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指導(dǎo)組 元寶島是楊柳青的一塊寶地。它形成于1971年對運河的裁彎取直。新河道與運河故道把楊柳青鎮(zhèn)南圍成了元寶形。后人名之為元寶島?,F(xiàn)在西青區(qū)委、區(qū)政府正在計劃把這里打造成楊柳青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這是楊柳青人的福氣。由于要整理元寶島相關(guān)歷史資料,不禁翻出對它的一些記憶,與楊柳青人共享。 對于元寶島的印象在20世紀80年代初。那時,去到河南有三條路 。一條是從鎮(zhèn)里連接建設(shè)路的水泥橋。一條是連接光明路與營建路的水泥橋。還有一條在中渡口。此處在石家大院東南,它的東面有官斗局遺址和石馬張“狀元府”。記得當年這里臨 河沿大街一側(cè)有一家彈棉花的,門前掛一包著紅布的棉花燈籠,算是他家的幌子。 中渡口的渡口功能早已不在。連接兩岸的是一座土崗,下面有一個巨大的水泥管子,河水可以通過。這道土崗直到1984 年修建帶狀公園才拆掉。與此相通的河南岸是一條土路,名為光華路。這條路直到1987年才鋪了柏油。路兩邊有散落的民居。民居背后則都是水塘。后來水塘逐步被填,建起了更多的民居。從土崗上河南岸的右手有一家雜貨鋪,這是讓孩子們印象最深的地方。它的西面,民居掩映在樹叢之間。春夏時,河堤上綠草茵茵。就像一幅描繪鄉(xiāng)村美景的國畫。記得那里看到過殘碑和青條石。別有一番韻味。再往西有一處很長的土坯圍墻,有半人多高。有人說那是紅墻廟舊址,當時是楊柳青五小的分校。墻已經(jīng)沒有一點紅色了,但斑駁的土坯卻透露著這里的滄桑。 光華路 光華路最南端為二中路,二中路南就是運河新道了。光華路南端的西側(cè)是教師宿舍,叫園丁里。臨街從南到北有四排,每排院子里有四戶,每戶一間半房子。臥室對面有一小間南房,作為廚房。再往西還有幾排,得從胡同里串進去。再西就是民居了。園丁里北面是六街大隊的副業(yè)工廠。 園丁里 園丁里東面,也就是光華路南端路東是織帶廠??棊S北面是一片很大的坑塘。夏季很多人在這里釣魚。后來慢慢被填平,蓋了房子。織帶廠西有一條從坑塘通往運河新道的水溝。80 年代初溝水還很清澈,里面有小魚。溝水從管道排入運河新道。有居民在溝上鋪了簡易的木橋。在對岸放雜物、養(yǎng)鴨子。 織帶廠南側(cè)有一片空地,雜草叢生。但這里是孩子們游戲的天堂,被稱為大草地。冬天有人在這里挖地窖存蘿卜白菜。有一年,大草地的東面,臨著營建路有人搭建了簡易房,壘了大灶,鼓起了風箱,開了一家專賣素丸子湯的小店。骨頭棒子熬湯,碗里甩上雞蛋,放上炸得酥脆的小素丸子,用湯一澆,再灑上香菜,色香味俱全!后來才知道素丸子湯是楊柳青獨有的小吃,其他任何地方都沒有。現(xiàn)在想來,這里可能是改革開放以來第一家賣素丸子湯的了。 文昌閣 80 年代元寶島上讓我記憶最深的還是文昌閣。老人們讀gao(三聲)。它曾經(jīng)是楊柳青的制高點。搬到元寶島住之前,我就多次在楊柳青一小的樓上遙望文昌閣。覺得這個建筑大紅大綠,古香古色,非常奇特,很想去近處看看。80年代搬到元寶島住,于是約著三四個小朋友去看閣。那時,文昌閣在楊柳青五小院內(nèi)。周圍院墻擋住了很大一部分。我們知道站在旁邊民居外的磚垛上向院里看。那時覺得文昌閣很高大。雖然墻面斑駁,但更顯古舊。微風吹來,飛檐上的風鈴陣陣作響,真是感覺到了仙境。 東寓法鼓 五小大門外是一片空場。對面是十六街村委會。每有節(jié)慶,這里會有花會表演。十六街特有的花會是普亮寶塔的主人于五爺創(chuàng)辦的東寓法鼓。元宵節(jié)時,這周邊的胡同更有一道楊柳青最有特色的節(jié)目——整本三國演義繪畫的燈籠展。人們在燈下津津樂道于彩燈上的三國故事。走著走著又遇到花會,再跟著鼓點高興一回。 這就是對80 年代元寶島的點滴記憶,溫馨而又美好! |
|