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訣》 清心如水,清水即心; 微風(fēng)無起,波瀾不驚; 幽篁獨坐,長嘯鳴琴; 禪寂入定,毒龍遁形; 我心無竅,天道酬勤; 我義凜然,鬼魅皆驚; 我情豪溢,天地歸心; 我志揚邁,水起風(fēng)生; 天高地闊,流水行云; 清新治本,直道謀身; 至性至善,大道天成。 《冰心訣》 心若冰清,天塌不驚; 萬變猶定,神怡氣靜; 塵垢不沾,俗相不染; 虛空甯宓,渾然無物; 無有相生,難易相成; 份與物忘,同乎渾涅; 天地?zé)o涯,萬物齊一; 飛花落葉,虛懷若谷; 千般煩憂,才下心頭; 即展眉頭,靈臺清幽; 心無罣礙,意無所執(zhí); 解心釋神,莫然無魂; 水流心不驚,云在意俱遲; 一心不贅物,古今自逍遙。 《靜心訣》 冰寒千古,萬物尤靜; 心宜氣靜,望我獨神; 心神合一,氣宜相隨; 相間若余,萬變不驚; 無癡無嗔,無欲無求; 無舍無棄,無為無我。 靜心訣出自清靜經(jīng),全稱《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jīng)》,一卷;成書前皆為口口相傳,不記文字,直至東漢年間,葛玄(164-244)筆錄而成書;道教經(jīng)典之一。經(jīng)文大旨根據(jù)老子“清靜無為”的理論推演而來,純正理論學(xué)說,無神話色彩。經(jīng)末附仙人葛翁、左玄真人、正一真人跋語。 靜心訣:冰寒千古,萬物猶靜,心意氣靜,望我獨神,心神合一,氣宜相隨,相間若余,萬變不驚,無癡無嗔,無欲無求,無舍無棄,無為無我。 大道無多子,唯在清靜一法門。故靜字訣,乃為修道第一訣,一切法門,均從此一法門下手。身靜則生陽,心靜則生慧,氣靜則生神,神靜則生精;而一以心靜為頭腦。靜則定,定則得。白玉蟾祖有言:「大道以無心為體,忘言為用,柔弱為本,清靜為基?!褂衷疲骸副∽涛兑责B(yǎng)氣,去瞋怒以養(yǎng)性,處卑小以養(yǎng)德,守清靜以養(yǎng)道?!苟献又畬W(xué),則純以清靜無為為主旨。故清靜法門,實為三教圣人所共守。而世人則無不在競逐勞役的紛紛擾擾中討生活,殊不知:「半日安閑半日佛,片時清靜片時仙」也。要作仙作佛作圣人,甚至是得大智慧,立大功,創(chuàng)大業(yè),樹圣德,均非從此靜字下手不為功! 故永嘉禪師嘗謂:「心不是有,心不是無,心不非有,心不非無。是有是無即墮是,非有非無即墮非?!挂詢删悴豢蓧櫼?。心迷則心生,心悟則心寂。心生則念生,心息則念滅。我息一切心,即無一切念。我無種種心,即無種種念。 《定心心經(jīng)》 心若冰清,天塌不驚; 萬變猶定,神怡氣靜; 忘我守一,六根大定; 戒點養(yǎng)氣,無私無為; 上下相顧,神色相依; 蓄意玄關(guān),降伏思慮; 內(nèi)外無物,心神凈明。 《養(yǎng)神訣》 神為心所主,養(yǎng)神必先養(yǎng)心。 心靜則神安,心動則神疲。 心為神所主,養(yǎng)心必先養(yǎng)神。 神安則心靜,心動則神疲。 神,指心力、心勁。神是身體之主、生死之本、善惡之源。要做到主動養(yǎng)精氣,應(yīng)保持精 神愉快,心情舒暢,遇事不怒,思想寬廣,飲食有節(jié),起居正常,勞逸結(jié)合,鍛煉至上,增 強抵抗力。 《內(nèi)經(jīng)》 云: '精不足者,補之以味?!?濃郁之味,不能生精;惟清淡之味,乃能補精也。萬物皆有味,調(diào)和勝則真味衰矣。淡煮之得法,自有一段沖和恬澹之味,益人腸胃。故淡食 可以養(yǎng)精,可以益壽。 《七部語要》說:“神靜則心和,心和而神全。神躁則心蕩,心蕩則神傷。將全其形,先在理神。故恬和養(yǎng)神,則自安于內(nèi);清虛棲心,則不誘于外也。七竅者,精神之戶牖也; 志氣者,五臟之使候也。耳目誘于聲色,鼻口悅于芳菲,肌體舒于安適,則精神弛而不守: 志卸于趨舍,則五臟滔蕩而不安。嗜欲連綿于外,心臟壅塞于內(nèi),曼衍于荒淫之波,留連 于是非之境,而不敗德傷生者,蓋亦寡矣,以勞形而傷神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