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李東垣升陽十七方規(guī)律(建議收藏)

 心靈與共xxdh95 2024-07-31
圖片

1、升陽補氣湯【來源】《內(nèi)外傷辨》卷中。

【組成】厚樸(姜制)1.5克 升麻 羌活 白芍藥 獨活 防風 甘草(炙) 澤瀉各3克生地黃4.5克柴胡7.5克

【用法】上為粗末。每服15克,加生姜3片,大棗2枚,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時大溫服。

【主治】飲食不時,饑飽勞役,胃氣不足,脾氣下溜,氣短無力,不耐寒熱,飯后昏悶,怠情困倦,五心煩熱。

2、升陽順氣湯【來源】《內(nèi)外傷辨》卷上。

【組成】黃耆30克 半夏9克(湯洗七次) 草豆蔻6克 神曲(炒)4.5克升麻 柴胡當歸身 陳皮各3克 甘草(炙) 黃柏各1.5克人參(去蘆)0.9克

【用法】上為粗末。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時溫服。

【主治】飲食不節(jié),勞役所傷,腹脅滿悶,短氣,遇春則口淡無味,遇夏雖熱,猶有畏寒,饑則常如飽,不喜食冷物。

3、升陽湯【來源】《仙拈集》卷二;

【組成】人參1錢,黃耆1錢半,川芎1錢半,當歸1錢半,升麻5分。

【加減】血虛,加白芍、地黃;血熱,加炒黃柏;虛熱,加炒干姜。

【主治】氣虛脫肛?!居梅ā克?碗,煎8分,食前服。

4、升陽滋血湯《蘭室秘藏》;

【組成】蝎梢2分,神曲末3分,升麻3分,當歸1錢,厚樸1錢,桃仁10個。

【功效】;升陽氣,滋血,益血,補血,利大便。

【主治】小兒腹脹,2日大便一度,瘦弱身黃。

用法用量;上都作1服。水1大盞,煎至半盞,去滓,食遠熱服。

5、補氣升陽和中湯【處方來源】《蘭室秘藏》卷中。

【藥物組成】生甘草1錢,酒黃柏1錢,白茯苓1錢,澤瀉1錢,升麻1錢,柴胡1錢,蒼術1錢5分,草豆蔻仁1錢5分,橘皮2錢,當歸身2錢,白術2錢,白芍藥3錢,人參3錢,佛耳草4錢,炙甘草4錢,黃耆5錢。

【方劑主治】風熱下陷,陽氣不行,閉目則渾身麻木,晝減而夜甚,覺而開目,則麻木漸退,久則絕止,常開其目,此證不作,懼其麻木不敢合眼,致不得眠,身體昏重,時有痰嗽,覺胸中常似有痰而不利時,煩躁,氣短促而喘,診得六脈俱中得弦洪緩相合,按之無力。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錢,水2盞,煎至1盞,去滓,空腹服。

6 、升陽瀉濕湯、升陽瀉熱湯;《蘭室秘藏》卷下;

【藥物組成】 青皮2分,槐子2分,生地黃3分,熟地黃3分,黃柏3分,當歸身4分,甘草梢4分,蒼術5分,升麻7分,黃耆1錢,桃仁10個(另研)。

【方劑主治】膈咽不通,逆氣里急,大便不行。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如麻豆大。都作2服,入桃仁泥,水2大盞,煎至1盞,去滓,食前稍熱服。

7、升陽散火湯(瀉火之劑)《脾胃論》方

 【組成】:柴胡、升麻、葛根、羌活、防風、獨活、炙甘草、生甘草、人參、白芍;

【煎服法】:每服五錢,加姜、棗煎。

  • 主治:

  • 1.治肌熱表熱,四肢發(fā)熱,骨髓中熱,熱如火燎,捫之烙手。

  • 2.此病多因血虛得之,及胃虛過食冷物,抑遏陽氣于脾土,并宜服此。歸經(jīng):此手足少陽藥也(三焦)

  • 方義:

  • 1.柴胡以發(fā)少陽之火為君。

  • 2.升、葛以發(fā)陽明之火,羌、防以發(fā)太陽之火,獨活以發(fā)少陰之火為臣。此皆味薄氣輕,上行之藥,所以升舉其陽,使三焦暢遂,而火邪皆散矣。

  • 3.人參、甘草益脾土而瀉熱,芍藥瀉脾火而斂陰,且酸斂甘緩,散中有收,不致有損陰氣而佐使也。

趣味記憶:胡風人生,割兩把草,燒兩把火。(胡-柴胡、風-防風、人-人參、生-升麻、割-葛根、兩把草-生炙甘草、燒-白芍、兩把火-羌活獨活)

8、升陽去熱和血湯;《蘭室秘藏》卷下。

方劑別名;除濕熱和血湯、升陽除濕熱和血湯、升陽和血湯、除濕和血湯、升麻去濕和血散、升陽去濕和血湯;

【藥物組成】 橘皮2分,熟地黃3分,當歸身3分,蒼術3分,秦艽3分,肉桂3分,生地黃5分,牡丹皮5分,生甘草5分,升麻7分,熟甘草1錢,黃耆1錢,白芍藥1錢5分。

【方劑主治】 陽明氣沖熱毒,腸癖下血,其血唧出有力而遠射,四散如篩,腸中血下行,腹中大作痛。

【方劑功效】升陽,去濕熱,和血脈。用法用量;上(口父)咀,都作1服。水4盞,煎至1盞,去滓,空心稍熱服。

9、升陽調(diào)經(jīng)湯;《蘭室秘藏》別名升麻調(diào)經(jīng)湯;

【組成】升麻8錢,葛根5錢,草龍膽(酒制)5錢,黃芩(酒制)5錢,廣莪術(酒洗,炒)5錢,京三棱(酒洗,炒)5錢,炙甘草5錢,黃連(酒洗)5錢,連翹5錢,桔梗5錢,生黃芩4錢,當歸梢3錢,芍藥3錢,黃柏(酒洗)2錢,知母(酒洗,炒)1兩。

【主治】瘰疬繞頸,或至頰車,此皆由足陽明胃經(jīng)中來;若瘡深遠,隱曲肉底,是足少陰腎經(jīng)中來,乃戊脾傳于癸腎,是夫傳于妻,俱作塊子堅硬,大小不等。

【用法用量】每服100余丸;一半作(口父)咀,每服5錢,若能食,大便硬,可旋加至7-8錢,水2盞,先浸半日,煎至1盞,去滓,臨臥熱服。

足高去枕仰臥,噙1口作10次咽之,留1口在后送下丸藥,服畢其臥如常。制備方法上另秤一半作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10、調(diào)經(jīng)升陽除濕湯【來源】《蘭室秘藏》卷中。

【異名】調(diào)經(jīng)升麻除濕湯(《蘭室秘藏》卷中)。 

【組成】當歸(酒洗) 獨活各1.5克蔓荊子2.1克 防風 炙甘草 升麻 藁本各3克 柴胡 羌活蒼術黃耆各4.5克

【用法】上銼如麻豆大,勿令作末,都作一服。用水9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空腹時熱服,待少時,以早飯壓之。

【主治】婦人飲食勞倦,心火乘脾,漏下惡血,月事不調(diào);或暴崩不止,多下水漿之物,怠惰嗜臥,四肢不收,困倦乏力,其脈緩而弦急,按之洪大。

 11、升陽除濕湯【來源】《蘭室秘藏》卷下。

【組成】蒼術3克 柴胡 羌活 防風 升麻 神曲 澤瀉 豬苓各1.5克 炙甘草 陳皮 麥蘗面各0.9克【用法】上都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時服?!局髦巍科⑻摑袷?,不思飲食,泄瀉無度,小便黃少,四肢困倦。

【加減】胃寒腸鳴,加益智仁、半夏各1。5克,生姜3片,大棗1枚。

12、升陽舉經(jīng)湯《蘭室秘藏》

【處方】 肉桂(去皮,盛夏不用)白芍藥 紅花各1.5克 細辛1.8克 人參 熟地黃 川芎各3克 獨活 黑附子(炮裂,去皮、臍)炙甘草各5克 羌活 藁本 防風各6克 白術 當歸 黃耆 柴胡各9克桃仁(湯浸,去皮、尖)10個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治婦人經(jīng)水不止,右尺脈按之空虛,屬氣血俱脫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450毫升,煎至150毫升??崭箷r熱服。

13、升陽柴胡湯處方來源:《蘭室秘藏》卷上。

別名:升陽泄陰羌尖柴胡補陽湯、升陽泄陰湯;

【組成】肉桂5分,柴胡(去苗)1錢5分,知母(酒炒,如大者,加作5錢)1錢,防風1錢,白茯苓1錢,澤瀉1錢,陳皮1錢,生地黃(酒炒)5錢,楮實(酒炒微潤)5錢,黃耆5錢,人參5錢,白術5錢,甘草梢1兩,當歸身1兩,羌活1兩,熟地黃1兩,獨活1兩,白芍藥1兩。上銼。

【主治】青白翳,視正反斜。每服5錢,水2盞,煎至1盞,去滓,稍熱食遠服。別合1料,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茶清送下。每日與前藥各1服,食遠,不可飽服。

如天氣熱,加五味子3錢、天門冬(去心)、芍藥、楮實各5錢。

升陽泄陰羌活柴胡補陽湯(《普濟方》卷八十)、升陽泄陰湯(《審視瑤函》卷五)。本方煉蜜為丸,《醫(yī)學綱目》名“升陽泄陰丸”。

據(jù)《醫(yī)學綱目》云:本方與“補陽湯”、“瀉陰火丸”(連柏丸)合治一病,空心服補陽湯,臨臥服連柏丸,食遠服升陽泄陰丸。

14、升陽除濕防風湯《脾胃論》 > 卷中;

【組成】蒼術(泔浸,去皮凈,四兩) 防風(二錢) 白術白茯苓白芍藥(以上各一錢)上件咀。除蒼術另作片子,水一碗半,煮至二大盞,納諸藥,同煎至一大盞,去渣,稍熱服,空心食前。

【主治】如此證飧泄不禁,以此藥導其濕;如飧泄及泄不止,以風藥升陽,蒼術益胃去濕;脈實,脹,閉塞不通,從權以苦多甘少藥泄之;如得通,復以升陽湯助其陽,或便以升陽湯中加下泄藥。

15、升陽益胃湯《內(nèi)外傷辨》卷中。

【 組成】黃芪60克 半夏(湯洗,脈澀者用) 人參(去蘆) 甘草(炙)各30克 獨活 防風白芍藥羌活各15克 橘皮12克 茯苓(小便利,不渴者勿用) 柴胡 澤瀉(不淋勿用)白術各9克黃連3克;用法上為粗末。每服9克,加生姜5片,大棗2枚,用水45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早飯、午飯之間溫服。

【主治】脾胃虛弱,濕熱滯留中焦,怠惰嗜臥,四肢不收,體重節(jié)腫,口苦舌干,飲食無味,食不消化,大便不調(diào),小便頰數(shù);兼見肺病,灑淅惡寒,慘慘不樂,面色惡而不和者。

【方論】方中人參、黃耆、白術、甘草補益脾胃之氣;柴胡、防風、羌活、獨活升舉清陽,祛風除溫;半夏、陳皮、茯苓、澤瀉、黃連除濕清熱。諸藥合用,共奏益氣升陽,清熱除濕之功。

16、補脾胃瀉陰火升陽湯;

《脾胃論》卷上【別名】瀉陰火升陽湯、升陽泄火湯、升陽降火湯

【組成】柴胡1兩5錢,甘草(炙)1兩,黃耆1兩,蒼術(泔浸,去黑皮,切作片子,曬干,銼碎,炒)1兩,羌活1兩,升麻8錢,人參7錢,黃芩7錢,黃連(去須,酒制)5錢(炒),石膏少許(長夏微用,過時去之,從權)。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錢,水2盞,煎至1盞,去滓,大溫服,早飯后午飯前,間日服。

【功效】補脾升陽瀉火【主治】治飲食傷胃,勞倦傷脾,火邪乘之而生大熱。

【用藥禁忌】服藥之時宜減食,宜美食。服藥訖忌語話1-2時辰許,及酒、濕面大料之類,恐大熱之物,復助火邪而愈損元氣也。亦忌冷水及寒涼淡滲之物及諸果,恐陽氣不能生旺也。宜溫食及薄滋味以助陽氣。

【方義】柴胡、升麻、羌活--助陽益胃以升清氣。人參、蒼術、黃耆、甘草--益氣除濕以補脾胃。黃芩、黃連、石膏--涼心清胃以瀉陰火。 

17、益胃升陽湯《蘭室秘藏)卷中

【別名】 升陽益胃湯(《仁術便覽》卷四)。

【處方】 柴胡 升麻各1.5克 炙甘草當歸身(酒洗)陳皮各3克人參(去蘆)9克 生炒神曲各4.5克 黃耆6克白術黃芩少許

【功能主治】益氣升陽,養(yǎng)血調(diào)經(jīng)。治婦人經(jīng)候不調(diào),經(jīng)來量多,色黑有塊,大便水泄,日二三次,飲食減少,食罷煩心,身體消瘦。

【用法用量】上藥哎咀。每服6克,用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腹中痛,加白芍藥9克,肉桂少許,如渴,加葛根0.6克。此補中益氣湯生炒神曲,黃芩也。

用藥規(guī)律;配伍原則

金元醫(yī)家李東垣在學術上重視人身胃氣,倡“脾胃為血氣陰陽之根蒂”。凡飲食勞倦每致脾胃升降失常,形成“谷氣下流,陰火上沖”的內(nèi)傷病證。處方用藥力主甘溫藥充沛元氣,風藥鼓蘊升陽,寒涼藥微瀉陰火。

其特點體現(xiàn)在所著《內(nèi)外傷辨惑論》、《脾胃論》、《蘭室秘藏》三書中所冠“升陽”二字十七方中,探析如下。

1、選藥廣泛 組方精巧

“升陽十七方”系指升陽補氣湯、升陽順氣湯、升陽湯、升陽滋血湯、補氣升陽和中湯、升陽除濕湯、升陽瀉濕湯、升陽散火湯、升陽祛熱和血湯、升陽調(diào)經(jīng)湯、調(diào)經(jīng)升陽除濕湯、升陽舉經(jīng)湯、升陽柴胡湯、升陽除濕防風湯、升陽益胃湯、補脾胃瀉陰火升陽湯、益胃升陽湯。

組方選藥有50味!

  • 藥物選用次數(shù)為升麻、柴胡11次;

  • 當歸、黃芪10次;羌活、獨活9次;

  • 人參、甘草、蒼術8次;白芍7次;

  • 茯苓、神曲6次;

  • 生地、熟地、藁本、黃柏、法半夏、桃仁、黃芩3次;

蔓荊子、厚樸、知母、葛根、益智仁、黃連、紅花、生姜、大棗、肉桂2次;楮實、細辛、蝎梢、佛耳草、附片、大麥蘗面、豬苓、青皮、柏子、丹皮、石膏、龍膽草、桔梗、秦艽、三棱、連翹1次。

其中使用4次以上者僅16味,占選藥50味的32%。

升陽十七方,各方由10味藥左右組成,每味藥量在1~5錢之間。

體現(xiàn)了東垣用藥廣、組方精、用量輕、忌伐胃氣的用藥特點。

2、遣方用藥 配伍適中

李東垣針對“內(nèi)傷脾胃、百病由生”的病機,提出“唯以辛甘溫之劑,補其中而升其陽,甘寒以瀉其火”的治療原則。

2.1 甘溫益氣,滋養(yǎng)元氣

(1)甘溫補氣藥聯(lián)用:

如升陽順氣湯中用黃芪1兩,灸甘草6分,人參3分,為全方11味藥量的一半;升陽益氣湯再加白術構(gòu)成四藥聯(lián)用,量達4兩1錢,亦為全方12味藥量的一半余。體現(xiàn)了東垣治療脾胃虛弱,肺氣受邪者,用藥“黃芪最多,甘草次之,人參又次之”的配伍用藥特點。

(2)甘溫佐以養(yǎng)陰:

如升陽舉經(jīng)湯方中既有甘溫補氣藥人參、黃芪、白術、甘草,又有養(yǎng)陰益血的當歸、白芍,二者之比為2.4∶1。功在助陽生陰,補氣生血,用于治療婦人經(jīng)水不止者。

2.2 辛溫風藥,鼓蘊升陽

升麻、柴胡、羌活、獨活性溫味辛而氣薄,東垣稱之“風藥”。原本治外感疾病,但經(jīng)東垣臨證配伍,具有鼓蘊升陽治療內(nèi)傷疾病的作用。

(1)風藥助甘溫藥補氣升陽:

相伍特點有二,一是風藥量小于補氣藥,如治療肺之脾胃虛的升陽益胃湯,方中羌活、獨活、柴胡量不及參、術、芪、草的三分之一,旨在欲升先補,調(diào)整脾胃;

二是風藥量大于補氣藥,如治療婦人經(jīng)水不止的升陽舉經(jīng)湯,方中羌活、獨活、柴胡、防風、藁本用量大于參、芪、術、草,取其風藥性速,急引藥達病所,升提陽氣,以達補氣攝血療崩之功。

(2)風藥合甘寒藥升陽不燥:

如治氣虛肢麻的補氣升陽和中湯中,補血養(yǎng)陰的當歸、白芍用量大于升麻、柴胡、防風藥量,使風藥升陽而不致溫燥耗陰。

(3)風藥伍燥濕藥升陽勝濕:

  • 一為風藥量小于除濕藥量,如治療腸僻下血的升陽除濕防風湯,方中防風是蒼術、茯苓量的二十分之一,體現(xiàn)了除濕為主,升陽為輔的治療原則;

  • 二為風藥與除濕藥量相等,如升陽除濕湯方中羌活、防風、升麻、柴胡與蒼術、豬苓、澤瀉、法半夏用量相等。具有“自下而上引而去之”協(xié)同作用,專治脾虛腸鳴泄瀉;

  • 三為風藥量大于除濕藥,用于治療婦人月事不調(diào)。

2.3 佐用苦寒,微瀉陰火

東垣所論陰火,概指人體內(nèi)傷引起的一切虛性或本虛標實的火熱邪氣。

升陽十七方針對不同陰火病機,將風藥與寒涼藥相伍以發(fā)揮治療作用。

(1)單純風藥散火:

如治療脾胃陽氣受損的諸臟火郁證的升陽散火湯,采用柴胡發(fā)少陽之火,升麻、葛根發(fā)陽明之火,羌活發(fā)太陽之火,獨活發(fā)少陰之火,共達諸風藥上行,發(fā)越郁熱之效。

(2)苦寒直折瀉火:

若陰火太甚,當苦寒直折瀉火。如升陽調(diào)經(jīng)湯中用龍膽草瀉肝膽火,黃連瀉心火,黃芩瀉肺火,知母瀉胃火,五藥合用直瀉火毒,臨床用于治療瘰疬證。

(3)甘溫苦寒潛降陰火:

如治脾虛火升的補脾胃瀉火升陽湯,方中人參、黃芪、甘草是黃芩、黃連量的二倍,旨在甘溫補氣為主利于潛降陰火,苦寒清熱為輔利于升發(fā)陽氣,體現(xiàn)了東垣對立統(tǒng)一用藥規(guī)律。

(4)甘苦合化瀉火:

如治療火熱內(nèi)盛所致目疾內(nèi)障的升陽柴胡湯,用當歸、白芍養(yǎng)陰為主,合知母微瀉陰火,共奏甘苦合化,清瀉陰火之作用。

3、講究服法護理

升陽十七方中有15方采用粗未3~5錢,加水2~3盞煎至一盞,去渣后熱服,旨在顧護人體胃氣。

  • 由于風藥多辛溫、耗氣、燥熱傷陰,故主張“病去勿再服?!?/p>

  • 同時忌酒與生冷,防助火損元氣。

  • 飲食上宜淡味溫食,助其陽氣。

  • 亦可小勞蠕動使胃中藥物得以轉(zhuǎn)運升發(fā),促進機體康復。

End

溫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專業(yè)中醫(yī)人士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藥,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chǎn)生的任何責任!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