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公園,與勝利公園同期修建,為何一座聲名遠播,而另外一座則蹤跡全無?當年,為何同時規(guī)劃兩座公園?東公園又是在怎樣的時代背景下,黯然退出了歷史舞臺?
撰文:老曹
編輯:袁娜 張新 校審:梁磊 消失的東公園■東公園舊址示意圖 ■1933年偽滿新京街區(qū)圖
今天的勝利公園,最早叫西公園,是長春歷史上第一座公園,因其歷史久遠、設施完善,深得長春市民的喜愛;而同期籌建的另一座公園——東公園,則幾乎無人知曉。
1905年,日俄戰(zhàn)爭后,戰(zhàn)勝的日本從俄國人手中取得了南滿鐵路的控制權。1907年,日本滿鐵當局在長春舊城西北的頭道溝一帶收購土地,建立滿鐵長春附屬地。當年,規(guī)劃滿鐵長春附屬地街區(qū)時,設計了東、西、南、北四個廣場(今站前廣場當年稱北廣場或大廣場),同時還設計了東、西兩座公園。 ■1932年 西公園(今勝利公園) ■1918年 東公園 1908年,滿鐵長春附屬地完成了主要街路的路型筑造,東公園的用地范圍也由此確定下來。東公園東起東三條街,西至東二條街,西南臨勝利大街,南到長江路,北至黃河路,占地14483.7平方米。 此時,滿鐵長春附屬地處于初創(chuàng)時期,先期建設主要集中在道路和上、下水道設施上,無暇顧及東公園的修建,直至1914年,東公園才開始動工建設。兩年后,園內(nèi)鋪設了幾條園路,修建了供游客歇息的八角涼亭,還補植了楊、柳、榆、杏等樹木。不過,由于園地陸續(xù)遭到侵占,游人也很稀少,設施簡陋的東公園開始日漸荒涼。 ■1918年 東公園
當年,通往長春商埠地和舊城的東斜街(今勝利大街)率先修建,帶動了附屬地的繁榮,東公園的位置也隨之成為當年的市街繁華地段。日本人稱其“頗有礙街區(qū)之格局,令人有豁牙露齒之感”, 影響街區(qū)的整體美觀。于是,1920年,滿鐵當局廢除東公園,將此地出租,在原來公園地帶修建了長春座、御大典紀念館(今人民藝術劇場)、正金銀行長春支店(今長春雜技宮)等建筑。 ■1982年 長春藝術劇場(原御大典紀念館) ■滿鐵長春附屬地 正金銀行長春支店(今長春雜技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