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棲蹤煙霞 前言中國傳統(tǒng)命理學是中國古代發(fā)展起來的以某個人出生時辰為依據,來描述或預測其人命運的學說。是古代占卜學的一大分支,亦是中華傳統(tǒng)化體系中的一顆明珠,你可以斥之為迷信,但不能忽視其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 傳統(tǒng)命理學主要分兩大流派:四柱命理學和“紫微斗數”推命術。在行家眼里,“紫微斗數”推命術僅僅停留在“術數”階段,缺乏有深度的理論,與堪被稱為學術的四柱命理學不能相提并論。但是,二者都有其存在的土壤,尤其西方星占術涌入并流行之后,甩西方星占術N條街的“紫微斗數”推命術活力更盛。 無論是四柱命理學,還是“紫微斗數”推命術,均是從星相學衍生而來。本文就是想粗淺嘮嘮這兩個流派。 四柱命理學四柱命理學奉中唐李虛中為開山鼻祖,流傳于世的《虛中命書》盡管把年作為論命出發(fā)點且分其為三元,把胎、月、日、時當成四柱,用“三元四柱”而非后來的時日月年四柱來描述人的生辰,卻為先前混亂的祿命推算之書建立了標準、構建出體系。 在后來的實踐中,人們覺得胎時無法準確估計,就把胎柱弱化甚至去掉,保留時、日、月、年四柱,論命出發(fā)點也從年柱(年干支)轉移到了日柱天干。 李虛中年柱三元中,年干為天元祿、年支為地元命(財)、年干支納音為人元身(壽),后來既然把論命出發(fā)點轉移到了日干,那么論命的核心也就隨之落在在某個天干符號上,干支納音什么的,就沒那么重要了,于是新的四柱命理學變得“專主五行,不主納音”,在推演命運時,基本上用正五行取代了納音五行。這便是我們常說的八字命理學或四柱命理學。 如果把李虛中的三元四柱稱為舊模型,那么以時、日、月、年四柱描述生辰的命理學堪稱新模型,開拓新模型即新四柱命理學的人叫徐居易。 徐居易,字子平,東海人,五代末宋朝初,曾與陳摶陳希夷等人隱居華山。徐居易和陳摶或許切磋過命理學,互有啟發(fā),于是前者對李虛中的命理學做了升級改造,而后者則開創(chuàng)了“紫微斗數”推命術。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常在命理學書籍中看到子平二字。正如明代萬民英所說:“今之談命者,動以子平為名……” 真正集成徐子平命理理論的著作是南宋末年徐升所編撰的《淵海子平》,由于是從實踐經驗中積累而來,將點滴知識收集而成,所以這部書寫得比較亂,但是能幫助我們了解徐子平理論的全貌。 明清兩代,四柱命理學作品蔚為大觀,萬民英命理巨著《三命通會》、張楠張神峰耗費40年心血所著《神峰通考辟謬命理正宗》、某人托劉基劉伯溫之名所著《滴天髓》、明朝晚年無名氏所著《欄江網》(清代流傳過程中先后更名為《造化元鑰》和《窮通寶鑒》)、清代陳素庵《命理約言》、沈孝瞻所著《子平真詮》等作品一起構建出肆意汪洋的命理學學術體系。 其中,《三命通會》、《窮通寶鑒》、《滴天髓》和《子平真詮》是命理學界公認的四本經典巨著。 無論著作如何卷帙浩繁,終歸萬變不離其宗,其理論根基是陰陽五行、核心是四柱天干地支推演、內涵是易象哲理、對象是人的命運。而影響人之命運的要素基本是神煞、刑沖會合、四時用事、干支納音。神煞系統(tǒng)不太穩(wěn)定,有的著作重視,有的不重視。比如《滴天髓》就不用神煞。 四柱命理學總體理論架構 “紫微斗數”推命術公元3~7世紀,佛教涌入中國,伴隨著佛教而來的不僅有古天竺文化,還有被天竺吸收轉化過的古希臘、巴比倫、古埃及等文化,生辰星占術是其中元素之一。 之前中國的占星術都是占卜軍國大事的,在外來生辰占星術的影響下,中國人創(chuàng)造出了自己的星命學,從五星術到十八飛星術,再到陳摶創(chuàng)立“紫微斗數”推命術,整個過程經歷了隋唐和五代十國。在星命學興起的同時,軍國占星術因失去朝廷青睞而日漸衰落。 星命學代表作品有唐玄宗年間張果的《張果星宗》、陳摶的《紫微斗數全書》、遼代耶律純的《耶律星宗》和明朝萬民英編撰《星學大成》。明代,西方傳教士來華,其中有一位叫穆尼閣的傳教士寫了一部《天步真原》,詳細介紹了當時的西方星象學,明代星學家便毫不客氣地將其中的某些內容吸收了進來,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黃道十二宮。星命學本來算是舶來品,至此又從外部吸收了營養(yǎng),算是與國際接軌了。為了便于區(qū)分,我們通常稱自己的黃道十二宮為地支十二宮。 令人迷惑的是,萬民英在《星學大成.序》沒有提到陳摶的《紫微斗數》,且《星學大成》的根底仍然是基于七政四余的五星術,這是為什么?原因或許有三:一、萬民英看不上“紫微斗數”推命術;二、當時信息傳播不發(fā)達,他要么就不知道《紫微斗數》的存在,要么聽說過沒見過;三、《紫微斗數》本是后人托陳摶之名所撰,萬民英編寫《星學大成》時《紫微斗數》尚未問世? 細究起來,第二個最有可能,關于紫微斗數的典籍本就很少,《紫微斗數》一直以孤本在陳摶徒子徒孫中秘傳,直到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才由羅洪先于江西吉水刻版印刷,得以流傳,嘉靖四十二年,萬民英在河北易水發(fā)行《星學大成》,盡管相隔了十多年之久,但在當時,這種小眾書籍要從南邊傳到北方恐怕很難,更何況當時的人將這類書籍視為秘傳,羅洪先也有可能只是小范圍發(fā)行,萬民英沒見過甚至沒聽說過這書是符合情理的。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星命學著作和理論體系的混亂。 無論是五星術還是“紫微斗數”,均以干支生辰八字為論命起點,以《易經》易象、陰陽五行為理論根基,以形象學貫穿始終。只不過,前者看重的是七政四余(十一曜)在十二宮的坐落,以及與三垣二十八宿的相對位置;后者則以處于北天中央正宮的紫微星垣中諸吉、兇、化星的尊卑位置及其向背運動規(guī)律,推知人的命運。 五星術及紫微斗數主要理論體系 古代天文學計算不太精確,時間長了,難免錯宮失度,因此五星術的準確性就差點意思,而以紫微為主星,將實際天星虛化,改造自十八飛星術的“紫微斗數”則經受住了時光的考驗,至今仍相當流行。 “紫微斗數”的推演并非無窮盡,其命盤只涵蓋了518400種不同的命運,而身在紅塵中的我們就在這命盤上起舞,且舞姿都是被預先設計好了的。 結語無論是四柱命理學還是“紫微斗數”,都源自天人感應、天人合一的理念,是先輩思考人與自然關系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 在一千多年的流傳過程中,“孔子門生”向其中摻雜了不少私貨,君君臣臣、男尊女卑這些糟粕為我們解讀這些理論造成了很大的障礙,而不少中國傳統(tǒng)文化造詣很深的人偏偏沉溺在這些糟粕之中無法自拔,本指望這些人在現代文明中改造、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看來是想多了。 命理學著作汗牛充棟,門派眾多,有人窮盡一生,也只能精通一門,可是這種復雜性恰恰揭示了人生的復雜,如果有一天命理學結論百分之百準確了,我們或許應該感到悲哀,因為那意味著自由意志成了鏡花水月,我們都是某個超自然存在的提線木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