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傳統(tǒng)文化中,喪葬文化是不可或缺的民俗精髓之一。千百年來,死亡是世人必須要面對的也是最終的歸宿,今天給大家講一講,關于喪葬白事的一些習俗大事。 出殯 不論是在農村還是城市,出殯作為葬禮的最后一步都是相當隆重的。出殯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是指將逝者靈樞從家中運往墓地并順利下葬的整個過程,也就是世人常說的“最后一程”。其中長子扛幡起靈、次子摔瓦盆、出殯之路撒紙錢,都是出殯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步驟,也是喪葬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習俗。 謝孝 葬禮結束后,家中孝子向親朋好友致謝禮,這是傳統(tǒng)喪葬民俗中的謝孝。而在實際葬禮中,孝子謝孝通常是去自己娘舅家。謝孝時間一般安排在逝者下葬后的第二日,有的地區(qū)是下葬后的第三日。 謝孝當天,逝者所有子女需全部戴孝前往娘舅家謝孝。到娘舅家后,由娘舅引領到祖墳上行孝立致謝,謝孝完畢孝子們才能摘孝布脫孝衫。
圓墳 圓墳是逝者祭奠的一種形式,通常情況是在下葬后對的第三天舉行。圓墳當天逝者家屬都要到墳前行圓墳禮,并由晚輩為逝者敬獻鮮花和供品。 作七 也被稱為“七七”、“齋七”、“燒七”等。即從逝者去世之日算起,每七天為一個祭日,共四十九天。忠德殯儀了解到,通常華北地區(qū)視“頭七”、“七七”、“五七”為“大七”,這段時間也是非常重視的時間段?!按笃摺敝招璧綁炃凹漓?,“七七”結束之后完成守孝。 百日 百日就是死者逝世一百天,也稱過百日祭,是傳統(tǒng)葬禮中比較重要的忌日。逝者的親屬可以不參與百日祭,但逝者子女及晚輩以及已經出嫁的女兒都必須前往墳地祭祀,以示不忘養(yǎng)育之思。
周年 指死者逝世滿周年時,死者的子嗣,包括出嫁的女兒都要返家,共同前往墳地祭祀。舊日時北方人給已故者辦周年實行辦“單”、不辦“雙”。即逝世一年叫“小祥”,可辦,也叫追祭;逝世二年叫“大祥”,不辦;而逝世三周年為大祭,要舉辦隆重的祭祀儀式。不過現(xiàn)今對于周年的儀式要求沒有那么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