的看法。以一張年表作為總結,這張年表是前幾年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給出的關于長江黃河和西遼河一帶的考古學文化的年表,《考古中國》的總序中也有一張類似的年表。這張表從時間和空間上展現(xiàn)了這些具體遺址所見證的古代中國的大變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