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么大,我想去看看。帶你去一個你曾經(jīng)去過或者沒去過的地方。 莆田湄洲島媽祖祖廟朝圣 莆田是“海上女神”媽祖的故鄉(xiāng),媽祖是華人的普遍信仰。2009年媽祖信俗被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為我國首個信俗類世界遺產(chǎn)。 媽祖原名林默,一名默娘, 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生于莆田湄洲島的一個仕宦家庭。出生后直到滿月,從未啼哭過,因被名為“默”,又稱“默娘”。默娘聰慧過人,8歲從塾師讀書,就能解書中大意。稍長,好誦經(jīng)禮佛。 林默生前出海救助過不少漁民和商船。987年九月初九,因救助漁民而不幸遇難,年僅28歲。后世人敬仰她,親切地稱她“姑媽”、“娘媽”,尊稱她為媽祖,死后遂被尊為海神。歷經(jīng)宋元明清36次褒封,敕封她“天妃”、“天后”、“天上圣母”等尊號?!跋蛩暮o@神通千秋不朽,歷數(shù)朝受封典萬古流芳?!保簡⒊?/p> 湄洲島是媽祖的故鄉(xiāng),這里的媽祖廟尊稱為“天后宮湄洲祖廟”(媽祖祖廟)。創(chuàng)建于宋雍熙四年(987年),即林默逝世的同年,初僅數(shù)椽,后經(jīng)歷代擴建,日臻雄偉。明鄭和下西洋,回來奏稱:“神顯圣海上”,并于第七次下西洋之前奉旨來到湄洲島主持御祭,擴建廟宇。清康熙統(tǒng)一臺灣,將軍施瑯奏稱:“海上獲神助”,又奉旨大加擴建。1978年進行大規(guī)模重修工作。 湄洲媽祖祖廟以南北為中軸線,依山勢而建,由山門、圣旨門、鐘鼓樓、太子殿、寢殿、朝天閣、升天樓等建筑組成。在祖廟山頂建有14.35米高的巨型媽祖石雕像。 牌坊、山門 圣旨門 中軸線 鐘鼓樓東西對峙,屬于清代建筑物,1989年重修。 戲臺為每逢紀年媽祖誕辰、升天等重大文化活動時演出莆仙戲的專用場所。 正殿,原為朝天閣,明永樂初(1403年)鄭和奉旨建造,又稱“太子殿”。源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福建總督加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姚啟圣把坐落于此的朝天閣改為正殿,民間敬稱姚啟圣為“太子公”,故將其改建的正殿稱為“太子殿”。 朝天閣,因姚啟圣把朝天閣改為正殿,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瑯率軍收復(fù)臺灣,1684年就在正殿之后重建了朝天閣。文革其間被毀,現(xiàn)存朝天閣為1989年由臺灣鹿港天后宮捐資重建。 三層八角塔型建筑,一樓懸掛的是臺灣鹿港天后宮的黑臉?gòu)屪嬗跋?,二樓前后供奉三尊媽祖像,前中部為鹿港媽祖,后面為祖廟媽祖,寓意“共奉一炷香,同祀一明神”。 升天古跡崖刻是明末清初祖廟寺僧題刻,傳說媽祖因救助海難而逝,民間傳其在此羽化升天,鄉(xiāng)人感其美德,就在此處建祠奉祀。升天樓1989年為紀念傳說中媽祖羽化升天而建。 山頂媽祖石像,眺望烏坵嶼。烏坵嶼與湄洲島隔海18海里,昔日是湄洲的一個村,現(xiàn)處于臺灣管轄,屬金門縣(代管)鄉(xiāng)。烏坵嶼島上居民幾乎都是從湄洲島遷移過去的。 湄洲島不僅是朝圣島,還是生態(tài)島、旅游島,擁有優(yōu)質(zhì)的濱海旅游資源。全島海岸線長30.4公里,環(huán)繞著13處總長20公里的金色沙灘和5公里長的海蝕地貌奇觀,分布著各類風(fēng)景名勝30多處。有各種的湄洲美食、特色飲品,有一年一度的風(fēng)箏節(jié)、沙雕節(jié)、音樂節(ji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