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宏宇 買定離手——這四個字,喜歡看古裝劇年代劇的,大概都不會太陌生。大抵,印象里,這四個字,都是賭場里莊家的吆喝聲。 賭場加古代或舊時代,很容易讓人覺得“涉黑”,因而,買定離手,就好像也成了“黑話”;但實際上,這四個字,到底算是“黑話”還是僅僅只是“行話”呢? 如果,在當代題材的影視作品中,也聽到了這四個字,會不會有違和感? (一)電視劇中的紕漏 最近看了部當代題材的電視劇,非要歸類的話,恐怕應(yīng)該屬于“情感”或說“愛情”題材吧。老實說,是沖著演員才去看的??赐晖蠡?,覺得上當了。不過,其中有個情節(jié),倒是又激起了筆直的“矯情”欲。 劇情大致是這樣的: 一個收破爛兒的農(nóng)村進城務(wù)工人員,以收購廢品的價格“進”了一批舊紙箱,發(fā)現(xiàn)里面有一方挺規(guī)整的硯臺;本來挺淳樸的他,因為遠在家鄉(xiāng)的兒子生病需要錢醫(yī)治,就揣起那方硯臺,尋摸到一個古玩店,以四千元的價格,將硯臺賣給了店老板。店老板當然是有些眼光的,這筆買賣穩(wěn)賺不賠;但的確沒想到,找專家一鑒定,居然是很罕有的寶貝! 專家估價四十萬元,店老板很快就以五十萬元的價格將寶硯賣給了喜歡書法和寶物收集的億萬富豪、劇中的男主人公。 很快,把寶硯無意間夾帶在廢棄紙箱中當破爛兒賣了的那戶人家,丈夫出差回來發(fā)現(xiàn)情況,就按糊涂妻子的指點,找到了那位收破爛兒的;后者老實承認了那方硯臺的存在,并說四千元賣了,錢給兒子治病用了;無奈中,在寶硯原主人的施壓下,找到四千元收購了寶硯的古玩店老板,要以四千元收購價購回寶硯。別說已然賣出,就是還在手里,古玩店老板也八九成不能夠同意。 于是,就有了其跟賣寶硯給他的收破爛人的“交涉”,交涉中,他很拽地質(zhì)問“淳樸”的收破爛人:有句話叫“買定離手”,聽沒聽過?這是規(guī)矩…… 額滴個神哪,古玩生意,買定離手!誰買?什么“離手”?離誰的手?結(jié)合劇情,僅從字面兒理解,買定離手,這臺詞,也是個“說不通”的“烏龍”! 不說“買定離手”的“最初”了,要說話就長了。就說賭場吧——這四個字,的確在舊時代的舊時代(王朝時期或說西方式的賭場還沒“入侵”的時代),幾乎是專屬于賭場的“術(shù)語”,談不到“黑話”,說是“行話”,也最多就沾一半兒的邊兒,因為從字面上很容易理解——在“定位押注”的賭博游戲中,賭注要放在選定的“大小邊”或“數(shù)格位置”,開彩前,組織一方會提示“買定離手”,意指下注人此時要確定下注的意志,并將手遠離已下的賭注,以防開彩時和開彩后擅自挪移。 這樣“解讀”下來,一目了然,買定離手,跟上述電視劇中的情節(jié),丁點兒不沾邊兒!非要用“老話兒”支撐上述劇情中古玩店老板對賣給他寶硯的收破爛人“原價購回”意向的駁斥,可以用另外四個字——銀貨兩訖。意思很簡單,買的付了錢,賣的交了貨,生意即告完成、結(jié)束,沒有找后賬這回事了。 這才是普遍適用的“規(guī)矩”。涉及到古玩或稱“老玩意兒”的買賣,還有兩個四字套話作為前后綴——不論來路,不追去向;合起來是:不論來路,銀貨兩訖,不追去向。 (二)“老玩意兒”是個無底溝壑 為什么要“不論來路”并且“不追去向”還夾個“銀貨兩訖”呢? 先說“銀貨兩訖”——任何以錢易貨(區(qū)別于以貨換貨)的交易,自古以來,就有三種模式,賒購、預(yù)購,和,銀貨兩訖。賒購是先拿貨過后付款,預(yù)購是先付款過后提貨;相對應(yīng)的,銀貨兩訖,可以指這兩種模式下交易的“最終完成”,也是指“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現(xiàn)金現(xiàn)購”模式。涉及“老玩意兒”或者其他貴重物品,通常(不排除個別特例),都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銀貨兩訖”模式。 在“銀貨兩訖”基礎(chǔ)上,“老玩意兒”的交易,之所以還有“不論來路”和“不追去向”的“規(guī)矩”,主要兩方面原因: 一,很多甚至是“大多數(shù)”、“絕大多數(shù)”向收購方“出手”的“老玩意兒”,都來路不正,或隱含難以啟齒的“苦衷”(比如家道中落、被訛詐急需用錢,等等),所以,出于“禮貌”和“安全”的考慮,收購方一旦決定收購,就不會追問物品的“來路”。 二,收購方會根據(jù)自身對“來路”及其“問題”的判斷,結(jié)合物品的“行市”等因素,將其適時售出,以賺取差價。所謂“不追去向”,是對最初售出者的“要求”——你的東西,就是賣給了我,至于我再賣給了誰,不是你該知道的。賣給了誰,這個信息當中,很容易就包括了賣出的價格。如果最初的賣出者知道了去向和二手售出價格,會生出事端。 如同前述電視劇的“烏龍”劇情:古玩店老板收購時,并沒問收破爛人硯臺是哪兒來的,至少沒直接問;但賣家一看就不是能有那種寶貝的人,也就是“來路不正”。這樣情況下,他只須大體判斷物品不是“贓物”,就可以放心收購??墒呛髞恚驗槭掌茽€人受到硯臺“原主人”的法律壓力(威脅、恫嚇要打官司索賠),不懂法、怕打官司,就找來其實是盜匪的鄉(xiāng)人助陣,古玩店老板迫于武力威脅,“供出”了寶硯“去向”,等于犯了“行規(guī)”,引發(fā)后來以五十萬巨款收購寶硯的男主人公遭遇綁架險境。 以筆者還算“不淺”的編劇經(jīng)驗來看,其實,古玩店老板的“人設(shè)”和圍繞“寶硯”的劇情,就全劇的情節(jié)線而言,都不是無可替代的。換句話也可以說,如果大體上都是“不懂”,拿“老玩意兒”說事兒、“逗”劇情,實在是昏招兒!因為,“老玩意兒”,是個“無底溝壑”! 不同于“現(xiàn)世”的金銀珠寶,老玩意兒、古董珍玩,無論收藏還是交易,都“水很深”,不知道、不明白的,真的是不能涉足。是“不能”!不是“謹慎”什么的。 舉例:前述“烏龍”電視劇劇情中,收破爛的無意間收到一方硯臺,拿去賣了,無可厚非;問題出在糊涂或說“馬虎”的賣破爛的硯臺原主人(實際是傳承人的妻子);收破爛的如果只把硯臺賣了幾十塊幾百塊,倒也“無妨”,但他賣了四千塊,明顯“溢出”收破爛的“正常值范圍”!拿了這個錢,就要有拿住這個錢的“命”或說“智”,被追問時,抵死不能承認“見到”。法理上,不承認“見到”,原主人要想追究ta,就得舉證,證明ta確實“見到”并“持有”;可ta承認“見到”而竟還繼續(xù)承認賣出,自然要被追究,舉證的責任,也因而轉(zhuǎn)移給了ta…… 說起來,好像要自我保護,就得“心夠臟”。至少,在“老玩意兒”這個無底溝壑里,是這么個“道理”。所以,善良加不懂,是不能浸淫的。不能!真的——不能!! (三)“老玩意兒”的民間“玩兒法”管窺 如前述,“老玩意兒”,很多甚至絕大多數(shù),都“來路不正”;但即便“不正”,也有程度上的區(qū)別。這就涉及到了“玩兒法”或說“道行”。 跟現(xiàn)世的金銀財寶相不同,“老玩意兒”的主要“變現(xiàn)”途徑,舊時代,大體有兩路:專門的收藏者(包括古玩店),和,當鋪。也收現(xiàn)世金銀財寶的當鋪,所有收購都是為加價售出,壓價“狠”自不必說,對于“老玩意兒”,還不會輕易就“收”,要有“明眼人”看準不是“土里來”的,才敢收。 土里來,說白了,就是盜墓的贓物。舊時,凡有“成色”的當鋪,都會重金雇傭甚至“根子上培養(yǎng)”很有道行的“業(yè)務(wù)經(jīng)理人”,北方叫“朝奉”、“大朝奉”。大朝奉的道行能高到啥程度呢?簡單比喻:一件物品,是直接盜墓所得,還是原本是盜墓所得卻已經(jīng)“經(jīng)手”,ta只要拿在手里把玩片刻,就能有個八九不離十的判斷。如果認定是“土里來”或?qū)嵲谀貌粶剩瑃a會“指點”持有者說:這東西,小店不好估價,但大體上,算是好玩意兒,您可以到哪哪哪問問看。這個“哪哪哪”,就是指專門的古董行、古玩店。至于具體是那家古董行、古玩店,是“親”還是“仇”,個中“道道”,全是“大朝奉”的“拿捏”。 古董行、古玩店,相比當鋪,對于“土里來”的老玩意兒,倒并非“絕對排斥”,因為經(jīng)營和盈利模式不同。當鋪收物件,分“活當”和“死當”,“活當”過后允許贖回,當然要加價,而且加的還不少,是變向的高利貸;拿“土里來”的東西當當兒的,都不是“活當”,所以,收了東西,就得想法兒加價售出,“土里來”的,他們不敢直接賣;倒不是因為“道德”、“節(jié)操”什么的,主要是萬一傳揚出去,其他生意不好做了。 相比而言,古董行、古玩店,就會不同,他們可以以更“權(quán)威”的“專業(yè)判斷”更加“狠”地壓價,低成本購得,會“收藏”相當長時間,“長”到跨輩,甚至當“傳家寶”、鎮(zhèn)店之寶,一直傳承,直到在“必須”、“不得不”時,賣給“遠客”或真正的“大手筆”收藏家。 除了家傳、意外獲?。ū热缜笆鰹觚垊∏樗埃┖捅I墓,老玩意兒還有個重要“來路”,就是“揀漏兒”。大多數(shù)今時的收藏大家,起步時,都多多少少靠的是“揀漏兒”,就是“有意識的意外獲取”。有意識,還意外?有點兒沒邏輯哈,舉例就明白了—— 比如,最典型的,逛地攤兒。不是一般的地攤兒,而是“黑市”、“鬼市”之類的,貨品來路十分復(fù)雜,不少都是盜墓所得或盜竊所得的“尾貨”——盜墓賊、盜賊,有意識、有目標地盜取,順帶“捎”一些“非目標”物品,為迅速銷贓,就很便宜賣給所謂民間收藏者。 這些所謂民間收藏者,其實是“有默契”的銷贓群體,大多不很懂行,只是憑對賣家也就是盜墓賊、盜賊的身份判斷,決定是否“出手”和以怎樣的價格“出手”。一俟到手,他們就會拿去“鬼市”、“黑市”成批擺攤兒售賣。往往,一攤子物件里,一件真正“像樣兒”的都沒有,只能糊弄糊弄不懂行卻想附庸風(fēng)雅的冤大頭;偶爾有一半件兒“真東西”,他們也大多心里沒數(shù),遇到懂行的,就會吃大虧。 懂行的人逛地攤兒“揀漏兒”,是“老玩意兒”行當里最多見的“玩兒法”,要領(lǐng)就一個:看中“真東西”,得不動聲色地低價買到手,不能“驚”了不懂行的賣主兒。至于怎么才能做到,就屬于“知道就知道不知道不能說”的范疇了。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zhuǎn)發(fā)和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