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于萬歷三十七年,即1609年,在其五十五歲高齡之際,揮毫潑墨,創(chuàng)作了《岳陽樓記》。此作乃其在福建副使之職前四個月的閑暇時光中孕育而生。 董其昌的書法藝術(shù),深受李北海與米南宮之熏陶,其字體雄渾,筆勢遒勁而流暢。全篇數(shù)百字,一氣呵成,彰顯其深厚的書法底蘊。 《岳陽樓記》堪稱董其昌生平最具代表性的行書杰作,集晉、唐、宋、元等歷代書法之大成。其筆力雄健,風(fēng)格從容自若,既蘊含米芾之骨氣,又透露出超凡脫俗之志向。 此作現(xiàn)珍藏于故宮博物院,曾為清初六大家之首王時敏所珍藏。 董其昌出身寒微,三十四歲中進(jìn)士,仕途順?biāo)?,歷任南京禮部尚書、太子太保等要職。他才華橫溢,思維敏捷,精通禪學(xué),擅長鑒賞與收藏,精于詩文、書畫及其理論,堪稱晚明時期最杰出、最具影響力的書畫家之一。 以下是《岳陽樓記》的高清圖: 以下是《岳陽樓記》原文內(nèi)容: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yuǎn)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fēng)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是進(jìn)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 噫!微斯人,吾誰與歸?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范仲淹借作記之機(jī),含蓄規(guī)勸滕子京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試圖以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濟(jì)世情懷和樂觀精神感染老友,這是本文命意之所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