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蘭英展示她繡的新娘蓋頭。 色彩艷麗,生動鮮活,刺繡精密……10月17日,當記者走進贛南客家繡女康蘭英家時,立即被她的一幅幅刺繡作品吸引住了,除鳳戲牡丹、臘梅圖等,還有新娘坐墊、蓋頭、荷包,小孩圍嘴、背帶、童帽,枕套、床單、涼被等。此時,她正和兩名徒弟一起飛針走線,趕繡贛州第二屆婚慶文化節(jié)的吉祥物:1.99米巨型客家鞋墊。 康蘭英生于上世紀50年代,現(xiàn)為801廠退休工人??堤m英6歲時,因父親被劃為“黑五類”,在教室的板凳上只坐了兩個星期的她就被趕出了教室。那一年,背著弟弟的她趁母親上班時,偷偷將借來的線織童鞋給拆了,以研究織法。生氣的母親責令她:“你怎么拆的就怎么織回去,不然小屁股就等著挨揍!”情知闖禍的她捧著鞋子悄悄進房間,照著另一只鞋樣擺弄半天,然后仿織起來。一個下午過去了,等母親下班時,她竟然真的捧出一只完好如初的線織童鞋,得到母親的一陣夸獎。那一年,她還偷偷地將一塊用珍貴布票和三毛六分錢買來的花布剪了,給自己縫制了一件襯衣,令母親瞪大眼睛喊到:“這個死閨女子膽子也太大了,如果是個男孩都要翻天了?!彪m然襯衣袖子縫短了,但她還是天天穿著。 康蘭英在幫做家務、帶弟妹的童年生活中慢慢成長。隨著年齡的增長,對女工技巧看一遍就會的她愛上了刺繡,并對繡花藝術愛得近乎癡迷,達到了魂牽夢縈的境界。11歲時,她到姨媽家做客,偶然發(fā)現(xiàn)一塊破抹布上繡有一些隱約可見的花紋,便立刻懇求姨媽將之贈送?;丶液?,如獲至寶的她立即拿出紙筆把抹布上的牡丹圖小心摹下,并繡在了枕套上。14歲那年,母親給她買了臺縫紉機,在鄰居們的一片贊嘆聲中,她一次次品嘗到了刺繡、編織、縫紉等手工活帶給她的歡樂,也將家人和鄰居的穿戴變得多姿多彩。 青春年華時的康蘭英,樂觀執(zhí)著。不僅買來《新華字典》自學文化,看完了“四大名著”,還把對人生的感悟密密地縫進了自己的繡品中。40多年來,她用自己的巧手繡制、編織出色彩絢麗的圍巾、風格迥異的毛衣、綺麗時尚的床上套件、舊衣改的鞋子等,改善生活、扮靚生活。如今,憑著對刺繡藝術的熱愛,康蘭英獨自摸索,總結出100多種客家彩繡手法,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并把它作為一種民間藝術,向女子中專的學生、社區(qū)活動中心的居民等傳授??堤m英的400余名徒弟,不僅遍布虔城,有的還去了外省發(fā)展。 康蘭英說,她的刺繡作品很多,有自己也記不清了,絕大部分都被別人拿去收藏,或在哪個展區(qū)展覽。刺繡不僅豐富了她的生活,也給她帶來無限的快樂。從小愛做夢的她,一直在用靈巧的雙手,不懈地追逐著夢想,夢想著像“纖云巧手”七仙女一樣巧心巧手和聰慧,能將歷史逾千年的、中國“四大名繡”之外的“客家繡”里的“平、齊、細、密、勻、順、和、光”的刺繡手藝傳承;能像滾滾星河中一顆星辰,用自己的一點點亮光去告訴世界:客家女民間手藝活并未到傳說中的“人亡藝絕”的地步。只要給她們一個平臺,這獨具藝術魅力和民族風格及雅俗共賞的民間藝術,一定會有輝煌的未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