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說,功夫在詩外。 寫論文也是如此,寫論文的關鍵是論文之外的功夫,其中一套功夫就是讀書的功夫。讀書為什么對寫論文至關重要?道理很簡單:讀書是輸入,寫作是輸出,沒有前期的輸入,哪有后期的寫作?通常我們都有一個體驗,把書讀好了,寫起來就下筆如有神;而相反,如果書沒讀好,總是會覺得文思枯竭,不知如何下筆。 對于學術研究者和研究生來說,進行大量的文獻閱讀是從事科學研究或論文寫作的前期階段和必要儲備。通過閱讀文獻,閱讀者可以了解國內外相關領域的研究現狀———了解目前研究進展到什么程度了,別人都在做什么研究、用了什么方法、有 什么主要的觀點———同時為自己的研究打基礎。 閱讀文獻,也就是掌握學術的研究語境。很多時候,作者寫一篇文章,如果不熟悉文獻,往往會犯一些常識性錯誤,重新討論一些前人已經說過多遍的老問題,而且還不一定能夠說清楚。 在做應用研究的時候,這些觀點是直接可以采用的,而在做學術研究的時候,既要熟悉和掌握這些文獻的基本觀點,又要對這些文獻進行超越,在這些文獻的基礎上,確立自己的研究的邊際位置,以此確立自己的研究的邊際貢獻。 如何讀文獻 (一)一定要讀一手文獻 為什么要讀一手文獻?其實說白了,讀書就像吃飯,咀嚼人家的二手飯菜,不僅吃不飽,而且也沒營養(yǎng)。二手文獻總是經過壓縮、選編和處理過的,而且這些文獻都是服從于它們原文的表述需要的,并不是原原本本的文字,也就不是原汁原味的原典。要想了解道家的思想,你就直接讀《道德經》《莊子》,要想獲取儒學知識,你就直接讀《論語》《孟子》,盡管原典讀起來費力,但正是因為費力,才能夠吸收到原著最本初的營養(yǎng)。反過來說,經典是被時間檢驗過的文本,是優(yōu)秀的作品,隱藏其中的思考方式、思維習慣、發(fā)問角度都是值得我們認真學習、揣摩和模仿的。 不親自接觸這些文本,我們就無從學起。 (二)要學會英文閱讀 不可否認,英文文獻是當今世界上最廣泛的學術語言。盡管我們經常提倡學術本土化,但不可否認的事實是,英文世界的科學研究基礎的確更為扎實,他們開展社會科學的時間比我們早,他們的研究體系比我們完善,因此,在進行文獻梳理的時候,不能省略對英文文獻的檢索與閱讀。當然,這并不是說唯英文為上,而是要辯證地看待英文文獻,善用他山之石,通過閱讀英文文獻,提升你研究的層次,讓你更具開闊的國際視野。 讀英文文獻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一開始肯定比較費力,可能讀半天都不明白作者在說什么,這是文獻閱讀必經的階段。怎么辦呢?繼續(xù)堅持讀。萬事開頭難,就像上坡一樣,一開始總是最吃力的,因為啟動需要足夠的馬力,而當上了一定坡度之后,出于慣性,再往前走也就容易多了。有研究顯示,任何文獻最初的15%是最難讀的,但是你只要讀懂這 15%,后面篇幅的閱讀速度就會變得非???。 所以,要堅持讀英文文獻,平時就養(yǎng)成閱讀英文文獻的習慣。 (三)讀書與思考結合 讀文獻,必須與思考結合起來,邊讀文獻邊思考。誠如孔子所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思考有助于加深閱讀,反思閱讀是否有效。邊讀書、邊思考,至少有兩重好處:第一,這些思考就是你將來進行寫作、提出研究問題的基礎,由于是你讀出來的第一體會,因此它是最鮮活的,當然也就是獨創(chuàng)性的;第二,這些思考一旦系統(tǒng)地提出來,即通過一個表述脈絡將這些思考書寫出來,其實也就是以后寫文章時的文獻回顧,可以直接拿來用。如何邊讀書、邊思考呢?這里有幾條建議。 第一,帶著問題閱讀。 你從研究問題的角度出發(fā),綜合考量這篇文章,你會注意到這篇文章是否有效回答了研究問題,研究方法和研究過程是怎么樣的,有什么創(chuàng)新和不足,有哪些值得你進一步學習和借鑒。 第二,建立聯系。 要把新閱讀到的內容與以前的知識進行對接。就像一棵知識樹一樣,你要讓新閱讀的知識嫁接到原有的知識體系之上,同時批判性地進行知識重組:哪些補充了新的知識脈絡,哪些修正了原來的知識結構,等等。這樣一來,你的知識才不是零碎的,而是系統(tǒng)的。 第三,復述你的文獻。 如何才能算是真正讀懂文獻呢?一個重要的標準就是你能夠復述這篇文獻,同時能夠以自己的話進行評述。只有如此,所讀之書才會成為你的知識。復述文獻的一個好方法是寫讀書筆記,通過撰寫讀書筆記,可以促使你更準確地描述你的閱讀內容,只有寫明白了,才說明你真正讀明白了。 (四)精讀與泛讀 為什么要精讀文獻?每一個學科都有自己的經典文獻。這些經典文獻,說白了,就是前人在同樣的研究領域,問了哪些經典的問題,做了哪些經典的回答。不僅他們的提問與回答值得學習,他們的提問方式也非常值得后來者學習,因此,只有精讀,才能學習到這些文章背后的治學路徑。精讀其實并不單純是為了獲知文獻的觀點,同時也是在學習做學問、寫文章的方法。通過精讀,可以模仿、學習作者的治學路徑,從而為自己的學術之路奠定基礎。 泛讀往往是在開題之前,研究者需要熟知自己即將研究的領域的大致范圍、主要學術觀點、基本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的進展,以便進一步確立自己的研究創(chuàng)新和學術貢獻。這些文獻并不是現成的,不像精讀文獻那樣,基本上是學界熟知的,泛讀文獻一般都需要閱讀者進行海量檢索、廣泛閱讀。廣泛閱讀是所有學術研究的基礎,只有如此,你才不會重復前人的勞動,才能發(fā)現自己研究的邊際貢獻,從而進行必要的學術創(chuàng)新。具體來說,廣泛閱讀的順序可以是先讀問題,后讀導論,再讀結論,然后根據結論確定是否需要通讀研究過程。當然,在泛讀的過程中,如果發(fā)現了一篇好的文獻,也可以轉為精讀,尤其是那些引用率高、被學者廣泛討論的文章,特別需要精讀。 (五)做讀書筆記 閱讀的同時,必須配合記筆記,邊思考,邊記錄,甚至要摘抄那些經典的句子,然后再進行單篇文章的綜述。隨記與摘錄便于深入了解文獻,而綜述則便于總體性地把握這篇文章,兩者結合起來,基本上就可以吃透這篇文獻了。寫單篇文獻綜述,需要將研究者的研究問題、研究目標、研究方法、研究結論和研究貢獻等問題進行簡要說明。這個綜述、提煉的過程非??简炑芯空?。為了把這些問題寫清楚,研究者必須反復認真閱讀這些文獻,因為讀不清楚,就寫不清楚,一旦寫不清楚,就反過來推動研究者再次認真閱讀,而寫清楚之后,就會發(fā)現,再來閱讀時,也更加順暢了。 其實這些讀文獻、做筆記的功夫要在平時就做好,等到真正進行寫作的時候,往往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去精讀,所以“功夫在平時” 。當你把一篇一篇的文獻各個擊破之后,進行文獻綜述的時候你才會下筆如有神;否則,不吃透文獻,寫文獻綜述就會磕磕絆絆,不僅不能夠用恰當的語句將這些文獻的內涵與價值進行準確描述,甚至會犯一些常識性錯誤,導致只能干脆摘抄其他文獻回顧者的語句,這樣的文獻回顧當然是很不成功的了。前面扎扎實實地做了精細閱讀和讀書筆記,后面再去閱讀其他相關文章,你的文獻閱讀的效率也就跟著提上來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