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不希望 生活過得幸福一點 富足一點、自在一點? 但因為對“幸?!钡亩x不同 每個人的“修?!狈椒ú煌?/p> 結果自然大相徑庭 什么是真正的福報 如何令福報源源不斷 1 什么是真正的福報 同樣是人,有的含著金湯匙出生,有的必須靠自己奮斗;有的健康陽光,有的體弱多??;有的天生聰慧,有的愚鈍木訥;有的人見人愛,有的不招待見;有的人家庭美滿,有的人艱難坎坷…… 雖然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但不可否認在境遇上大家并非等同。這些差距的來源,在于彼此的“福報”不同。 很多人以為,福報來自上天的恩賜,或是偶然隨機的安排,因而生出老天“不公平”“沒長眼”的感嘆。 事實上,每個人的業(yè)報都是依因緣因果的規(guī)律自己積累、遇緣招感而來,并不是以誰的意志分配或強加的。 福報的本質是一切善業(yè)所感的果報,會引導我們投生善趣,感得身體健康、形貌端莊、智力出眾、受用豐足、人際和諧等種種人生順遂的條件。 與此相對的,“福報不夠”其實是往昔未曾修善,甚至造作惡業(yè)在健康、容貌、受用、心智、人際關系等方面掣肘人生幸福。 因此,影響幸福的因素綜合而多元,并非很多人所以為的有錢、有閑就一定能幸福。比起追求金錢物質、財務自由,人更應該儲備的是善心、善業(yè)。 有善心、善業(yè)必能招感善緣、福報,到哪里都能自在無礙,做什么事都有貴人相助。缺乏善業(yè),不僅無法招感福報,而且做什么都困難重重,機遇來了會錯過,財富有了留不住,地位高了卻鎮(zhèn)不住…… 2 修福,還要修德修慧 現(xiàn)代人從小就被培養(yǎng)出很強的競爭觀念和零和思維,想要自己過得好必須要爭要搶、要成為最好,似乎別人過得好,會擋了自己的幸福之路。 而古人崇尚“厚德載物”,一個人有深厚的德行才能承載大福報。如果德行缺失卻擁有很大的財富、極高的地位,就是所謂的“德不配位”,無法令人信服,也難以持久。 佛教在此基礎上,更倡導我們進一步修慧。智者大師曾說:修福德不修智慧,叫作愚;修智慧不修福德,叫作狂。 無德、無慧,只一味消耗享用過去所修福報,很快會把福報消耗殆盡,到那個時候便處處是苦、樣樣都難。而有德行、有智慧,便能不斷培植福報,生生增上。 3 增長福報的十個方法 增長福報有十種方法,能做一條,就有一條的收獲和受益: 一、少貪多舍:舍是上供下施,其原理類似播種,播種越多,收成越豐厚。舍出去的,才真正屬于自己。而“貪”到的,要么是本就屬于自己的福報,要么就是透支未來福報,最終是要還的。 二、少聚多散:不要積聚財富,錢要用了才是自己的,而且財富為五家(水、火、盜賊、惡王、不肖子孫)所共有,不如將財富用來幫助需要的人。 三、少執(zhí)多放:執(zhí)著于一點往往失去全部,要把眼光放大、放遠、放開,放得下,才能提得起。 四、少傲多謙:“滿招損,謙受益”,太自滿、太傲慢,反而讓人看不起,謙虛的人才會受尊敬。 五、少自多他:不要只想到自己,要想到自己以外還有他人,包括父母、兄弟、姊妹、同學、朋友、同胞及一切眾生。 六、少私多公:不要處處只為自己和自己喜歡的人著想,要常常想到眾生,融入大眾,才能真正破除我執(zhí),回歸無限的生命海洋。 七、少憂多喜:人生苦短,不要讓生命充塞太多的憂郁、傷感。要把歡樂、喜悅常駐心頭,并且給他人帶去歡喜。 八、少愛多慈:小愛是貪,是自私、有染污性的,唯有把愛升華為慈悲,才能平等對待一切眾生,對人有所助益,且自己不會陷入狹隘。 九、少色多德:不要把生命浪費在愛情、美色的追求上,因為愛情、美色會隨著時間遷流而產生變化。在道德、修養(yǎng)上用功,才有長遠、究竟的意義。 十、少拒多容:泰山不辭土壤才能成其大,所以,少些抗拒、對立,多些理解、同情、接納、包容,才會增加福報、廣結善緣。 福報對世間生活 和學佛修行都有著重要作用 愿大家一方面惜福、培福 另一方面增長智慧 不貪著世間的順遂和享受 將福報升華為福德與智慧資糧 助力修行、踐行利他 早日成就自他究竟的安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