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旅行的目的除了行走唐蕃古道,還有一個就是探訪三江源。三江源位于我國青海省南部,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是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發(fā)源地,長江水量的25%、黃河水量的49%、瀾滄江水量的15%都來自這一地區(qū),是世界上水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qū)之一,被譽為“中華水塔”。 瑪多,藏語意為“黃河源頭”,黃河發(fā)源于此,有“黃河源頭第一縣”之美譽。我們的三江源行程就從這里開始。 瑪多縣城海拔4300米,入住的頭一晚先生一夜都沒睡著,我躺著也感覺自己心跳如鼓擂。雖然沒休息好,第二天早上七點半還是按計劃出發(fā)前往黃河源。 黃河,干流全長5464公里,是我國的第二大河,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陜西、河南、山東九省區(qū),最后注入渤海。黃河在中國文化中具有深遠的象征意義,她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中華兒女的母親河,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fā)源地。在我國5000多年的文明史上,黃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 黃河的源頭究竟在哪里?其位置一直是歷史上的爭議焦點。幾千年來,我們的祖先對這一象征著中華民族古文化搖籃的河流發(fā)源地,進行過長期的探索。有關黃河源最早的記載是戰(zhàn)國時期的《尚書禹貢》中“導河積石,至于龍門”之說。所指“積石”,在今天的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附近,距河源尚有相當的距離。 約古宗列,是一個橢圓形的盆地,藏語意為“炒青稞的鍋”,這是當地藏族群眾根據這里的地形而起的一個形象的名字。約古宗列曲發(fā)源于盆地的西南隅,在星宿海之上與卡日曲會合后,形成黃河源頭最初的河道——瑪曲。瑪曲,藏語為“孔雀河”之意。 1952年,黃河水利委員會組織的黃河河源查勘隊,經過4個月的查勘測量,確認歷史上所指的約古宗列曲是黃河正源。1978年夏天,黃河源頭考察隊實地查勘后認定卡日曲為黃河正源。2008年8月,三江源頭科學考察隊經過再次考察,最終確定約古宗列曲是黃河正源。如今,在約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瑪曲曲果,東經95?59′24?,北緯35?01′18?處可以看到河源標志。 我們要去探訪的就是黃河的正源約古宗列曲。驅車進入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qū),一路上白云低垂,藍天如洗,感覺離天很近。
與鄂陵湖相距不遠的扎陵湖是黃河源頭的第一個大湖,又稱“查靈?!保卣Z意為“白色的長湖”。它的形狀與鄂陵湖相反,東西長,南北窄,酷似一只美麗的大貝殼,鑲嵌在黃河上。蒼穹無垠的天幕上,飄蕩著棉花似的朵朵白云,藍天白云之下,連綿起伏的青山和熠熠閃亮的碧波,交相輝映,分外妖嬈。扎陵湖和鄂陵湖,是河源地區(qū)最大的兩個湖,被稱為“黃河源頭姊妹湖”。 不少人去黃河源頭就只到了兩湖(扎陵湖、鄂陵湖)一碑(牛頭碑),其實這離真正的源頭約古宗列曲還有上百公里。走過一段鋪裝路后,就是無邊的搓板路,炮彈坑一個接一個,塵土飛揚,路上幾乎看不見人影,天地間仿佛就只有我們這幾輛車。 路過天下黃河第一橋,這座橋不高、不長,也不寬,看上去就是一座很普通的小橋,遠不如黃河上其它的第一橋壯觀,卻是真正意義上的黃河源頭第一橋。 繼續(xù)前行,一道鐵絲網攔住了我們,旁邊的牌子上寫著“黃河源頭保護區(qū),車輛禁止內行”,于是我們下車準備步行進入。志愿者說里面正在進行“三江源頭保護”啟動儀式,讓我們先等候一會。這時候已經是中午一點多了,我們還沒吃午飯,想著正好填飽了肚子再進去。剛把自熱飯拿出來,一名志愿者過來和我們說可以進去了,又立馬把飯丟進了后備廂。 從這里到黃河源頭大約還有兩公里,距離不算遠,坡度還算緩,但海拔有4600米,也走不了太快。 在石碑的下方不遠處,有一塊鋼制的碑,那是1987年5月1日河南黃河漂流探險隊到達黃河源頭所立。1987年,一群青年自發(fā)組織,成功首漂黃河,被譽為“人類漂流史上前無古人的一次壯舉”:這是中國人首次用無動力工具完成的對黃河的全程漂流探險,漂流隊一寸不落漂完了黃河全程,填補了世界探險史的空白。漂流過程中,7名勇士壯烈犧牲。黃河首漂的這一壯舉成為當時中華民族的精神催化劑。
李白《將進酒》中的名句“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成為人們對黃河的共同印象。誰又能想到泥沙翻滾、波濤洶涌、氣勢磅礴、奔騰不息的黃河,她的源頭竟然只是一個碗口大的泉眼,安靜清澈,溫婉嫵媚。世界上再偉大的江河源頭也如同人類的嬰兒時期,或許探源尋蹤的意義就在如此。 泉水從泉眼中汩汩淌出,這就是“咆哮萬里觸龍門”的黃河最初水流,她與盆地內浸滲出來的無數涓涓細流,逐漸形成了一條潺潺溪流,似一條哈達,吸收著天地的愛與光華,蜿蜒在草原上。 雖然已經到了黃河的正源,但還是想去牛頭碑看看,作為來到黃河源頭的紀念。然而距離遠,時光亦不早了,為了趕時間,我們一路幾乎沒停車。師傅將車開得飛起,路況本就不好,車速又快,我們就像乘坐小舟飄浮在茫茫大海上,一會兒被高高拋起,一會兒又被重重摔下,晚下九點多才趕到措日尕則山下。 “華夏之魂河源牛頭碑”,就建在措日尕則山的頂峰,位于扎陵湖和鄂陵湖之間。此時,天邊一輪明月高懸,一抹橙霞暈染。師傅將車燈打開,照著上山的路,我們頂著狂風,冒著低溫,走向海拔4610米的峰頂。 若是白天站在這里,可以看到山下扎陵湖和鄂陵湖的絕佳風景,只是此刻黑漆漆的一片,什么也看不到,風又大,天又冷,我們匆匆打卡就下了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