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mi 智能助手有多火?相信你或多或少已經(jīng)感受到了它的破圈熱度。 據(jù)報道,Kimi 在今年 3 月份的月活環(huán)比上漲 321%,達到了 1261 萬人??缭侥挲g、職業(yè)的界限,Kimi 無一例外都成為了許多學生黨和職場人士的共同選擇。 比如,隨手甩個鏈接就能讓 Kimi 總結上萬字的信息資料,就已經(jīng)讓不少打工人感慨外面的世界已經(jīng)這樣辦公了嗎? 而 Kimi 還在不斷進化,近期上新了一款瀏覽器插件。 這款插件不光能省去扔鏈接的步驟,直接就能在瀏覽器里讓 AI 幫我們總結網(wǎng)頁文本內(nèi)容,并且還支持劃定文字,讓 AI 幫我們總結解釋。 先說一下 Kimi 瀏覽器插件的一些特點:
附上瀏覽器插件的下載地址: 一鍵劃定,做行走的百科全書要想體驗 Kimi 插件其實很簡單,只需要進入下載地址,接著點擊顯眼的「立即安裝」,然后按照官方的安裝教學一步步來,親測不到兩分鐘的時間就能將該插件安裝到你的瀏覽器上。 安裝 Kimi 插件之后,我迫不及待地上手體驗了一番。 作為一名常年需要翻閱外網(wǎng)新聞的編輯,遇到一些不太熟悉生平的企業(yè)創(chuàng)始人時,切換到 Kimi 網(wǎng)頁版進行搜索反倒需要花費額外的時間,往往得不償失。 例如,當我瀏覽 The Information 的新聞報道時,想更深入了解 Character AI 創(chuàng)始人 Noam Shazeer 的資料,只需要用鼠標高亮選取文字,并調(diào)用 Kimi 插件,就能得到關于他的學術背景。 經(jīng)過實測,劃定選取的解釋結果會以藍色的虛線保留下來。 一方面,只有產(chǎn)生了追問,解釋結果會保存在你 Kimi 賬號的歷史聊天記錄;另一方面,即便你關閉該網(wǎng)頁,點擊高亮藍色虛線依然能追溯解釋的結果。 不過,倘若劃錯了區(qū)域,我暫時還沒找到去掉藍色虛線的法子,也歡迎在評論區(qū)補充。 這里有個小技巧,利用這項功能可以幫助我們構建屬于自己的知識庫。 比如我在愛范兒的官網(wǎng)上看到一些值得細細揣摩的佳句,又或者是一個值得收藏的科技知識點,只需要劃定選取文字內(nèi)容,然后保存在 Kimi 賬號的歷史聊天記錄里,四舍五入就起到一個隨時翻閱的電子圖書館作用。 Kimi 給這項功能定義為「輕量的小搜索」,就已經(jīng)恰如其分地點出了它的特點。 是的,它在給出解釋的過程中,是沒有標注引用來源的,也就是說,如果存在 AI 幻覺,我們是無法驗證解釋結果的準確性,比如它就有可能把 ChatGPT 當成是 Kimi 自家的產(chǎn)品。 當然,碰上一些不懂的情況,你也可以繼續(xù)在聊天窗口里追問。 馬斯克旗下的 SpaceX 希望在佛羅里達州發(fā)射多達 120 次,但存在影響灌叢松鴉(瀕危鳥類)的可能性,盡管初步的解釋已經(jīng)很詳盡,但我還是想追問灌叢松鴉目前存活的數(shù)量。 多輪測試下來,這項功能給我感覺是,即便你只是劃定了一個詞匯,但 AI 的解釋結果似乎結合了選定詞的上下文以及初步搜索結果。 好處是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解釋結果的準確性,但弊端就是,你的隱私或許將暴露得一覽無余。 聊天的對話框還支持 Kimi+,只需要在對話框中輸入 @ 號,就可以選擇召喚特定的 Kimi+ 模型進行交互,如翻譯通、搜索助手,以及計算器等。 對中學生來說很簡單、對大學生來說很困難的 cos 90°,也難不倒它。 簡言之,如同 Kimi 官方所概述的一樣,劃定選詞/句這項功能更適合在瀏覽器的具體場景里,幫你更好理解一個術語、一個名字、一句話,滿足你的好奇心,甚至借此構建個性化的知識庫。 用 Kimi 插件總結全文,讓效率翻倍Kimi 插件新上線的全文總結功能同樣令人印象深刻。 不要再將一個鏈接甩給 Kimi 助手總結。現(xiàn)在安裝插件后,需要精讀公眾號文章時,調(diào)用 Kimi 總結功能,一篇詳略得當?shù)奈恼驴偨Y就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 你看,當我們讓 Kimi 插件總結一下 Kimi 微信公眾號今天剛發(fā)布的文章,咔呲咔呲幾下,關于 Kimi 插件及其新功能的全面介紹和總結就出來了。 從使用場景、體驗優(yōu)化、計算器功能到問題推薦以及未來展望可謂是一應俱全。 需要注意的是,總結全文的功能并不支持第三方 Prompt,總結效果的好壞,全靠 Kimi 官方。不過,Kimi 官方后續(xù)預計也會評估優(yōu)化該功能。 在工作場景中,忽然領導給你發(fā)了一篇長達數(shù)千字的深度好文,再配上邀你共賞好文的死亡微笑,這時忙著干活的你就可以用瀏覽器打開文章,用 Kimi 插件總結全文,然后和領導「侃侃而談」。 碰上領導追問,不要慌,你同樣可以追問它文章的細節(jié)。 又或者正如上文所言,英文報道讀起來費勁,那為什么不讓 Kimi 插件一鍵總結英文報道,幫助我高效率地篩選選題呢? 就拿彭博社 Mark Gurman 的報道來說,其整篇文章如同被庖丁解牛般地拆解出一個清晰的骨架,早報編輯同事驚呼,壞了,沒想到這插件是奔我來的。 拿到選題后,就可以動筆寫文稿了。 寫稿子的時候,我們都會經(jīng)常碰到記憶「卡殼」的情況,比如馬斯克和 OpenAI CEO Sam Altman 隔三差五就掐架,要想了解這對「相恨相殺」對手的歷史淵源,只需將 Kimi 插件以側邊欄的姿態(tài)安置在旁邊便可。 插個小訣竅,你在飛書寫完的稿子,也同樣可以總結全文。 對了,若你覺得右下角的 Kimi 懸浮按鈕礙眼,也可以在設置里關閉,又或者選擇全局浮窗的方式,這種將選擇權交給用戶的方式還是值得好評的。 幾輪體驗下來,我也已經(jīng)熟稔地掌握默認的 command+K 快捷鍵調(diào)用 Kimi 插件。 如果你的 command+K 已經(jīng)「名花有主」了,那你可以用鼠標點擊「啟動快捷鍵」,進入重新設置快捷鍵,在這里,你還可以設置用快捷鍵激活擴展程序。 雖然我們能通過快捷鍵調(diào)用 Kimi 插件,但無法以同樣的方式關閉插件,如同吃了一頓美味的大餐,但最后一口沒有吃到,總覺得少了點什么。 在體驗完 Kimi 插件后,我得出的結論是,它無法、也不能取代搜索引擎,它是一個更清爽的「搜索引擎」,其作用類似于我們此前介紹的微信輸入法的 AI 功能。 只不過,它不需要輸入「=」號,而且在最大程度上釋放出了瀏覽器的場景潛力。 從劃定選詞的逐行翻譯和快速摘要結果來看,它瞄準了一些翻譯插件,相較而言,Kimi 大模型的普遍效果純粹就是妥妥的降維打擊。 此外,Kimi 插件還主打一個免費,其目前使用次數(shù)無上限,真香。 從總結全文的效果來看,它能夠?qū)⒁黄L文碎片化,但又碎得很核心。甚至通讀全文后,你所忽略的細節(jié)都可以在這個總結中找到。 聽起來有些倒反天罡,但在將信息碎片化的過程中,如果信息「骨架」保留得足夠好,反而起到一種補充信息的作用,對于一些粗心的人來說,Kimi 插件的確堪稱剛需。 更重要的是,當大家伙都在嘴里念叨著 2024 年是大模型技術落地應用之年時,但光打雷不下雨也不行,而 Kimi 插件則遵循了一條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產(chǎn)品原則—— 那就是 AI 產(chǎn)品應該嵌入到用戶身邊,而不是用戶到 AI 產(chǎn)品身邊。 在 PC 上,除了電腦桌面端,瀏覽器可以說是用戶最常用的剛需場景之一。相比網(wǎng)頁端,用一顆調(diào)用自由度更高的的 Kimi 按鈕,更有效地串聯(lián)起用戶最高頻的使用習慣。 用戶體驗至上,莫如是也。 《失控》作者凱文凱利也曾提出,關于技術,在最開始的時候,沒有人知道新的發(fā)明是最適合用于什么,比如愛迪生在發(fā)明留聲機時也不知道其用處是什么。
AI 時代下的產(chǎn)品也是如此。 有 Kimi,有好奇,那些曾令你困惑的知識點,現(xiàn)在同樣可以通過 Kimi 插件逐一沉淀下來。最核心的一點是,在所有人都是新手的情況下,我們得先人一步地迎合這個 AI 時代的變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