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本期我們說柳宗元的《種樹郭橐駝傳》,是《古文觀止》的唐代選文之一。 郭橐(tuó馱)駝,不知始何名。病僂(lóu),隆然伏行,有類橐駝者,故鄉(xiāng)人號之“駝”。駝聞之曰:“甚善!名我固當?!币蛏崞涿?,亦自謂“橐駝”云。其鄉(xiāng)曰豐樂鄉(xiāng),在長安西(此處為何書其鄉(xiāng)?只為欲寫其在長安,長安人爭迎也)。 郭橐駝,不知他原初叫什么名。由于得了佝僂病,走路時隆背俯身,有同駝峰相似的地方,所以鄉(xiāng)里人把他叫“橐駝”。他聽了說:“很好嘛!這樣叫我正合適。”因此便放棄了他原來的名字,也自稱“橐駝”。 他居住的地方叫豐樂鄉(xiāng),在長安城的西邊。 駝業(yè)種樹,凡長安豪家富人為觀游及賣果者,皆爭迎取養(yǎng)。視駝所種樹,或移徙,無不活,且碩茂,早實以蕃。他植者雖窺伺效慕,莫能如也(反襯一句,為后文埋下伏筆)。 郭橐駝以種樹為業(yè),凡是長安豪門富戶欲要修建園林或經(jīng)營水果買賣的,都爭相或召或請雇用他。考察橐駝種的樹,即使移植的,也沒有不成活的,并且長得高大茂盛,果實結(jié)得又早又多。其他種樹的人,雖是暗中觀察、仰慕仿效,卻沒有趕上他的。 有問之,對曰:“橐駝非能使木壽且孳也,能順木之天(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以致其性焉爾(本篇之意,顯露無遺)。凡植木之性(承上句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四“欲”字,蓋本性欲也)。既然已,勿動勿慮,去不復顧。其蒔(shì)也若子,其置也若棄,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孟子言,茍得其養(yǎng),無物不長)。故吾不害其長而已,非有能碩茂之也,不抑耗其實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則不然(一句提轉(zhuǎn),上言無心之得,下言有心之失),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過焉則不及。茍有能反是者,則又愛之太恩,憂之太勤,旦視而暮撫,已去而復顧。甚者,爪其膚以驗其生枯,搖其本以觀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離矣。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為哉!”(此段明他植者莫能如一句理。論種樹至此畢,此后入正文,發(fā)議論。) 有人問他這當中有什么訣竅,他回答說:“我并沒有什么使樹木具有旺盛的活力并結(jié)實很多的特殊本領,只不過能順著樹木的天性,使它的本性能夠得到充分發(fā)展罷了。種樹的方法,一般來說樹根要舒展,培土要平,要用熟土,土要砸密實,種完后就不要再去動它,也不必擔心它不能成活,離開后就不必再照管它了。栽種時,要像愛護自己的孩子一樣,種完之后,放到那里就如同扔掉一樣。這樣,樹木的天性沒有被破壞,它的本性就能得到發(fā)展了。所以說,我只不過是不妨害樹木的自然生長而已,并沒有什么特殊的本領使他高大茂盛;我只不過是不抑制和損耗它的果實罷了,并沒有什么使它的果實早熟多結(jié)的訣竅。別人種樹卻不是這樣,樹根屈曲,并把熟土換成生泥,培土時不是過多就是過少。即使有和上述情況相反的人,卻又對樹苗愛惜得太過分,擔心得太多馀,早上去看看,晚上去摸摸,已經(jīng)走開了又回過來再瞧瞧。有些更過分的竟用指甲摳開樹皮檢驗它究竟是死是活,搖搖樹干看它種得牢固還是疏松,經(jīng)過這樣的折騰,樹木的活力就一天比一天差了。這種做法,雖說是愛它,其實恰恰是害了它,雖說是擔心它,其實恰恰是仇視它。所以他們種的樹都不如我。我又有什么特殊的本領呢?” 問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駝曰:“我知種樹而已,官理,非吾業(yè)也。然吾居鄉(xiāng),見長人者好煩其令,若甚憐焉,而卒以禍。旦暮吏來而呼曰:'官命促爾耕,勖(xù)爾植,督爾獲,早繅而緒(sāo),早織而縷,字而幼孩,遂而雞豚(tún)!’鳴鼓而聚之,擊木而召之。吾小人輟(chuò)飧(sūn)饔(yōng)以勞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寫出俗吏情弊、民間疾苦,讀之令人凄然)若是,則與吾業(yè)者,其亦有類乎?”問者嘻曰:“不亦善夫!吾問養(yǎng)樹,得養(yǎng)人術 ?!?/span> 傳(zhuàn)其事,以為官戒也。 發(fā)問的人說:“把你這些種樹的道理運用到做官理政上面可以嗎?”橐駝說:“我只知道種樹罷了,做官理政可不是我的事情。然而,我住在鄉(xiāng)里,看到那些做官的,喜歡頒布繁多的政令,似乎是很愛惜百姓,但最終卻給百姓帶來了災難。一天到晚只見衙役來了就喊:'官府下令催促你們耕作,勉勵你們種植,督促你們收獲,快點繅你們的絲,快點織你們的布,撫養(yǎng)好你們的小孩,喂養(yǎng)好你們的雞和豬!’一會兒擊鼓集合百姓,一會兒又敲梆子召集大伙,弄得我們小百姓為招待官吏連吃飯也沒工夫,又靠什么讓我們?nèi)硕∨d旺、生活安定呢?所以我們老百姓都十分困苦疲累了。像這樣治民理政的辦法,同我那些種樹同行的做法不是也有些類似嗎?”發(fā)問的人高興地說:“這不是很好嗎?我問怎樣養(yǎng)樹,卻從中獲得了治民理政的道理?!庇谑怯浵逻@件事,把它作為為官理政的鑒戒。 《孟子·萬章下》言,“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毕旅嫖覀円黄饋砹私庀铝谠獙懽鳌斗N樹郭橐駝傳》的背景。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山西運城,人們因此稱他“柳河東”。 他“少精敏絕倫,為文章卓偉精致,一時輩行推仰?!?/span> 柳宗元知識淵博,才華橫溢,好與人辯論,常把對方辯得心服口服。大家因此欽佩他,連老資格的王叔文、韋執(zhí)誼也爭相與他相交。 此時,韓愈正積極倡導古文,他也欽佩柳宗元,并把他引為知己。柳宗元于是和韓愈一道發(fā)起了古文運動。他們倡導古文是為了推行古道,復興儒學。韓愈說,“學古道而欲兼通其辭;通其辭者,本志乎古道者也”(《題歐陽生哀辭后》)。所以,他們的古文理論都把明道放在首位,不過韓愈特別強調(diào)儒家的仁義和道統(tǒng),而柳宗元則特別主張“以輔時及物為道”(《答吳武陵論非國語書》)。 柳宗元(二十一歲)“第進士、(二十六歲)博學宏辭科,授校書郎,調(diào)藍田尉。貞元十九年,為監(jiān)察御史里行”。順宗即位,拜禮部員外郎。 本文(即《種樹郭橐駝傳》)即寫于這一時期,它是寓言式的,從郭橐駝種樹的經(jīng)驗談起,引申到治國理政的根本方針上。 柳宗元認為,治理百姓應該像郭橐駝種樹一樣,要“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注重清靜無為,與民休養(yǎng)生息,才能使百姓安居樂業(yè),國家發(fā)達興旺。為此,作者借郭橐駝之口,揭露譴責了唐朝政令煩苛、一貫仇視騷擾百姓的弊端,弄得百姓為應付官府而疲于奔命,陷民生于水深火熱之中。這些見解,表明柳宗元要求革新政治的強烈愿望。 因此,柳宗元很自然而然地就參加到唐順宗支持、王叔文、王伾主導的永貞革新當中去。這個政治集團積極推行革新措施,懲貪鄙,用賢能,免苛征,恤百姓,企圖抑制藩鎮(zhèn)勢力,重建中央集權,企圖抑制宦官勢力,奪回國家軍權等。革新派這一系列改革行為終究引發(fā)了強大的宦官集團的反撲。宦官集團先是逼著身染重病的順宗退位,接著又拿王叔文、王伾集團開刀,柳宗元、劉禹錫等八位革新派的干將都被貶到邊遠州郡去作了司馬,史上稱之為“二王八司馬事件”。 其中,柳宗元被貶永州(時年三十三歲)。在《始得西山宴游記》里,柳宗元對自己剛被貶到永州是這樣描寫的,“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恒惴慄”。 那里當時是個荒涼落后的地方。柳宗元到任的第二年,老母親就因水土不服、缺醫(yī)少藥去世了。由于柳宗元在永州被監(jiān)視居住,而無法為母親扶柩送終。這一年冬天,永州天降暴雪,柳宗元在暴風雪中孤獨佇立,卻再也看不到自己的母親里。那凜冽的風雪刮到臉上,讓柳宗元意識到自己真的是一個失去了母親的孩子。于是,孤獨傲然的柳宗元寫下了膾炙人口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時,王叔文已被朝廷處死;可反對派仍不打算放過柳宗元,不斷地造謠中傷,連親友們也不敢理睬他。他的身體也一天比一天糟,可他并沒有屈服!在這一時期,柳宗元寫了不少詩文,如《捕蛇者說》《三戒》《送薛存義序》《非國語》《天問》《天對》等,還有著名的山水游記“永州八記”。 柳宗元來到永州的第十個年頭,朝廷召他進京。一同被召的還有另外四位司馬。而八司馬中的其他人,已有兩位死去,一位先自升遷了。(蘇軾言,十年生死兩茫茫。人之一生又有幾個十年,況唐人乎)——不過憲宗對他們?nèi)詰呀湫摹_@一回,柳宗元被移為柳州刺史,劉禹錫得播州刺史。 制書下,宗元謂所親曰:“禹錫有母年高,今為郡蠻方,西南絕域,往復萬里,如何與母偕行。如母子異方,便為永訣。吾與禹錫執(zhí)友,何忍見其若是?”即草奏章,請以柳州授禹錫,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錫終易連州。 老朋友禹錫作連州刺史后,柳宗元終于放下?lián)鷳n,于元和十年(815年)六月來到柳州。在這里,他寫下《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驚風亂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墻。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共來百粵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xiāng) ! 柳宗元爬上柳州城樓,正值風雨襲來,在惡劣的天氣里,面對嶺樹江流,詩人心情憤懣,于是寫下這首詩,寄給跟他一同貶官到漳、汀、封、連的四位朋友。 柳州土俗,以男女質(zhì)錢,過期則沒入錢主,宗元革其鄉(xiāng)法。其以沒者,仍出私錢贖之,歸其父母。 江嶺間為進士者,不遠千里隨宗元師法;凡經(jīng)其門,必為名士。 著述之盛,名動于時,時號“柳州”云。有文集四十卷。 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時年四十七。 觀察使裴行立為營護其喪及妻子還于京師,時人義之。 柳宗元去世后,老朋友韓愈作《柳子厚墓志銘》以記之、傳之。 每日精讀一篇文章只為提升你的品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